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人生的长河中,步入老年阶段,恰似夕阳西下,虽已不再有正午时分的炽热与耀眼,却有着别样的绚烂与宁静。然而,许多人在退休后,仿佛突然失去了生活的重心,陷入无所事事的状态,这并非是老年生活的理想模样。上了年纪,还是要找点事干,如此,方能让晚年生活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找点事干,是对自我价值的坚守与延续。人活一世,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老年并非是价值的终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起点。许多老人在退休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退休后,他们依然可以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智慧,在新的领域发光发热。比如,一些老教师退休后,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区里的孩子义务辅导功课,看着孩子们在自己的教导下茁壮成长,那种成就感丝毫不亚于在职时。又如,一些老工匠退休后,开设手工艺工作室,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人,让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他们在这些事情中,感受到了自己依然被需要,自己的存在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安宁。
找点事干,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适度的活动和忙碌可以有效延缓这一过程。当老人投入到某件事情中时,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能让身体和大脑得到锻炼。比如,参加园艺活动,老人需要浇水、施肥、修剪枝叶,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能活动筋骨,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同时,看着自己精心照料的花草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也能带来愉悦的心情,减轻压力和焦虑。再如,学习书法、绘画等艺术活动,需要老人集中注意力,思考构图、用笔等技巧,这能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预防老年痴呆等认知障碍疾病。而且,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老人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社交圈子,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进一步促进身心健康。
找点事干,能让生活更加充实和有趣。退休后,时间突然变得充裕起来,如果没有合理的安排,很容易陷入空虚和无聊之中。而找点事干,就像为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泉,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滋有味。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事情来做,如果喜欢音乐,可以参加老年合唱团,和伙伴们一起放声歌唱,感受音乐的魅力;如果喜欢阅读,可以加入读书俱乐部,与其他书友分享读书心得,拓宽自己的视野;如果喜欢旅游,可以制定旅行计划,去探索不同的地方,领略大自然的壮丽和人文景观的独特。这些事情不仅能让老人度过愉快的时光,还能让他们在不断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发现生活的无限可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
当然,上了年纪找点事干,也要注意适度原则。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事情,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过于追求结果,而是享受过程带来的快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上了年纪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找点事干,让自己在忙碌中感受生命的活力,在付出中收获价值与快乐,在探索中丰富人生的阅历。如此,方能不负时光,让晚年生活如诗如画,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老大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