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欢喜度日常
郭黎春
先生们无法理解:不足200平米的小院,一群女人每周一拍,坚持两个多月依然兴致不减。这样的影像重复有何意义?
当然有意义!面对先生们的灵魂拷问,她们的回答干脆利落:就是爱拍照!因为爱,所以爱!
她们有爱的想法,有爱的能力,关键还有爱的行动。她们喜欢用拍照表达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若用钱衡量“意义”,而忽略“感受”本身的价值,那么女人们自娱自乐的拍照可以说毫无价值。然而男人眼里的影像重复,却是女人们心里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与执着。她们从拍照中感知生活的小确幸,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定格在镜头的永恒里;她们为之雀跃、为之期待,以之对抗焦虑,这“无用之用”恰恰是慰藉心灵的良方。每周一拍,因为期待,庸常的日子也就有趣了。正如钱钟书所说:“约着见一面,就能使见面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照片也不会两张完全相同。每周一拍,不变的是小院,变的是景物、情绪、风格等。每一次拍摄都是对美好新的邂逅与捕捉,这种美好,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小小天地,一样有四季流转,有日出日落的景异。称不上步移景换,心情的滤镜自会为这方天地染上不同的色彩,视角的转换也必带来感知的差异构建。
比如窗帘,常人眼里仅是窗帘,在女人眼里,是美好,是欣喜,是出片的绝佳场景。一面落地白纱窗,拉开是大玻璃窗,关上是干净简洁的背景墙。阳光透过白纱窗,温暖在屋内流动,墙角的白色芦苇花宁静而唯美。就地取材的鲜花绿植,散发着盎然生机。
女人们捕捉到这份美好:如此敞亮的场景,拍出的照片定流淌着快乐与憧憬。这哪里是拍照,分明是人与花的心灵对话。我仿佛听见人赞花美,看见花衬景美,感觉景悦人美,它们各美其美。她们以镜头为笔,以热爱为墨,以花材着色,绘就美美与共的诗情画意。
芦花宁静,绿蕨是生机,三角梅欢愉,在同一面白纱窗前续写美好。这不是单调的重复,是镜头里的热爱,是女人生活里的光。欣赏与追求美的感染力仿若春风,吹醒女人内心深处美的种子,用快门一次次定格心灵的温暖与感动。连一向拒绝拍照的岚也心动并行动起来,乐此不疲地筹划下期聚会。
拍完白纱窗,又看上雅室的灰黑色窗帘。拉上落地窗帘,留个口子请阳光进来。临窗夹角处摆只小桌,女人背靠窗帘墙侧坐藤垫上,迎着阳光泡茶、阅读、冥想,托腮扶首。一束阳光照亮了桌案及人物,桌前的尤加利果丰富了画面层次。对焦、降低曝光、按下快门,一张张暗调照片陆续出炉。翻阅照片,个个惊叹别有韵味!
一方小天地,一幕窗帘就能实现女人眼中的诗与远方。怀揣热爱,生命不再是一潭死水,她们可以为一朵花驻足,为一杯茶回味,为一缕清风陶醉,为一张照片治愈。快门声恰如投入水中的小石头,在平静的河面泛起微光,荡开涟漪,蔓延快乐。从拍照中她们感受到了无尽的满足与喜悦。记忆会模糊,影像可长存。用镜头尽可能的去记录生活,想拍就拍。回首时,所有照片将成为过往生活的见证,点点星光汇聚成星辰大海。
年华易逝,心态常青。愿女人们心有热爱,眼有光芒,以自己喜欢的模样度烟火日常。
2025.9.16

作者简介:郭黎春,70后,福建省龙岩市人。喜欢花花草草,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并用美篇记录生活,分享感动,传播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