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编辑社成员
名誉社长:谭丽华
本公众号微信: Ryz98416
鹧鸪天·辽秋雨
永遇乐·观抗战胜利八十周年阅兵感怀(苏轼体)
词/吴情(辽宁抚顺)
忆昔卢沟,枪声惊破,山河呜咽。十四年间,腥风血雨,华夏遭屠裂。金陵惨状,尸横遍野,多少冤魂悲切。看如今,雄狮已醒,九州尽显豪杰。
阅兵大典,军容严整,铁甲银鹰雄烈。重器凌霄,东风呼啸,正义燃如铁。勿忘国耻,缅怀先烈,捍卫和平坚决。望来日,寰球同庆,太平永诀。
贺九三大阅兵
文/吴耀武(辽宁抚顺)
华夏军威显,雄师傲碧天。
嫦娥巡浩宇,北斗护坤乾。
舰阵犁沧海,银鹰破雾烟。
犯吾虽远必,正义永昭然。
清晨广场观老师打太极
文/吴情(辽宁抚顺)
晨熹漫洒广场中,太极宗师起势端。
袍袖垂时风欲定,掌纹舒展气初安。
身形开合如流水,意态悠游若古檀。
莫道功夫凭力取,心神凝处即仙坛。
水调歌头·秋登高尔山(毛滂体)
词/吴情(辽宁抚顺)
古道接云汉,胜迹枕长川。凭高临远,层林秋色入吟笺。遥想辽金故垒,犹见烽烟残照,遗韵自绵绵。古塔凌霄汉,千载阅苍玄。
攀危磴,寻旧迹,意悠然。霜天寥廓,极目霜叶染层巅。更有松风入袂,似伴幽禽清唱,尘虑一时捐。归去情难尽,明月满前轩。
五律·中元节思慈父
文/吴情(辽宁抚顺)
中元年复年,今日最凄然。
慈父辞尘渺,魂归宿府玄。
阴阳空相隔,旦暮一为怜。
长叹人间事,秋风泣露田。
七律·中元节感怀
文/吴耀武(辽宁抚顺)
秋来风雨暗愁人,节到中元欲断魂。
一缕青烟牵故梦,半庭泪雨湿新痕。
生前孝养空留憾,别后思亲屡湿巾。
笑貌音容犹在目,相思入骨独含辛。
中元节辽宁抚顺吴氏祭祖词两首
念奴娇·抚顺萨尔浒中元聚族祭(苏轼体)
词/吴耀武(吴情辽宁抚顺)
伙房湖咽,正秋深霜冷,又逢中元。古垒苍苍凝远黛,故垄松柏含烟。万里归人,吴家宗亲,步履似幽阡。纸钱飘处,哭声低和寒蝉。
遥想先祖开基,辽东拓土,薪火代相传。今日同斟清酹酒,共把深念遥牵。异界风霜,他乡岁月,此际尽成连。焚香共祝,族声永继千年。
贺新郎·中元后吴氏聚白家店(叶梦得体)
词/吴耀武(吴情辽宁抚顺)
祭祖归乡路。正相逢、白家店里,笑声盈户。萨尔浒边追思罢,又聚宗亲旧侣。看满座、乡音同诉。福字高悬红影动,记时光、定格今朝处。杯共举,意难住。
遥思家族沉年谱。数沧桑、辽东辗转,此心安住。风雨曾经传承继,一脉亲情未负。到今日、欢颜如许。度假村中秋光好,话家常、漫把流年数。期后会,再相晤。
注释
1. 伙房湖:即抚顺大伙房水库,是辽宁中部七城市2300万居民水源地。其淹没区含西萨尔浒村,作者先祖5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即从此村移民迁出。
2.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民间传统祭祖节。
3. 古垒:萨尔浒地区的古代营垒遗迹,此地邻近西萨尔浒村,承载家族旧居记忆。
4. 故垄:指西萨尔浒村周边先祖的旧坟及旧居,“故”字凸显对移民前故土的追思。
