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先生这半个月部分作品欣赏
(二O 二五年九月六日——九月十九日期间)
七律•别苏马荡返渝已二日,抽空重看“九. 三”大阅兵直播,兼咏山(九月六日,周六)
归时宁滞候长关,心便都无楚地闲。
曾闹雀林思要捕,迟分道岔奔犹还。
知兵身已渝千里,惜季秋仍翠一颜。
我未随山立天下,更从天下仰高山!
七律•传红月亮出,惜未得见,沿江步道石阶小坐(九月七日、农历七月初十六,周日)
违说今由悔不眠,晚江鳞动水中天。
眸劳舟直轻波久,夜历心荒默语先。
如许城隈如许月,有生林影有生烟。
朦胧一揭痴人我,笑这痴人讵可怜?
注:“荒”,空、虚 。“城隈”,城角、城内偏僻处。“讵”,岂、难道 。
七律•自题,兼赠张燕女士新建“诗风雅兴”群,并点赞群中诸友(孤雁格)(九月九日,周二)
少时一愿老无分,总写多情总较真。
上手风雷展长义,支笺颜色就初春。
我歌五袴惭曾在,梦把三生傲再陈。
忘昨归来觉非否,不休还语是诗人。
注:“支”,〈动〉、支撑。“五袴”,指五袴歌、即称颂东汉时期官员德政之五袴谣。
七律•宋瑜哲兄勤发师大群中境外怒赞“九. 三”大阅兵信息,题赠(九月十一日,周四)
一共金秋一共天,驭风潮涌莫涓涓。
何愁衣食当中国,已哂毫眉剩后鞭。
容我激昂情尽矣,揖君磅礴讯周全。
心乡不在都门外,老了猜兵似少年!
注: “哲兄”,对兄长之敬称。“共”,此两处皆作共享、共用或共有。“毫眉”,代指老者(因老年人眉毛因其毛长,故称)。“后鞭”,出自《庄子·达生》,喻鞭策、激励及适时引导等。“心乡”,心向,出自西汉.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乡”字为通假、作动词用。
五律•返渝后连日分别访庆来、吉武、德建、仁爱各兄,并新识大淮老先生等,一并作谢(九月十二日,周五)
诺多无适闲,复复向重湾。
行早因焦暑,倾秋试醉颜。
来来细风聚,渍渍乏人还。
车外迷云蔚,山山亦故山。
注:“焦暑”,酷热,出自清. 黄景仁 《喜新凉》诗。“渍渍”,形容满是汗水之状。“故山”,指旧居之山或借指故乡。
七律•闻释永信案进展顺利,再咏(九月十四日,周四)
洗钵禅心久著灰,修行僧俗枉曾追。
贼从梵刹偷春色,世起舆情辨腐财。
野性疑藏恶惊出,门风逆向善惭呆。
采花和尚逍遥处,恨不吾当杀佛来!
注:“洗钵”,佛教术语,蕴含去执念、平常心是道,隐喻清除内心贪欲与执着。“门风”,宗派长期遵循言行之规范。“腐财”,腐弃之财。“呆”,动词,暂住在 (某处)。“杀佛”,即“逢佛杀佛,逢祖杀祖”之禅宗典籍句,强调修行中必破除对权威之执着,直接回归本心;但此词在拙诗中仅为化用也。
七律•应约复盘贸易战、关税战、金融战、港口争夺战有感(九月十九日,周五)
大江缓缓偶吹潮,水底汹汹水面消。
势已刀锋割云矣,国将关隘竖旗飘。
正襟弈对青皮汉,低调人哼稚齿谣。
数据灯前亮吾眼,谁新霸气任单挑?
注:“青皮”,流氓、无赖。“谣”,指基辛格生前言论“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是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如童谣之普及,早已传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