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载小说4——《高铁上的眼神强奸》
文/杜永脉(少陵堂)
(四)
他坐在家里,看着窗外,眼神依旧专注,却蒙上了一层灰烬。他想起在部队里,指导员常说,“军人的脊梁,是宁折不弯的。”他摸了摸脖子上的伤疤,那是在一次边境任务中,为掩护战友留下的。
不能就这么算了。沉默不是金,是懦弱。
他拿起电话,第一个打给了曾经的战友,现在是一名律师的老班长。
“班长,”老贾的声音沙哑却坚定,“我摊上事了,得打官司。”老贾走出了第一步。
他详细说明了情况。电话那头的老班长沉默了片刻,然后爆了句粗口,“他妈的!欺负到老子兄弟头上了?这官司必须打!告她诽谤!告那个拍视频的侵犯肖像权、名誉权!固定证据后交给我!”
第二步,他联系了退伍军人事务局,说明了情况,寻求组织的帮助和支持。事务局的同志高度重视,记录在案,并表示会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必要时提供法律支援。
第三步,在律师的指导下,他联系了最早发布完整经过的目击者,拿到了未被剪辑的视频原片。他亲自撰文,附上关键信息打码的退伍证、公司停职通知、以及律师函,平静而清晰地陈述了事件全过程,没有煽情,只有事实。他将这篇文章和完整视频通过正规渠道提交给几家权威媒体和网络平台。
与此同时,老班长的动作很快。律师函直接寄到了短发女士的工作单位和那个视频首发者的家里。措辞严厉,列出了清晰的诉讼请求——公开道歉、恢复名誉、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网络的风向开始微妙变化。完整视频的冲击力是巨大的。人们看到了老贾冷静的陈述、脖子上的伤疤,看到了短发女士过于亢奋的表演,也看到了警察最后的无奈。
“原来是这样……,我们好像骂错人了?”
“‘眼神强奸’这词能乱用吗?这是消费真正的受害者!”
“支持老兵维权!不能让好人寒心!”
“那个短发女和拍视频的才应该被‘社会性死亡’!”
压力,第一次转移到了另一方。
短发女士的单位不堪其扰,据传闻对她进行了内部谈话。视频首发者删帖并发布了含糊的道歉声明,但为时已晚。
开庭那天,老贾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胸前别着闪亮的军功章。他挺直腰板,坐在原告席上,眼神依旧专注,看着被告席上那两个脸色苍白、眼神躲闪的男女。
他没有咆哮,没有哭诉,只是用平静的语调,再次陈述了事实。他的律师,那位老班长,则用法律条款掷地有声地维护着他的尊严。
“我的当事人,”老班长声音洪亮,“一位为国家负过伤、流过血的退伍军人,其名誉权、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不容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肆意践踏!‘眼神强奸’?这不是维权,这是对法律的嘲弄,对公序良俗的破坏!”
法院一审判决——两被告行为,构成对老贾名誉权的侵害,责令其在网络及本省、市级报纸上公开发布道歉声明,消除影响,并连带赔偿老贾经济损失及精神抚慰金若干。
走出法庭时,记者围住了老贾。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当兵,是为了保护该保护的人。今天打官司,是为了保护我自己和我的家人。清白和尊严,不是谁声音大、谁会闹就属于谁的。它得靠自己争,靠法律护着。”
阳光照在他满是伤疤却异常坚毅的脸上。
他赢了官司,但失去的工作、女儿受的伤害、那些 sleepless nights(不眠之夜),都无法完全弥补。
但他知道,他必须站出来。不仅仅为了自己。
因为有些墙,一旦开始退,就再也无路可退。唯有挺身而立,才能让那些习惯于挥舞“道德”大棒、轻易践踏他人的人知道,这个世界,终究还有一个东西,叫做规矩和代价。
杜永脉,男,1966年生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笔名晴空寻影,祖承祠堂“少陵堂”,大专文化,(中)高级工程师,喜欢诗、词、赋、楹联、小说、散文、曲艺小品,爱好旅游及社会研究。

编者简介:艾兰,本名王凤,曾用名蓝雪花,山东临沂人,1979年生于山东德州禹城。微信qq1184902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