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九月的钟声
彭 城
东倭鼠辈乱蹄行,九月钟声万代鸣。
血淌中原千古恨,长笛警世唤和平。
乙巳初秋九一八事变纪念日
评《绝句·九月的钟声》
这首绝句以“九一八事变”为核心,情感浓烈、立场鲜明,是一首兼具历史痛感与现实警示的爱国诗作。
1. 意象与情感:以“恨”立骨,以“警”收尾
首句“东倭鼠辈乱蹄行”以“鼠辈”喻侵略者,“乱蹄行”描侵略行径,用词直白尖锐,将对日军的憎恶与鄙夷直接倾注笔端,开篇便奠定悲愤基调。次句“九月钟声万代鸣”紧扣诗题,“九月钟声”既指九一八事变的纪念钟声,又以“万代鸣”赋予其永恒意义,让历史的回响跨越时空,避免记忆尘封。
第三句“血淌中原千古恨”直抒胸臆,“血淌中原”勾勒出山河破碎的惨烈画面,“千古恨”则将个体、时代的伤痛升华为民族层面的集体记忆,痛感厚重深沉。尾句“长笛警世唤和平”转折有力,从对历史的悲愤转向对现实的警醒——“长笛”以柔婉之音承载庄重之意,既呼应“钟声”的警示性,又以“唤和平”点明主旨:铭记伤痛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当下的和平,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2. 结构与主旨:脉络清晰,立意深远
全诗四句层层递进:首句写侵略之实,是“因”;次句写纪念之音,是“忆”;第三句写伤痛之深,是“情”;尾句写警世之愿,是“志”。从历史事实到情感共鸣,再到现实呼吁,脉络清晰,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核心主旨表达得鲜明而深刻,在简短的绝句篇幅中,承载了厚重的民族记忆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