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读书处•峄阳书院开院暨“跟着梁祝研学游”活动正式启动
王长鹰
2025年9月19日上午,位于邹鲁大地的峄山深处,秋意飒爽,人流如织,来自济宁社会各界及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学者及部分优秀大学生代表,冒雨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健步登攀,依次会集于峄山之阳的“峄阳书院”内,热切渴盼一个穿越历史性时刻的到来!
时间庄严的似乎有些凝固,而每个人内心的时针,却电光石火般地嘀嗒作响……终于,上午10时整,那个庄严的时刻横空出世,向等待着的人们拥抱而来——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峄阳书院开院暨“跟着梁祝研学游”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探访济宁,追寻梁祝化蝶的千古爱情传奇”,以“文旅提质赋能计划”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梁祝文化旅游成为彰显孝贤、求知、忠信、爱情文化底蕴,让梁祝蝴蝶飞起来……曾经的曾经,那些只能在文件书稿内才能看到的描绘,瞬间便如魔如幻般来到了眼前……那种挡不住的激动忽然模糊了人们的视线……
作为首位峄阳书院荣誉院长的樊存常先生,难掩自己内心的激动之情,澎湃的演说中激荡着他对过往的深情与思考,他说:
“我从事文化工作近40年,研究梁祝文化30余年,因工作关系经常来峄山:保护峄山历史文化遗产、探访峄山梁祝读书,对峄山有很深的情怀。
“历史上峄山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讲学圣地,曾建有峄阳书院、春秋书院、子思书院、柧桐书院四大书院。过去峄山上既有烟火很旺的道教场,也有转经筒响声不断的佛教地,但是却没有传播儒家文化的讲学地,没有朗朗的读书声,实在令人遗憾!!
“峄阳书院作为峄山文化的重要象征,曾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之地,承载着‘梁祝化蝶’的浪漫传说与崇文尚学的历史记忆。梁祝文化是中华爱情美学的集大成者,其‘孝贤、求知、忠信’的精神内核,与当代青年对美好情感的追求高度契合。如何重兴峄阳书院,使其成为传播弘扬儒家文化,特别是梁祝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和宣传地,这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梦想……
“15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我作为一位梁祝文化的研究者,一位从事文化工作40余年的老文化工作者都退休了,但是,当年自己亲自推动并参加揭幕的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峄阳书院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感到十分惭愧和内疚,我觉得自己现在有责任和义务,重兴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峄阳书院,传承弘扬儒家文化,特别是梁祝文化。
基于以上原因,为赓续文脉、弘扬儒家文化和梁祝文化,今年4月6日,我接受应聘峄阳书院荣誉院长,启动全面重兴峄阳书院工程。”
作为首任峄阳书院荣誉院长,樊存常先生也谈到了自己的雄心和规划,他说:
“下一步,峄阳书院将围绕‘六个一’目标持续发力:
1、打造一个品牌:争创在全国有影响的峄阳书院研学基地;
2、建设一个平台:搭建海内外梁祝文化研究交流中心;
3、开发一系列课程:推出"峄山六艺"研学课程体系;
4、成立一个创意团队:招收梁祝爱情文化产品创意爱好者,创造系列爱情文化产品。
5、培养一支宣讲队伍:以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今天我特邀请这三所大学的领导、专家和大学生来参加此活动),组建专业化文化宣传团队。走进大学宣传梁祝文化,唱响“爱就来峄山”,扩大峄阳书院的影响,增加峄山旅游吸引力。
6、建立一个峄阳书院网站。与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建立峄阳书院网站,加强儒家文化特别是梁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峄阳书院的重兴,不仅是古建筑的重建,更是文化基因的唤醒!”
济宁市精品旅游促进会会长陈颖女士,也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她深入浅出地谈了自己对“梁祝文化”的思索,并就“梁祝文化”如何从历史中回归当下,创造新的美学价值,说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她说:
“梁祝文化是中华爱情美学的集大成者,其‘孝贤、求知、忠信’的精神内核,与当代青年对美好情感的追求高度契合。此次‘跟着梁祝研学游’活动,正是以国家文旅融合战略为指引,打造的创新实践:
“以济宁市梁祝文化艺术馆为起点,以峄山为核心,以‘孝贤、求知、忠信’为主题,串联马坡梁祝合葬地、九曲村祝英台故里,形成‘求学-相知-殉情-合葬’的完整叙事链,让游客在实景中感受‘一部梁祝史,半部在济宁’的文化厚度……”
邹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满人源在致辞中讲:将梁祝传说从故事文本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带走的文旅产品。为我们深入解读梁祝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供了实体依托,也为广大游客和学子开启了一扇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新窗口,成为推动邹城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邹城将以此为契机,推动更多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文创商品和体验项目,持续讲好梁祝故事,传播邹城声音。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白红波,为“跟着梁祝研学游”活动授旗,大学生代表接旗。
(马超/摄影)
2025年9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