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扁担》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文/杨春霞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从时间距今看似很远,但侵略者的残暴,中国人民所遭受的屈辱,还有那些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土的先烈们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笼罩下我们中国人民遭受了非人般的苦难和屈辱!日本鬼子对工人的残暴简直到了伤心病狂的程度!我父亲的那条扁担曾记载着历史,它和我父亲共同见证了侵略者那惨无人道的刽子手行为,父亲曾经和我们说,工人们所受的耻辱一件件一桩桩他都永生难忘……
那时候被日寇铁蹄笼罩下的盐场,家家都过着缺粮缺盐,缺衣少食的悲惨生活。尤其是食盐日本鬼子控制特严,强迫工人生产而无权拥有!工人被逼的走投无路又不敢有怨言,每天过着忍气吞声的生活!为了全家人的生存,我大伯就伙同几个要好的朋友也包括16岁的父亲避开鬼子的岗哨,偷偷去陈家港挑盐回来分给工人们度日,有一次他们挑着盐刚下渡船不久,就被一群日本兵发现了,鬼子一边打枪一边追赶,我父亲他们挑着盐怎么能跑得过如狼似虎的日本鬼子?于是几个人只好弃盐四处奔跑,鬼子誓不罢休。在身后紧追不放,其中一个姓赵的工人实在跑不动被芦苇绊倒在地,追赶上来的日本鬼子上去就用剌刀朝着他身体上一阵乱刺!当时这名工人的肠子都被刺刀剌的流出来了,没有消化的食物都淌了出来鬼子才罢休!接着就把我父亲一行人没来得及挑走的盐全都洒落在了芦苇塘里,把扁担也扔进了水塘后才扬长而去!躲在芦苇里的大伯紧紧地搂着我父亲,亲眼目睹这场惨无人道的血腥场面,但赤手空拳的兄弟俩怎么能敢对付这群荷枪实弹还举着剌刀的畜生!看着这群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远去,他俩才狂奔到圩子里去叫人。因生活还要继续,几天后父亲才从水塘中又涝起了那条扁担。
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引起了公愤,但大多数工人敢怒而不敢言,当时年轻气盛的大伯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和因生病没钱医治而奄奄一息的奶奶。他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如何报仇雪恨!思来想去他就把想法告诉了几个小伙伴,他们听后一拍即合,因此几个人一有机会就到日本盘踞的炮楼去搞破坏!有一次,大批的日本兵出去扫荡了,大伯和我父亲他们认为炮楼里没人,就快速地找来干芦苇扎成一梱点着火刚想扔进去,不料被一名放哨的鬼子兵发现后用叽里呱啦的日本话朝这边追来,大伯他们见追来的就一个鬼子。于是就一起猛冲上去紧紧地掐住鬼子的喉咙,我父亲举起随身带的扁担用尽全身力气劈向鬼子的头,直到把日本兵打躺在血泊中才快速跑开!盘踞在这里的日本鬼子因为经常受到骚扰,于是把大伯他们几个人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直到解放才被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在这场反击日寇艰苦的战争中,呈现出好多的革命烈士。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挺身而出的英勇杀敌才取得了最后胜利。在与日冠英勇的战斗中,涌现出一大批象粟裕将领,杨靖宇,赵尚志,孙立人将领,吕正操,薜岳将领,张自忠将领,等英雄人物,是他们这群不怕流血牺牲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民族气节的勇士们才能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成立新中国后不久,我大伯仍然带着我父亲同样用这条扁担极极投身于建设家园的行列中,父亲曾用这条扁担,挑盐,挑卤水,挑泥等等,每天都加班加点地干,由于工作出色还经常受到政府的表彰,大伯还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2008年父亲生病了,在养病的那几年里,我经常见他望着墙角的扁担发呆,好像在思索着啥,我们做儿女的心知肚明,父亲又见景生情了,因为这条扁担上有着太多的回忆,而且他经常把这些回忆灌输给我们,所以我们对于在父亲身上发生的事都倒背如流。父亲去世后,我们仍然保留了这条扁担,因为这条光滑的扁担上曾留下了父亲的汗水和血浆,也是父亲唯一的遗物,现在我们生活在安定的和平年代里。过上了现代幸福的生活,但应不忘历史。牢记使命,永远记住那些为共和国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砥砺前行才不辜负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在纪念解放战争80周年之际,向为解放全人类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者简介
杨春霞;笔名春芽秋色,原在连云港监狱七大队工作,系连云港市作家协会会员,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响水县湖海艺文社文学院会员,响水县作家协会会员,有散文、诗歌、小说等散见于报刊和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