5. 幽阡:指通往西萨尔浒村故地或墓地的幽静小路,形容宗亲祭祖时步履的庄重。
6. 开基:一、指清代早期先祖从山东迁辽东立业,二、暗合西萨尔浒村曾是家族世代居住的根基。
7. 辽东:今辽宁辽河以东区域,西萨尔浒村属此范围,是先祖定居与移民的关键地域。
8. 薪火代相传:指家族血脉、对西萨尔浒村的故土情及移民奉献精神,世代延续。
9. 清酹酒:祭祀时共斟清酒洒地敬先祖,也暗含对先祖舍故土支持水库建设的敬意。
10. 异界:对先祖灵魂居所的委婉说法,表达牵挂的同时,也联结着家族与西萨尔浒村的情感。
11白家店:指白家店度假村位于辽宁抚顺东洲区,是知名鱼馆与度假村,以大伙房水库河鲜为核心特色。
“先祖开基,辽东拓土”这八个字,背后是跨越数百年的移民史,承载了家族与国家的双重记忆。
🧭 一、“辽东拓土”的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
“辽东”指辽河以东区域,历史上是中原王朝经略东北的门户,也是农耕文明与渔猎文明的交汇地带。其西部的辽河平原沼泽地区(古称“辽泽”),以及东部长白山余脉的龙岗山脉所带来的起伏山峦和茂密森林(“萨尔浒”在女真语中意为“木橱”,即形容其林木茂密),共同塑造了其 “抚绥边疆,顺导夷民” (抚顺城市名的由来)的战略地位。明末的萨尔浒之战(1619年)更是在此发生,成为明清兴衰的关键转折点。
📜 二、清初官方移民与吴家先祖的开基
清军入关后,东北地区人口锐减。为充实边疆,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颁布《辽东招垦令》,用授官、给口粮、种子和耕牛等政策,鼓励关内民众迁往辽东。我的先祖吴国盛(家族族谱记载的初代)大约就在顺治至康熙年间(1653-1678年),从山东青岛迁往辽宁抚顺萨尔浒地区,成为吴氏在辽东的始迁祖。这批移民是清代辽东重建的重要力量,并非近代“闯关东”的先声。
🏡 三、家族创业与“萨尔浒门凳房吴家大院”
吴氏家族在萨尔浒世代居住了近300年,历经十二代人辛勤垦殖,家族逐渐壮大。至清光绪年间,第十二代先祖吴文盛在分家后凭借勤劳与智慧,购置土地车马,扩大生产规模,经营染坊、酒坊、油坊、皮坊等,使家族达到“良田七百多亩,十里八村赫赫有名”的鼎盛时期,并在原址重建了更为坚固的青砖瓦房合院——“萨尔浒门凳房吴家大院” (因门前有若干级台阶而得名),家族从此以“门凳房吴家”为代称。
吴文盛宽厚待人,曾允许困难乡邻在其地边垦种,并以德报怨妥善处理地产纠纷,其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到他晚年时,吴家已形成“东伙房、西伙房、上伙房、下伙房” 的聚居格局,家族产业也由单一的农业向运输物流等领域拓展。
🏞️ 四、近代国家建设与移民奉献(195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为根治辽河水患、保障城市供水和促进工业发展,国家在“一五计划”期间决定在萨尔浒地区修建大伙房水库(1954年正式开工,1958年拦洪)。库区淹没范围包括西萨尔浒村(吴家世代居住地)等21个村屯。
