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见人心
文/胡成斌
秋日的风,总带着几分凉薄,吹得枝桠疏落,也吹透世间虚浮的热闹。人们总以为,秋夜里围炉煮酒、烟卷不离手,就能驱散季节的萧索,留住身边的暖意。可酒过三巡,暖意不过是舌尖的短暂余温;烟燃尽了,指尖只剩灰烬的凉,心底的空落,半点没少。那些在酒桌上称兄道弟的人,酒气散了,言语也跟着淡了,待秋风卷走最后一丝酒气,满座喧哗只剩空椅冷灶,哪有什么真心可寻?不过是借着秋夜的热闹,自欺欺人罢了。
我曾见一人,秋日里常邀旧友聚在巷尾酒肆,推杯换盏间,人人都道“有事尽管开口”。后来他家中遭了变故,秋收的粮没了,过冬的钱也断了,冒着深秋的寒风去寻旧友告贷,却连一扇门都敲不开。他站在落满枯叶的巷口,风卷着碎叶打在他身上,脸色比地上的残秋还要灰败。昔日酒桌上拍着胸脯说的“同甘共苦”,原是秋夜里下酒的闲话,酒凉了,话也跟着散了。也是从那时起我才懂,酒肉之交,就像秋天枝头的黄叶,看着美艳绝伦,一阵风就能吹得干干净净,和“朋友”二字,半点儿不沾边。
秋日的冷,最能照见人情的暖与凉。你若日子好过,秋阳下总有人围着你说些热络话;可你若落了难,就算在寒风里喊破喉咙,也没人肯递一件薄衣、给一口热饭。你蹲在田埂上哭今年的收成,路过的人只会瞥一眼枯槁的庄稼,叹一句“今年秋景差”,没人会问你冬天怎么过。世人多是秋田里的看客,看你丰收时羡慕,看你歉收时议论,你的苦,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场关于“秋”的闲谈,转过身就忘了。
可对着秋风怨天尤人,实在是最无用的事。秋日从不会因为谁的抱怨,就放慢落叶的脚步;寒霜也不会因为谁的哭诉,就晚来几天。我见过不少人,秋日里总坐在门槛上叹“时运不济”,说今年雨水少、虫害多,却不肯趁着晴天多翻几分地、多拾几捆柴。他们望着田埂上的落叶骂不停,却没想过要编个草垛存过冬的粮。怨言说尽了,田地里的荒草依旧疯长,等到冬雪一来,只能冻得缩在屋里,徒增邻里的笑柄。
秋日里的几两碎银,看着普通,却比秋风更能试出人心。朋友说得再热络,不如在你秋收歉收时,递上几文钱让你买袋米;知己许下再多诺言,不如在你被秋风冻得发抖时,给你添一件棉衣。这世间的情谊,就像秋日的庄稼,得经过“银钱”这阵寒霜的考验,才知道哪些是能过冬的真穗,哪些是一吹就散的空壳。不是要教人看重钱财,而是真心从不在虚话里,只在秋寒时递来的那点实在暖意里。
但银钱也不是万能的。它能试出谁是虚情,却买不来真正的真心。有人秋日里靠着囤粮赚了大钱,身边围满了说奉承话的人,可等到次年春荒,他粮仓空了,那些人也像候鸟一样,一夜间全走了。可见秋夜里的钱财,只能招来趋炎附势的人,留不住雪中送炭的情。真正的强大,从不是秋日里囤多少粮、存多少银,而是就算遭遇荒年,也能自己开垦荒地、种下新苗,不靠着别人的接济过日子。
人要像秋日里的树,不抱怨风凉,不哭诉叶落,只管把根往深土里扎。别指望有人会在寒秋里一直扶着你,这世上没有永远的依靠。路要自己走,就算秋霜打湿了鞋;苦要自己扛,就算手里的锄头磨破了手。跌倒在满是枯叶的地上,别喊疼,没人会来扶你,拍拍身上的碎叶自己站起来;夜里冷得睡不着,别诉苦,没人会送暖炉,裹紧被子等着天亮。唯有自己站直了、站稳了,才能在这秋凉的世间,扛过一场又一场寒风。
记得小时候院子旁边的大皂荚树,每到秋天就落满一地叶子,可它从不说苦,只是默默把养分攒在树干里,等到来年春天再发新芽。人也该这样,秋日里不必怕萧索,不必怕艰难,把那些诉苦的力气省下来,多学些本事,多做些实事。狐朋狗友的甜言蜜语,就像秋夜里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没了;自己的真本事,才像院子里的皂荚树的根,扎得深了,再大的风也吹不倒。
如今的秋,似乎比往年更凉些,人情也更淡些。秋夜里的酒局,转头就能为了几袋粮食翻脸;烟圈里的承诺,比枝头的落叶落得还快。诉苦换不来同情,只会让人觉得你没用;抱怨得不到帮助,只会让人嫌你麻烦。这凉秋里,除了自己变强,再没别的路可走。
既然如此,不如把秋夜里喝酒抽烟的工夫省下来,去田地里多拾些柴,去集市上学些手艺;不如把抱怨的话咽回去,学着自己修农具、自己算收成。秋凉也好,世态炎凉也罢,只要自己有本事、能立足,就不怕寒风,不怕苦日子。
人活一世,就像过一个又一个秋天,终究要靠自己扛过寒凉。朋友或许能陪你喝一场秋夜的酒,却不能陪你过每一个寒冬;眼泪或许能换一句安慰,却换不来过冬的粮。唯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在这秋凉见人心的世间,活出几分底气,活出个人样来。
故而请记住:秋夜的酒喝不出真心,深秋的烟驱不散寒凉。诉说换不来暖意,怨挡不住寒霜。除了自己强大,什么都是浮云。
作者简介
胡成斌(笔名:凝渊):男,汉族,1980年1月出生于安康市汉滨区早阳镇代坡村,2022年毕业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生物工程分院,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2015年至2018年任汉滨区早阳镇代坡村支部委员兼村文书,2018年至今任汉滨区早阳镇代坡村党支部副书记,早阳镇人大代表、早阳镇党代表,2025年西北工业大学法学本科毕业,乡村振兴规划师,汉滨区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协会会员。《鲁南作家》编辑部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