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田漫步记
舒兰稻田公园行思
文/张绍钟
在即将秋收的季节里,我的好朋友张丹印他们下午开车到我厂接我,把我拉到舒兰稻田公园游玩,此园是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溪河镇的综合型现代有机农场,以稻米文化为核心,集种植、观光、体验于一体,占地960亩,年接待游客能力达3000人,此处稻田以采用鸭稻共生、蟹稻共养生态模式很出名,当地人顺口溜自然的水,农家肥。鸭子除草,螃蟹肥。道出了,此稻田生态环境。
我的脚步踏入舒兰稻田公园的那一刻,仿佛闯入了一幅被蓝天晕染、被稻浪铺就的田园长卷。
九月的风,裹挟着稻花的清甜,掠过他的耳畔。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翠绿与金黄交织,稻穗沉甸甸地垂着头,似是在酝酿一场丰收的欢歌。我踱步于田埂之上,脚下的泥土还带着阳光的温度,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大地的脉搏上,和着稻叶沙沙的韵律,奏出农耕文明最质朴的乐章。
这舒兰的稻田,自有其独特风姿。它不像江南稻田那般被水乡柔波环绕,却在东北的辽阔天地间,开出了雄浑又细腻的花。蓝天白云作幕,稻海为台,每一株稻子都像是精心编排的舞者,在风里摇曳出整齐的舞步,将农业的蓬勃生机泼墨般洒向天地。我望着这景象,心头涌上一股热流,这哪里是稻田,分明是大地写给丰收的抒情诗。
我俯下身,指尖轻轻触碰稻穗,那饱满的颗粒里,藏着农人的汗水,藏着时节的馈赠,更藏着农业发展的铿锵足音。如今的稻田,早已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模样,科技的雨露、匠心的耕耘,让这片土地迸发出新的活力。看着稻浪里隐约可见的现代化农业设施,我深深觉得,这一派喜收景象,是传统与现代的握手,是土地与人类的共赢。
站在稻田中央,我忽然明白了,农业从来不是单调的劳作,而是一场人与自然的对话,是一季又一季对丰收的虔诚守望。舒兰的稻田,以其独特的姿态,诉说着农业的希望,也让每一个到访者,在稻浪的起伏中,读懂了大地的深情与丰收的喜悦。
当我离开时,夕阳给稻穗镀上了一层金边,我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身后的稻田公园,依旧在蓝天之下,续写着关于土地、关于农业、关于丰收的动人故事。
丶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