1954年起,政府开始对淹没区进行详细的资产登记评估,并在1956年全面启动了移民补偿工作。为安置众多失地群众,经国家水力部协调,大部分移民被集中安置到黑龙江省阿城等三县。移民们带着对故土的眷恋(有人带走家乡的房园土、井水,甚至家禽宠物)远赴黑龙江重建家园。此后,部分移民因思乡情切,经政府批准并协调,又返迁至抚顺市近郊的前甸、李石、塔峪等地安置,并对适合者安排了工作。吴耀武先生的先祖正是在这一时期响应国家号召,从西萨尔浒村移民迁出。
白露晨起寄怀
文/吴情(辽宁抚顺)
秋宵永未央,珠月共清光。
败荷凝残屑,西风送晓凉。
露从尘外落,诗向意中藏。
知白存真趣,流年自久长。
白露季
文/吴情(辽宁抚顺)
风把凉度调得刚好
像一杯温水的刻度
晚花捧着透明的糖
在暮色里轻轻摇晃
天把云洗得发白
晾在蓝布上
秋黄从枝头垂下来
沉甸甸的 坠着阳光
不必为落叶弯腰
风正穿过袖口
把洒脱吹得很满
像月光漫过窗台时的坦然
露水滴落的瞬间
生活的灰就散了
一小朵诗 落在掌心
像季节递来的信
人生也该这样
透明地来 安静地亮
在黑与白的缝隙里
把日子过成开阔的模样
雨来 就听风的脚步
月升 就数星子的纽扣
时光在轮回里慢慢走
我们跟着 把幸福
走成绵长的路
词/吴情(辽宁抚顺 )
辽东胜境,丽处大清洼。鲜花绽,如星火,映晴霞。漫天涯。水畔花房立,临波静,轻烟绕,峦重翠,林凝秀,景清嘉。畅意驰心轻把,尘嚣忘,风里横槎。看山光水影,轻步入仙家。曲径幽遐,绽奇葩。
有森林道,蜿蜒处,拥花簇,若龙爬。横桥立,长廊静,索桥斜。谷嵯岈。更有溪流缓,调清脆,韵无邪。明月夜,星河灿,梦犹赊。观此良辰佳景,凭谁问、天上繁华。叹瑶台应妒,此处足栖鸦。忘醉烟霞。
七律·伟人四十九周年祭
文/吴情(辽宁抚顺)
沧海横流辟八荒,巍巍勋业盖穹苍。
挥师螭虎乾坤转,纵笔龙蛇日月长。
九域同怀恩浩荡,千秋共仰德汪洋。
时逢四九缅遗泽,万古云霄一鹤翔。
广场晨练踢毽
文/吴情(辽宁抚顺)
晨曦初绽映楼新,邻里邀呼练健身。
毽舞晴空如燕掠,人凝专注似松伸。
左腾右跃体姿矫,后抢前传笑语频。
莫道桑榆光景晚,社区乐事胜三春。
七律·园丁颂
文/吴情(辽宁抚顺)
讲台三尺写芳猷,粉笔飞灰染白头。
烛火燃心传道业,春蚕吐茧织麟洲。
门墙桃李承甘露,梁栋鲲鹏振玉旒。
莫问耕耘何所获,千枝硕果耀金瓯。
文/吴情(辽宁抚顺)
风拂过赫图阿拉的城垣
把一枚枫的告别 揉进苏子河波澜
你听——
是秋踮脚踩过辽东的山塬
带着比萨其马更浓的暖 漫过烽燧残垣
不必说寂寥 看那烟筒山下
红的、黄的、褐的 正沿着驿道铺展
都是季节蘸着浑河的澄澈
在龙岗山脉的八旗旗下
洇开如箭镞劈开的绚烂
雨是启运山低回的乌春(注:满族民间歌曲)
云是辉发河舒展的幔帐
每片落叶都在诉说
关于采参人的索拨棍如何叩响山岗
关于桦皮篓里 藏过多少星夜的守望
想和你踩过萨尔浒的红毯
看叶子在脚下轻颤 又追着风旋向猎场
像无数个小生命 借着海东青的翅膀
在五花山的褶皱里 完成最后的吟唱
停车处的枫林正红透石砬
