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康列传》
周永康者,江苏无锡人也,少时家贫,尝负薪读书于山野。及长,入北京石油学院习地质,聪敏强记,同窗莫能及。时人皆曰:“周生虽布衣,其志在青云。”
中年入仕途,初为石油部吏,善机变,通人事,屡迁至国土资源部尚书。执政时,尝推行油气田改制,然暗中以权易股,纵亲属敛财,始有“周氏金穴”之讥。
戊子岁,晋身枢密院,掌天下刑狱。然其人不思报国,反结党营私,门生故吏遍及朝野,时人谓之“石油帮”。与薄氏、令氏、徐氏等勾结,贪墨无度,竟以廷尉府为私器,罗织罪名,戕害忠良。
甲午年,新皇践祚,整肃吏治。御史大夫王氏者奉诏查案,穷究其罪。得黄金万镒,田宅百处,姬妾十数人,其子周滨尤暴虐,仗父势夺人产业,民怨沸腾。帝震怒,下诏狱。
庭审之日,罪证昭昭,永康伏地涕泣曰:“臣负圣恩,罪当万死。”然法网无情,终判缧绁终身,没其家赀。朝野闻之,皆以手加额曰:“蠹虫既除,社稷清矣!”
太史公曰:观周氏发迹史,乃见权力蚀人之酷也。初时寒门才俊,本可为国栋梁,然溺权钱色欲,终成阶下囚徒。昔李斯临刑叹黄犬,周氏狱中泣斜阳,岂非权欲迷人眼,利令智昏耶?故曰:居庙堂者当持心如镜,执法如山,方可免于倾覆之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