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随笔)
刘如春/广州市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有运程中的第一次。第一次回忆,有的甜甜蜜蜜,刻骨铭心;有的幼稚滑稽,成为笑谈。我的第一次亦如此姹紫嫣红,特成文笔下,与诸看官分享。
一,第一次谈恋爰
笔者从小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交谈。二十郎当岁时,或许受那首“女人是老虎”歌谣的影响,亦十分畏惧接触女性。曾被父辈一度怀疑我“还是不是雄性?”
一次,还是鬼使神差,认识了单位一位与诗结缘的漂亮女朋友。那天,姑娘和我约好傍晚去单位僻静的对面“押马路”。当时我虽然应允了,但内心一直惊恐不安,脑子里瞬间又清晰地浮现出“女人是老虎”的歌词。反复思忖后,我一咬牙,最后还是拉着我大姐那位五六岁的独生“小帅哥”同我一道,完全了我人生第一次粉红色的“押马路”幸事!
风水轮流转。不知过了多少年,我终于有了一个幸福的、令身边同事朋友羡慕的“三口之家”。不过那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第一次”,还是始终颜色不改、一直在我的心灵深处䓤胧“藏匿”着。
二,第一次发表作品
也许受父亲喜欢写作的影响,我少年起便爱上了文学。读高中时,尝试着写诗。还频频向报刊投搞,但由于作品“尚欠火候”,直到高中毕业,仍未见一丁点文字发表。
16岁高中毕业,我在父亲工作单位(地质队)参加了工作。虽然工作忙碌,常常跑野外,但我不忘初心,坚持写作练笔。许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吧,笔者刚满二十岁时,知名的《湛江文艺》当期杂志终于发表了我一组民歌体、反吷地质生活的处女作组诗。
当晚,嗅着刊发我作品崭新、刚收到的《湛江文艺》杂志油墨芳香,我喜出望外地碾转反侧、彻夜不眠。仿佛自己乐不思蜀融入了那支《今夜难眠》西洋名曲,变成该曲最幸福的一枚音符。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我的写作生涯小有收获。截止今年底,由于笔者勤奋耕耘,已出版各类图书20部,仅最近五年,每年皆发表诗歌散文超千首(篇),且获奖多多。然而,近半个世纪前,笔者践行写作初心、第一次发表作品的那篇故事,仍然象珍品一样,收藏在我记忆的“时光瓶”里,并且化作我继续前行的神奇动力。
三,第一次细赏省城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赴北京参加地质系统五类文学创作比赛授奖大会,路宿省城广州。虽然幼小时随父母来过一两次省城,但这是笔者参加工作第一次一个人路过广州。吃过晚饭,我到局招待所后边宽阔的环市东路散步。这亦是笔者第一次细赏广州。啊,沭浴着金色的晚霞,华南最大的都市显得格外美丽、壮观。放眼放去,到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一派热气腾腾、生机勃勃的诱人景象。然而,面前这一切一切,均属于他人,我则没有一丁点的份,顿时,心头悄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悲凉。突然,我想起那句“有志者,事竞成”的铿铿锵格言,我顿时暗暗下定决心……
返回野外地质队后,我加大践行写作的力度。笔者当时想,自己没有任何“背景”,只有出了名,才会引起上头的重视。很快,我的诗文频频在报刊发表,引起了各方关注。一次在局的宣传工作会议上,政治处一位领导经别人介绍知道后,还目光诧异地与我握手道:“哦,您就是刘如春呀!”
只相隔短短三年,我便源于写作有专长,顺风顺水调入了省城,成为一位名正言顺的广州人。笔者自5岁时跟着父亲从江西老家来到广东,先后转战阳春、湛江,最后脚踏实地融入广州。省城广州市,无疑成了笔者的“第四个故乡”。我骄傲,我是广州市人;我自豪,我是广府人。有诗为证一一
广州是我的第M个故乡 / 将我这个/江西小老俵芳华酷炫得格外 璀璨和辉煌/我的憧憬曾高高讫立/广州市的靓丽名片时尚 小蛮腰/令来自泱泱地球村海内海外/目光虔诚萌萌哒 仰望/ 我终日忙碌的身影/不停穿梭 美丽花城大街小巷/千年古城日新月异缤纷景致被我/缠绵相拥并传播到 四面八方/哦,我自豪我是广府人/我的每个细胞 周身血脉四肢百骸/以至全部眷念全部生命/早已 深深根植广州这方/我东方大国改革开放前沿热土/且挽她臂膀共同奔向 诗与远方(《我自豪,我是广府人》)。
附:刘如春简介
男,跨界作家、记者,江西定南人,现居广州。中国作家文学联盟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2021年优秀会员)、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委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理事和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科普创作“有突出贡献”者,广东省地质局原调研员及地质学会科普委主任。发表各类作品近千万字,出版散文、诗歌和科普、新闻、养生等图书23部。2020~2024年,连续五年每年公开发表诗歌散文超过1000首(篇),多次获奖。
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记者站,电话18903056562。
2025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