石径斜斜 通向老城的烟囱(注:满族民居特色“万字炕”旁的烟囱)苍苍
夕阳把影子拉过旗人的田庄
我们站在秋的画里
听所有声音都慢下来
变成一句“阿玛额娘”的惦念 落在红叶覆盖的故乡
注:诗中满族特色——赫图阿拉(满族发祥地、第一个都城)、苏子河(流经赫图阿拉的母亲河)、萨其马(满族传统糕点)、乌春(满族民间歌曲)、索拨棍(采参人工具)、桦皮篓(满族传统器物)、海东青(满族文化中重要猛禽)、烟筒山(满族聚居地附近山名)、旗人(满族旧称)、“阿玛额娘”(满语父母)。
文/吴情(辽宁抚顺)
晓色轻笼李石旁,广场人语渐成行。
健身器上形姿展,太极丛中意气扬。
几树蝉声催日暖,一襟风露带秋凉。
休言霜鬓芳华远,且趁晴光舞韵长。
满江红·斥判徒石平太郎(柳永体)
词/吴情(辽宁抚顺)
昔日才郎,竟甘作、奸邪丑虐。忘故国,媚倭求贵,罪盈山岳。否认屠城羞历史,妄言钓岛归他角。更出书、泼墨染中华,心如恶。
民族恨,焉可却?家国耻,犹当铄。看今朝制裁,佞臣惊魄。正义长缨终出手,奸人劣迹难逃缚。待从头、涤荡秽尘清,朝天乐。
注
石平太郎原名石平,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公派留学日本。他滞留不归,于2007年加入日本国籍并改名石平太郎。此后,他长期否认南京大屠杀、扭曲抗战历史、宣称钓鱼岛属日,并通过出书、媒体专栏等方式抨击中国。这些行为使其被视为叛国者并受到广泛批评,最终于2025年遭到中方正式制裁。
文/吴情(辽宁抚顺)
文字在秋光里
悄然芬芳
春去秋来
轮回里藏着厂区的忆念与慨叹
几分殷忧,万千感慨
不觉步入浑河岸边的安澜
秋风乍起
氤氲了心底的安闲
高炉与油罐的往事在留恋中
涤尽尘烦
秋之美
是厂区道旁女子舒展柔情
浑河清波温润眉眼
为老工业基地魂魄披上新衫
落叶含怨,却一夜铺满铁轨
如汽笛在秋风中歌吟
诉钢花铝水的夙愿
牵念在机床齿轮上萦绕
倾情在石化管廊锈迹里婉转
是谁轻触车间沉寂的梦
让冶炼炉的情缘绽放璀璨
给冷却塔时光染斑斓
润了老工匠干涸心田
秋风送暖过轧机
一叶落厂区衍成思念
友谊的帆在大伙房水库扬起
秋风散了炼塔的雾霭
让电解车间的青春绽高光
秋雨唤醒转炉旁疲惫脸庞
光阴如传送带坠过往
安全帽护过的记忆
经年后显回甘
盛满车间共同的憧憬
和流水线携手的梦想
文/吴情(辽宁抚顺)
晓雾锁秋光,烟波带暗香。
雁沉云树里,楼隐水中央。
沾袂疑丝雨,掠衣如薄霜。
金乌开霁后,天地续苍黄。
沁园春·咏抚顺非遗煤精琥珀雕刻(苏轼体)
词/吴情(辽宁抚顺)
乌玉凝光,珀魄涵星,万古粹精。叹凿开混沌,坤灵献宝;剖分鸿教,地脉呈瑛。砍铲声沉,走抢刃疾,巧手翻教顽石星。浑河畔,看煤雕墨润,琥珀金明。
遥思双和兴程,对矿脉,百千载传承。正切皮破肚,凝神定稿;扎搓钻眼,走气呵成。虫封蚊梦,树脂凝岁,万象包罗方寸晴。今犹见,那露天煤矿,依旧魂萦。
临江仙·秋(贺铸体)
词/吴情(辽宁抚顺)
万壑丹枫燃晓日,千林银杏铺金。风摇落叶舞阶深。水流鸣素玉,云淡涤尘襟。
不叹秋光多寂寂,偏怜当此清吟。红笺细写岁华心。霜痕凝古韵,霞影入新音。
鹧鸪天·秋叶
文/吴耀武(辽宁抚顺)
