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唐诗之都”(外五首)
文丨贺测亮
题记: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据统计,现存5万多首唐诗中,“长安”一词出现了1400余次。唐代长安都城是唐诗创作与传播的核心舞台。一座长安城,半部《全唐诗》。现在,西安市正以唐诗为媒,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够充分彰显中华文明的“唐诗之都”。
诗道终南,心意长安
李白的酒盏倾落,月光漫过千年
杜甫的笔锋凝剑,刻进城墙的褶皱
古都的名字换了新装
重塑城池诗魂
让唐诗基因融入城市的脉络
五万首诗里,一千四百次呼唤
大明宫的瓦当,曲江池的涟漪
都藏着平仄的密码
春晚的舞台,诗词大会的聚光灯
让古都的血脉,与诗韵喷发
不让古典沦为简单的拼贴
诗意已在现代土壤里扎根
诗句升腾在市井的烟火之中
当朱雀大街的风,拂过新的诗行
当芙蓉园的湖水,映照文化的星光
一座城,正在平仄里
重铸盛唐的辉煌
这不是一城的狂欢
是借诗的羽翼,向世界递出文明的名片
长安换了模样,根脉仍在深壤
当诗魂唤醒新城
每一步,都是文化自信的回响
西安还是那个长安
长安那场夜雨
雨点敲打着古都钟鼓
雨水冲洗着城墙尘土
风雨让灞柳轻轻拂起
雷雨把暑气驱离
灞河映红了万家灯火
大雁塔的风铃应声唱和
不夜城的灯光让雨柱更加辉煌
树叶洗绿了
花儿晶莹的水珠泛着灯光
涓涓的细流
冲起灞河朵朵浪花
温润的气息
送市民进入梦乡
哗啦啦地伴奏
鼾声中还哼着秦腔
长安的夜雨啊
你总是那么不同凡响
忽如一夜盖地来
人间万物顿清爽
夏日的江胡
始终流传着你的印象
炽热的大地
怎能把你相忘
走进西安“八办”
古城深巷
七贤庄四合院静静伫立
青砖叠映着时光的釉彩
黛瓦垂落着岁月的雨帘
轻轻推开那扇门扉
1936年的暗涌扑面而来——
牙科诊所内
玻璃瓶折射出希望的星火
地下室里
电台的嘀嗒声穿透静谧,
将延安的宣言
细细缝补进华夏破碎的河山
十方院落
宛如忠诚的哨兵岿然静立
“工”字形的脊梁
坚毅地擎起抗战的风云雷电
墙上的函电
叶剑英的署名仿佛还带着温热的呼吸
煤油灯下周恩来的笔锋似刃
劈开卢沟桥的寒夜
雪佛兰卡车
无畏地碾过道道封锁
二十二道车辙里
深藏着炮弹、手术刀与《新华日报》
两万双布鞋
踏遍了黄土高原的沟壑
青年们把《松花江上》的悲怆
熔铸成为奔赴延安的激昂进行曲
白求恩的手术台
托举起归国志士滚烫的信仰
史沫特莱的镜头
定格下林伯渠、宣侠父的身影
先烈们在特务环伺的街角
播撒着统一战线的星星之火
泛黄的图片
诉说着往昔的斑驳岁月
寂静的旧址
回响着铿锵的誓言
讲解如潺潺溪流
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文献、实物与影像相互交织
串联起十年的烽火峥嵘
三千光影
在展墙上蓬勃生长
砖缝间的电波
永不消逝——
它依然在破译着一个民族昂首前行的密码
这里是信念的熔炉
淬炼出磅礴的伟力
这里是精神的丰碑
铭刻着不朽的注脚
无数的仰望者来到这里
将红色的血脉
续写进面向未来的璀璨晨光
抗战的璀璨灯塔——延安
浩瀚的历史长河,
常把抗战的岁月诉说。
狂风骤雨里,
延安,似灯塔闪烁。
指点迷津,
燃烧着胜利的星火。
你是抗战的大本营,中枢巍峨,
党中央在此运筹,决胜千里展气魄。
简陋窑洞之中,毛泽东挥笔泼墨,
《论持久战》诞生,如夜灯亮彻。
播撒长城内外,燃起希望火种,
为中国人民,把胜利的道路开拓。
延安,是热血青年心中的圣所,
烽火岁月里,志士信念如昨。
冲破重重阻隔,奔赴这片山河,
在这里接受洗礼,投身抗战洪波。
窑洞的灯火,见证抗战的关键时刻,
毛、周、刘、朱等,日夜操劳不辍。
延安整风,让全党思想统一似铁,
大生产运动,克服困境勇于探索。
荒芜南泥湾,变成陕北好江南,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奇迹就在此时此刻。
你是世界了解中国抗战的窗口,
毕森一行,在斯诺促成下抵达这。
亲历烽火,采访领袖诸多,
将见闻传向世界,展现抗战伟力难遮。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光芒灼灼,
锻造民族解放的中坚,力量磅礴。
十多万军政骨干,来自五湖四海,
“持久战”“游击战”,融入教育之课。
边学边战,前线敌后,他们用生命拼搏。
站在抗战胜利八十载的时刻,
回望延安岁月,力量激荡心河。
土窑洞灯火、纺车旁背影、油灯下笔墨,
都是历史见证,诉说艰苦与希望交错。
延安精神,如明灯永不落,
激励中华儿女,为复兴奋斗行而不辍。
难忘八一军徽
退役军人,
心中常念那枚军徽。
金边红星,
是熔铸的晨辉。
宋体“八一”,
铭刻着南昌起义的丰碑。
红星闪耀,
伴我挺拔生威。
头顶军徽,
家国使命刻心扉。
鲜艳红色,
恰似热血在奔涌腾飞。
军徽永耀,
如铜墙铁壁护山河巍巍。
操枪练炮,
训练场上你赶我追。
踏冰卧雪,
铸就人生不屈的奖杯。
迷彩汗渍,
谁曾言悔,谁曾言亏?
又到八一,
耳畔军号声声在吹。
肃容挺脊,
军人血气,瞬间回归!
绿色军衣
又是一年八一
随手翻出了那身褪了色的军衣
深情地把它抚摸偎依
仿佛又回到了绿色的营地
耳边又响起了熟悉的一二一
一样的情怀,一样的热血
胸中泛起青春的气息
火热的军营,绿色的方阵
一代代军人把钢铁长城奠基
从军无悔
人生最值得珍惜
穿过衣服无数
最喜欢的还是这身绿色军衣
前行的路上
依然保持着铿锵有力的军姿
把军人的风骨注入血脉
不忘初心,奉献第一
不给军旗抹黑,不给军人丢脸
时刻对得起那身军衣
军营把我染上绿色
我把绿色注入小溪
让绿色融入生命
让绿色充满生机
穿上军衣
冲锋陷阵把敌击
脱下军衣
军人本色不丢失
【作者简介】
贺测亮,大秦关中人,退休军人。闲暇之余,喜欢写一些诗歌、散文,曾在不少报刊、网媒平台发表诗歌、散文500余首(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