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下的血脉与誓言
第一章:玉魄初惊
戈壁的夜,是泼墨般的浓黑,唯有星子钉在天鹅绒幕布上,冷冽而遥远。巨大的发射塔架如钢铁丛林般矗立,灯火通明,将中央那枚白色巨箭——“长征五号”遥八火箭以及其顶端承载的“嫦娥七号”探测器——映照得如同神话中即将苏醒的神祇。空气里弥漫着低温燃料特有的清冷气息,混合着戈壁沙尘的干燥,每一次呼吸都带着使命的重量。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
气氛凝肃,落针可闻。只有键盘敲击声、指令确认声、以及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编织成一首紧张而有序的航天交响乐。
首席科学家南宫骥院士站在最前排的观察席前,身形挺拔如松。他已年过六旬,鬓角染霜,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隼,紧紧锁定着屏幕上的每一个参数。他的指间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块温润的古玉。玉石呈淡青色,雕工古拙,云纹环绕着一弯模糊的新月,据家族谱牒记载,此玉名为“月影”,传承极久,甚至与那个“嫦娥奔月”的缥缈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他每次重大任务时的习惯,仿佛这块冰凉的玉石能连接古今,赋予他来自先祖的定力与勇气。
“半小时准备!”
扩音器传来的指令让大厅内的节奏明显加快。
南宫骥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身边年轻的团队成员们。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紧张,还有无比的自豪。为了这一刻,无数人付出了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心血。“嫦娥七号”将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南极着陆,其科学目标包括寻找水冰、探测月幔物质,更核心的,是执行一项高度机密的“寻玉计划”——根据一份破译的远古星图残卷,在月心深处探寻一种代号“玉魄”的神秘能量源。理论模型显示,“玉魄”能量可能蕴含着生命进化乃至时空结构的奥秘,意义无法估量。
然而,就在此时,他贴身的加密通讯器传来一阵不同于寻常提示的、极其细微却急促的震动。他的心猛地一沉。这个频率,这个模式……是他与那个人之间早已尘封、约定永不启用的最高紧急联络通道。
林枫。
他曾经最得意的门生,视若己出的养子,年仅三十五岁就跻身世界顶尖天体物理学家之列的天才,同时也是因激进理念和背叛而遭全球通缉的“幽灵”。
屏幕角落跳出一个不起眼的对话框,没有文字,只有一串复杂无比、不断自我湮灭又重组的动态密码。南宫骥的瞳孔骤然收缩,指尖冰凉。他几乎能透过这串冰冷的代码,看到那个年轻人嘴角惯有的、带着几分嘲弄和疯狂的微笑。
他们最后的决裂,正是因为“玉魄”。林枫坚信“玉魄”的力量足以瞬间提升人类文明层级,甚至打开“成神”之路,嘲笑官方的谨慎研究是“蜗牛爬行”,是“对宇宙恩赐的亵渎”。南宫骥则坚持未知能量必须首先理解其本质与控制方法,否则可能是文明之灾。那场激烈的争吵后,林枫盗走了部分核心算法和星图解读数据,消失在数字世界的迷雾中。
此刻,他为何出现?在发射前最关键的节点!
“十分钟准备!”
倒计时如同敲在心脏上的鼓点。
南宫骥强迫自己移开视线,聚焦于主屏幕。箭在弦上,绝不能因个人心绪而动摇。他必须相信团队多年打磨的安全体系。
“一分钟准备!”
指控大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于那巨大的倒计时数字。
“五十秒!”
“四十秒!”
“三十秒!”
异变陡生!
主屏幕和数个关键终端屏幕猛地剧烈闪烁,大量乱码和诡异的数据流如同黑色潮水般汹涌覆盖了正常的监测画面!尖锐刺耳的入侵警报声撕裂了大厅的宁静!
“报告!遭到超强网络攻击!源地址无法锁定!”
“导航系统注入异常指令!姿态平衡参数被修改!”
“备用通道受阻!防火墙正在被快速侵蚀!”
短暂的死寂后,惊呼声和急促的报告声炸响!技术人员手指翻飞,额头瞬间布满冷汗,与看不见的敌人展开争分夺秒的争夺。
南宫骥猛地握紧了“月影”古玉,指节发白。是他!林枫!只有他才有这样的能力和胆量,选择这个时刻发动攻击!目的绝非仅仅是干扰!
