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3期
《教师情》
文/孙成贵
诵读:语棠
教师情 文/孙成贵
粉笔在黑板上走,像春蚕啃食桑叶,沙沙响里,落满知识的碎屑。
那碎屑不是冷的符号——是“天”字时,老师会指一指窗外的云,说“看,天是能装下所有云朵的温柔”;是“爱”字时,她会摸一摸同桌的头,说“爱就是帮他捡起草稿纸的暖”。于是,抽象的笔画有了温度,像冬日里晒过太阳的棉絮,裹着能触摸的善意。
讲台不高,却装着比山还远的世界。老师站在那里,不只是讲“1+1=2”,是教我们从一片落叶里数出季节的更替;不只是背“床前明月光”,是带我们在月光下,读懂诗人心里的乡愁。她从不说“要成为怎样的人”,只在我们吵架时,递来一块分两半的橡皮,让我们懂“分享比争执好”;在我们考砸时,笑着把错题圈成“下次要跳过的小坑”,让我们知“跌倒不是终点”。
她的目光像盏灯,不刺眼,却能照见我们藏在抽屉里的小动作,也能看见我们眼里闪着的、想当画家的光。她从不会把我们塞进同一个模具——你喜欢画画,她就把黑板报的角落留给你;我擅长讲故事,她就让我站在讲台前,把童话讲给全班听。她知道,每颗心都是不同的种子,有的要多晒阳光,有的要多浇些水,没有“该长成什么样”,只有“想长成什么样”。
后来我们走了,像蒲公英的种子,飘向不同的地方。偶尔回去,看见她鬓角多了白发,粉笔灰还沾在袖口,可说起我们,眼睛还是亮的——记得谁当年总忘带课本,谁第一次举手时声音发颤,谁偷偷在作文里写“想成为像您一样的人”。
原来,教师情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告白,是黑板上擦了又写的公式,是作业本里圈了又改的错字,是多年后想起,依然觉得暖的、藏在细节里的光。这光,照过我们的懵懂,也会照进我们往后的路,让我们在成为大人后,依然记得:要像当年那个站在讲台前的人一样,温柔地对待世界,认真地对待每一颗渴望生长的心。



图片制作:仇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