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振宇
中国起源于农耕社会,自古就有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习俗,此天道也。
一个藏字,丰富多彩,诗意盎然,尽显亚洲的地域特色,尽显中国人的智慧,尽显劳动人民的技艺。
藏的器物和形式多种多样。
最原始的仓是石头仓,五面榫卯结构,见棱见角;竹枝柳条编制的屯,大腹便便;陶瓷制作的缸,防水防潮。等等,不一而足。
白露一过,陕北人割谷子糜子,一手拿镰刀,一手抓住糜谷的脖子,一把一把放在地上,然捆扎起来,人背驴驮,翻山越岭,运到场里,晾干碾打,牛拉碌碡,或是人排成行,用连枷拍打,扬场,晒干倒进仓里。小的时候,向大人争着拉牛牵驴,其实呀,就是为了骑牛骑驴玩。
当我随父母迁移到上畛子农场,那里收玉米时,有的放进用条子编成的仓里,或者连杆一起收割堆在一起,下雪了,人们围着玉米仓剥玉米。
我插队在关中富平县东上官,那里收黄豆用镰刀收割,为了把这片地一次收割完,中午饭不能回去吃,饿的不行,架子车也翻车了,人困马乏,怎么也把车子扶不起来,没有办法,坐在地上擦汗水,喘粗气,我想起了陕北放羊人的一句话,“一颗黑豆一道坡!”春天,母羊下了羊羔,骨瘦如柴,有的跟不上羊群,爬不上山坡,有经验的放羊人从兜里掏出黑豆,给母羊吃一手把,立马有了精神。我就烧黄豆,大家吃的满手满脸都是黑的,谁也不用笑话谁,都是大花脸。休息了一会,又吃了烧黄豆,黑脸黑手一二三把车子扶起来了。时间过去五十年了,场面生动,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候没有冰箱,没有冷库,水果蔬菜怎么收藏呢?
土豆萝卜白菜,有地窖,就地挖坑,用椽子支撑,上面铺盖谷子玉米桔杆,再覆盖泥土,还得留有透气孔,在冰天雪地里,犹如大地的眼睛,特别醒目。
在上畛子下雪了,跟同学去玉米地扫开一片雪露出黄土地,埋下铗子抓野鸡,又冷又饥又渴,就钻进菜窖里,比较暖和,还有又粗又长的白萝卜,小刀一削,白的部分有点辣,根部带绿色的部分甜甜的,水分也比较大,当下解了饥渴,谁知过了一会,肚子咕咕叫,更饿了,后来才知道生萝卜消食,所以解渴不耐饥。
窑藏,黄土高原,多用窑藏,可以重复使用。土豆萝卜白菜放进去,一个冬天不缺蔬菜。我奶奶还把苹果放进去,当地的沙果大果子放的时间长了,皮裂开了,吃起来没有水分,沙沙的,面面的,甜甜的。
腌制:
“榆林城的人,穿的好,走的快,肚子里装些酸白菜!”唱着小时候的儿歌。窝酸白菜,大白菜在大锅里煮的半生不熟的,放进大缸里,再放上盐,用大石头压实,盖好。陕北人过冬缺吃少喝,一家人每个人都要有一口七斗大缸,排了一溜溜,擦的油光铮亮,方可渡过这个冬天。酸白菜然土豆,锅仔酸白菜白猪肉,现在人依然喜欢吃。
记得我奶奶做的和菜饭,用干辣角葱胡子(葱的根须洗净晾干)用油勺子一炸,拔在和菜饭上,冬天的窑洞,雾气蒙蒙,香飘四溢,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
北京人,东北人都做酸白菜,四川人朝鲜人做泡菜。
我们今天仍然吃的新疆葡萄干,维族人搭建通风透气的方的房子或者是圆的塔,把新鲜的葡萄一串串挂起来,干了取下来摘去桔梗,包装起来,方便了收藏运输,新疆的手抓饭,一定有葡萄干,别有风味。
杏干、苹果干,各种果脯,解决了生鲜水果无法收藏的问题,不仅解决了季节问题,还解决了地域的问题。
我爷爷喜欢种树,所以,前后里庄,我们家的果树最多,杏树、苹果树、桃树、葡萄、核桃,而且会嫁接,在土生土长的苹果树上嫁接东北苹果(国光),个大、产量高,嫁接蟠桃,在酸枣树上嫁接大枣等等。
我奶奶把杏晒成杏干,把苹果切片晒成苹果干,寄给外地的儿孙们,尝到家的味道,亲人的爱意。
菌类,猴头燕窝,天上人间,几人能食。猴头就是猴头菇。比较稀少,而且很特别,前山有一个,后山对应的也长一个。现在菌类品种繁多,蘑菇木耳松茸菌土衣,而且很难保鲜,只有晾晒,现在用烘烤技术,产品销售面广量大。最值得一提的是木耳,可以消化毛发,所以炒猪肉多用木耳,而且对心脑血管有疏通作用。
富平县庄里柿饼为贡品,自然成熟,神制作。此地在石川河岸边,土质好、水分足,结的柿子个大肉厚无核且甜,当柿子快熟时,削皮挂起来晾晒,串串如玛瑙,排排似珠簾。水分晒得差不多了,糖化了,把两个捏成一对,叫盒儿拼。然放进泥土坯子搭成的小仓里,垫上麦草,进行潮霜,表面凝结上雪白粉润如霜,用手一捏即化即是真正的柿饼,如果不化即是面粉,必是造假。
人人皆知,柿子熟透了即是一滩烂泥,如此绝妙的操作,不仅延长存放期,而且大大提升了原有柿子的质感美感和甜蜜度,制成便是神品妙馔,令人拍案叫绝,必为皇家贡品,现在的包装不断改进,出口换汇。
东北的小鸡炖蘑菇,酸白菜炖白肉。内蒙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的风干牛肉。西南地区的腊肉。东南沿海的咸鱼干鱼等等,都是晾晒的结果,大大增添了餐桌上美味佳肴。
豆腐是中国人创造发明的,而且衍生出来很多的东西,很鲜的豆浆,豆腐脑、豆腐泡、老豆腐、嫩豆腐、豆腐干、豆腐皮、油炸豆腐、豆腐乳、臭豆腐等等。改变了餐桌上颜色和味道,延续了春夏秋冬,发展到了世界各地。
还有粉条粉丝,有土豆粉,红薯粉,绿豆粉,最好吃的是陕北的猪肉撬粉条,粉汤,西安羊肉泡馍里的粉丝,粉条拌着其他蔬菜蒸的包子,丰富多彩,味美价廉,可登大雅之堂,飞入寻常百姓家。
现在有了大型调控仓储,有了下棚,有了温室,有了快递,不分四季,不分南北,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时代变了,人们的习惯代代相传,没有太多的改变,人们的胃觉也没有变,而且还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并且用非遗传承人来保证传统工艺。
今天写冬藏,说明古人的发明创造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更要让今天的孩子们知道一点简单的冬藏过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品尝美味佳肴。
冬藏,藏的是智慧、藏的是技巧、藏的是奉献、藏的是爱意、藏的是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