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
新诗:温飞宇/敬宜/刘茂兰/罗源桥/谭作才/
古诗:骆阳叶/谭堂才/邓爱良/郭兴才/周云华
■九月,与仁化图书馆相约
温飞宇
九月,与仁化图书馆相约
不翻阅书架上的古籍
而是将目光,听从
粘有泥土味的一本书
更浓郁,是印刷的墨香
承担了周未的主角
被邀请到来的人
不需要为诗词平仄问询
能读清楚一个地名
不弄错一个名字,已经足够
至于,一千多首诗词成册
它的归宿,投向不被遗忘
围坐在四方的桌子上
熟悉的人,去掉形容词口音
为一位旅游在外的男人
描述他六十多年点滴
而我,总能听见尘埃里
一双行走的脚步,溅飞激情
燃烧了一片唐诗宋词
玩吧,不要再回头人间
你已经抄完了心经
渡完了佛祖设制的劫
但不要漏了《田龙吟韵》
因为聚在天堂的读者
不想错过,每一首诗词的精彩
■一册诗集《田龙吟韵》
敬宜
一册诗集捧在手心
凝神,庄重
浸透了
傅老师六十多年的心结
字韵飘香是你的真情
那一份爱,那一颗心
洒下一抹绚丽的践行
温婉,水墨泼开
让我们靠近
一册田龙吟韵美好的时光
与时空对语
还有对世道的顿悟和感激
一册田龙吟韵诗集
文字与旋律
从泥土里钻出的芬芳
承载彩绘的梦
在一呼一吸的生命里
挪动诗人的脚步
千肠百结的柔情
无悔地爱上这一片尘世沃土
毓秀的文字,诗意的人生
放逐唐诗宋词的心平仄律
以山水家园为念
共鸣,人生不朽的哲理
■诗留丹韵——致《田龙吟韵》与傅敬城诗友
刘茂兰
当《田龙吟韵》从马甲娣女士手中接过
封面漫过田埂 暖阳跳上丹岩
像敬城诗友藏在诗里的灵气
这册诗是他几年的心血
案头落笔 病中拾句
把日子酿成墨 写尽丹山与心念
是他爱妻以深情为针
将他未收尾诗意缝制成圆满
今日 又亲手把这份牵挂
送到仁化的文化身旁
是去年的风太轻 太轻
没能留住你
但是你的笑容 诗词依旧在心间
敬城诗友你听
丹霞的风还在念你的诗
把诗词的根扎进丹山
此刻捧着这册诗
心里翻涌着两边
一半是喜 你诗词能与我们相伴
一半是痛 从此协会少了你并肩身影
我们会扛起仁化县诗词协会
团结 包容 创新 六字箴言
让仁化的诗 如封面丹霞
永远迎着光 把诗意续延
■没有期限的吟韵
罗源桥
一册厚重的《田龙吟韵》
诠释了一生的追求与情怀
淡淡的油墨,飘来了
田龙的泥土芳香和无限的眷恋
孜孜不倦在你笔尖展现淋漓尽致
纸张上、键盘上跳跃着梦想的文字
紧拽时间,捕抓灵感,日夜累积
一首首诗词亮案荣登
您的能量、人格、才华,和执着
如绵绵春雨,滋润着丹山锦水
在仁阳这片美丽的沃土上
点亮了跨越时空的唐诗宋词之灯
《田龙吟韵》如一壶陈年佳酿
淡淡的乡愁,浓浓的家乡情愫和滚烫
田龙的山山水水,仁阳的过去和未来
刻记着您的一腔丹心、赤诚
■走过
谭作才
从来没有因为一直往前走而回头
不是因为回头总结使时间难过
只是所有的过往都皱起了眉头
时间的长河收起了奈何
春夏秋冬《田龙吟韵》作长歌
诗韵漫过了丹山锦水
岭南诸子衿悠悠
山水常绕天地常青
有诗词远方 先生不朽
走,心向美好 超越了千年
过, 山水酝酿漂香又何止一方
走过 诗心永铸!
■参加傅敬城先生《田龙吟韵》捐赠活动有感
骆阳叶
(一)
仁阳九月聚贤良,遗韵新传墨韵长。
千首诗成凝巧思,一腔情寄入华章。
家慈捐卷承先志,众彦谈文续雅光。
此日薪传文脉在,丹霞山下永流芳。
(二)
田龙吟罢韵长存,一卷新捐馈故园。
笔下风光皆入画,篇中意趣总牵魂。
座谈共忆诗人迹,赠典同培文化根。
莫道先生今远去,书香已绕丹霞村。
■鹧鸪天·览故贤诗卷
谭堂才
纸页凝香忆旧贤,千章诗稿落清欢。
墨痕漫浸山河色,笔底轻牵岁月澜。
风渐远,绪长延,丹心未改入云笺。
今人再品灯前句, 犹见先生对月研。
■参加傅敬城先生《田龙吟韵》诗集赠书仪式感怀
邓爱良
锦江初遇论诗时,半日程门立雪痴。
两载鹏飞超旧我,千章韵绕入新词。
虽悲鹤去魂犹在,幸有书传志未移。
今日馆中亲授卷,清风满袖忆良师。
■傅敬城先生《田龙吟韵》,捐赠活动感怀
郭兴才
傅君何事急西游? 手稿蒙尘搁案头。
堪忍诗魂随恨去, 岂容心血付东流。
却因绝笔留歌赋, 幸有亲朋助撰修。
今日书成遗愿遂,《田龙吟韵》韵悠悠。
■忆傅敬城诗友
周云华
诗人驾鹤别乡关,墨韵犹留天地间。
孤影遨游星汉里,田龙遗韵话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