一夜霜风万木稀,纷飞蝶影落寒溪。
曾遮暑夏千重绿,终化泥尘半寸肥。
承玉露,伴金晖,荣枯有信岂堪悲。
来年更逐春波醒,再点新妆上旧枝。
七律·清晨广场观老者习武
文/吴情(辽宁抚顺)
银髯执刃立风沿,锋影翻飞闹市边。
劈扫雷霆摧败草,腾挪鹤翅破枯烟。
刀光欲蘸朝阳赤,履迹频临器械坚。
敛气徐行童稚望,霜襟犹带少年拳。
七律·牢记国恨九一八
文/吴情(辽宁抚顺)
柳条湖上起波澜,寇盗猖狂裂国残。
黑水悲鸣凝血泪,白山怒立铸坚鞍。
屠城戮野苍天恸,秣马挥戈壮士殚。
警世钟长铭耻恨,兴邦砺剑卫疆安。
七律·咏社区早餐店
文/吴情(辽宁抚顺)
彩篷蔽日巷街旁,巧妇摊前饼韵长。
菜绿盈盆添秀色,粥稠溢鼎散甜香。
手灵馅裹功夫见,心慧盘盛意气扬。
食客频夸滋味厚,人间烟火映沧桑。
满江红·九一八感怀(柳永体)
词/吴情(辽宁抚顺)
警报长鸣,长空裂、仰天悲啸。凝眸处、国殇铭记,英灵凭吊。血雨腥风惊岁月,家仇国恨萦怀抱。柳条湖、昔日起狼烟,疮痍绕。
豺狼恶,獠牙暴;屠城惨,山河悼。叹三光暴虐,万家残照。十四烽烟凝浩气,九州碧血开新曜。警世人、莫忘此深仇,丹心照。
七律·观街畔收花生
文/吴情(辽宁抚顺)
路畔阳光铺锦长,三人摘荚影匆忙。
左姑巧手翻青蔓,右女凝神拾落秧。
男中轻收藏笑语,筐盈金粒溢芬芳。
但求岁稔实仓满,辛苦归家梦亦香。
七律·咏非遗抚顺满韵地秧歌
文/吴情(辽宁抚顺)
清初遗韵起辽东,踏舞旌旗映日红。
蹲跺摹鹰连古意,鼓敲三点溯巫风。
鞑官领队开新阵,克里披裘守旧穹。
纵使传承多挑战,犹凭展演焕长虹。
注
一、地名
- 辽东:辽河以东区域,满族发祥地之一,点明秧歌的地域文化根源。
- 抚顺:辽宁地级市,满族重要发祥地,满韵地秧歌的核心流传与保护地。
二、人物(角色)
- 鞑官:秧歌核心领舞角色,着仿清代官服,负责引导队形、掌控节奏。
- 克里:源自满语“普通人”,指秧歌中着满族民间服饰的普通舞者。
七律·秋晚广场观打牌
文/吴情(辽宁抚顺)
亭榭荫凉秋气清,邻居游戏笑纹生。
洗牌落指风初定,论局凝眉意自倾。
方寸玩间藏智趣,寻常巷里见温情。
休言岁月催人老,且共欢娱度晚晴。
永遇乐·咏抚顺满族剪纸(苏轼体)
词/吴情(辽宁抚顺)
霜刃裁云,朱笺镂月,巧手凝韵。剪唱相随,歌吟并作,故事融方寸。嬷公神态,鹰牛意象,萨满古仪犹振。溯渊源、红山印证,百年传俗相蕴。
不描不画,随心所至,错处亦成新俊。火烙松烟,绸皮桦叶,百态凭谁问。挂签迎岁,摆人嬉稚,更记罕王遗训。承文脉、刀光里续,清辉自引。
贺新郎·国防教育日感怀(叶梦得体)
今日浏览新闻,方知是国防教育日,遂填此词,以寄对我国国防的祝福与敬意。
词/吴情(辽宁抚顺)
警柝鸣秋晓。正神州、旌旗漫卷,烽烟犹照。几十余年风云路,未忘卢沟月皎。听燕赵、悲歌未了。血火淬魂精练在,看长城、万里腾龙爪。思往昔,心潮扰。
全民共筑金汤堡。更今朝、传薪继火,警钟长绕。眠岂豺狼窥疆场,自有锋芒出鞘。愿同赴、山河卫保。强国强军凝众志,待明朝、海晏天清曜。擎赤帜,向苍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