
七律•国仇家恨 世代不忘(新韵)
诗/刘文轩
举国难忘九一八,日寇贼蹄闯我家。
半壁河山遭辱躏,万村尸骨染黄沙。
延安彻夜点灯亮,劲旅挥师将鬼杀。
警惕东瀛心未死,强军备战拌獠牙。
解读与点评:
铁血丹心凝笔端
——评刘文轩七律《国仇家恨 世代不忘(新韵)》
刘 昊
刘文轩这首咏史抒怀七律,以“九一八”国耻为魂,将家国痛、抗争志与警醒心熔铸于平仄之间,字字带愤、句句含情,既守格律之严,又喷血性之热,堪称一曲叩击人心的爱国壮歌。
首联“举国难忘九一八,日寇贼蹄闯我家”开篇破题,直戳历史痛点。“难忘”二字重若千钧,将全民族对国耻的集体记忆凝成定格;“贼蹄”一词喻得辛辣,把日寇侵略的野蛮与践踏,化作具象可感的“闯入”,“我家”以小见大,将国家山河比作“自家院落”,瞬间拉近历史与读者的情感距离,让“国仇”有了“家恨”的切肤之痛,起笔便立住沉郁悲愤的基调。
颔联“半壁河山遭辱躏,万村尸骨染黄沙”承续首联,铺展山河破碎的惨状。“半壁河山”写国土沦丧之广,“遭辱躏”道尽侵略者的暴虐;“万村尸骨”绘民生涂炭之烈,“染黄沙”将死亡的沉重与荒凉具象化——一“广”一“烈”,一“国”一“民”,对仗工整且意象苍凉,寥寥十四字,便勾勒出一幅山河泣血的苦难图景,读来令人扼腕,把“恨”字写得入木三分。
颈联“延安彻夜点灯亮,劲旅挥师将鬼杀”笔锋一转,从悲怆转向激昂,写民族抗争的希望与力量。“延安点灯亮”以“灯火”喻革命灯塔,既写实延安作为抗战指挥中枢的日夜操劳,又象征暗夜中的光明与信念;“劲旅杀鬼”则以“鬼”斥日寇,“挥师”见气势,“杀”字见血性,将军民奋勇抗敌的刚毅与决绝泼洒纸上。此联不仅对仗严谨(“延安”对“劲旅”,“彻夜”对“挥师”),更完成了从“痛”到“战”的情感递进,让诗歌有了昂扬的骨力。
尾联“警惕东瀛心未死,强军备战拌獠牙”收束全诗,由史及今,发警醒之语。“心未死”点出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警惕,不陷历史虚无,立足当下现实;“强军备战”是应对之策,“拌獠牙”则以生动比喻,将“粉碎侵略野心”的决心化为“扼住恶兽獠牙”的具象动作,刚劲有力,既呼应首联的“恨”,又升华为守护和平的“志”,让诗歌的主题从“铭记”走向“行动”,余味悠长。
全诗依新韵创作,平仄合规、对仗工稳,无生硬凑韵之弊;语言质朴却有千钧力,无华丽辞藻堆砌,却以“贼蹄”“鬼”“獠牙”等鲜活喻体,让情感不隔、力量直达。这首七律以史为鉴、以诗明志,既见家国情怀,又显担当精神,读之可醒人、可励志,恰是“诗言志”的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