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随笔
从经典看人道与天道
作者:刘斌(河南)
经典人道
设之以物而数决,惊之以卒而屡应,不文而慧者,是有智思之人。《长短经知人》
译文:如果把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都能果断地处理事情,面对猝然的惊扰还能从容应对,不用受专门的教育就能领悟关键的人,这是认知能力强、善于思考的人。
此文出自唐代赵蕤《长短经》的《知人》篇,主要论述识人用人的策略。
赵蕤在《知人》篇中强调,君王需通过多种方式考察人才:
“设之以物而数决”:
通过设置具体事务观察其决策能力,例如处理复杂问题的效率和应变能力。
“惊之以卒而屡应”:突然以紧急情况测试其反应速度和抗压能力,例如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不文而慧者”:不刻意修饰言辞却能精准表达观点的人,这类人往往具备实际智慧而非空谈。
作者主张通过实践检验而非单纯理论考察人才。
可以用具体任务评估专业能力
通过压力测试判断抗压能力
观察日常言行中的真实智慧
这一方法论在《长短经》的《任长》《品目》等篇章中进一步细化,强调“因才任职”的实用原则。
感悟天道
处变不惊,当断则断,能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才是大智慧。
然而大道最注重的还是人的品格,所以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大道使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人需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