“启动‘后羿’预案!最高权限手动覆盖!优先保证火箭主体飞行安全!”南宫骥的声音如同冰碛般砸下,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现场的慌乱。强大的应急系统开始发力,与那幽灵般的攻击展开惨烈的拉锯战。
塔架上,长征火箭巍然屹立,对数字世界的战争毫无所觉。尾部喷管爆发出惊天动地的轰鸣,烈焰喷涌,巨大的箭体挣脱大地束缚,缓缓上升,加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化作一条刺破夜空的耀眼光龙,向着星海奔去。
发射成功了!
但指控大厅内的战斗并未结束。数分钟后,异常数据流如同来时一样突兀地消失,“后羿”系统艰难地重新掌控了所有权限。
短暂的欢呼尚未响起,南宫骥却死死盯着刚刚恢复正常的底层数据监控界面。一条极其隐蔽的、深埋于导航指令堆栈最底层的冗余代码被他敏锐地捕捉到。那是一个新的坐标点和一系列诡异的探索指令序列,如同林枫留下的一个冰冷而嘲弄的签名。
他不是要阻止发射。他成功了——他篡改了“嫦娥七号”最终着陆的精确坐标和核心任务程序的优先级!
“立刻分析该坐标特性!动用一切资源,全球追踪信号源!”南宫骥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颤抖,那是极致的愤怒与深切的痛楚交织的结果。
“嫦娥”已入苍穹,带着明面的荣光与暗藏的毒刺,飞向月球。古老的传说与现代的科技,国家的使命与个人的恩怨,在此刻彻底纠缠在一起,将这趟伟大的远征,拖入了一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迷局。
第二章:幽灵的低语
林枫坐在黑暗中。
唯一的光源来自他面前环绕的三块巨大曲面显示屏。屏幕上瀑布般流淌着绿色的代码,复杂的星图、加密通讯流、以及酒泉指控大厅内部的实时监控画面(此刻已因“后羿”系统的全面启动而变成雪花点)交错闪烁,映亮了他苍白而瘦削的脸庞。
这是一处位于地下深处的废弃数据中心,隐蔽、寂静,只有服务器散热风扇发出恒定的低鸣,如同某种巨大生物的呼吸。空气冰冷,带着尘埃和金属的味道。
他的手指在机械键盘上轻盈地跳跃,速度快得只剩残影,仿佛在进行一场优雅而危险的独舞。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却狂热而专注,紧紧盯着屏幕中央那个代表“嫦娥七号”的光点,以及旁边一个小窗口里显示的、南宫骥强自镇定却难掩惊怒的面孔特写。
“老师……你还是那么快。”林枫低声自语,声音沙哑,带着电子设备过滤后的轻微失真,“‘后羿’系统,果然名不虚传。可惜,棋快一着。”
他精心策划的攻击,像一把薄如蝉翼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入了“嫦娥”导航系统最脆弱的那一瞬。主要的干扰和防火墙突破只是佯攻,是为了吸引南宫骥和防御团队的注意力,真正的杀招,是那枚在最后时刻植入的、自我隐藏的指令种子。它将在探测器进入环月轨道后悄然激活,改写最终的命运。
屏幕上,代表“嫦娥”的光点稳定地移动着,身后那条被篡改的指令,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牢牢系在他的指尖。
“你们太慢了……太谨慎了……”他的眼神变得缥缈,仿佛穿透了屏幕,看到了月球那荒凉而冰冷的地平线,“‘玉魄’……那是钥匙,是通向新世界的门。你们却只想把它锁在实验室里,用显微镜一点点观察,耗尽一代又一代人的光阴?这是犯罪!”
他的情绪微微激动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收紧。屏幕上代码流速陡然加快。
“必须有更激烈的手段,更直接的方式……去触碰,去感受,去释放那伟大的力量!”他喃喃着,像是说服自己,又像是在与某个看不见的对手辩论,“恐惧?不,那不是恐惧,那是敬畏!而敬畏,不该阻碍进化!”
他猛地向后靠进宽大的座椅,发出一声悠长而疲惫的叹息。眼神中的狂热稍稍褪去,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屏幕上,南宫骥的脸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嫦娥七号”不断传回的、略显单调的初期遥测数据。
他想起了很多年前,第一次被南宫骥带到家里,师母做的那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想起了无数个夜晚,在实验室里,师徒二人为某个公式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又一起看着东方既白;想起了南宫骥将他引荐给国际学界时那自豪的眼神……
那些温暖的碎片,如今被冰冷的代码和决绝的背叛冻结在记忆深处。
“老师,你不明白……你守护的,是过去的荣光。而我……”他抬起手,看着自己修长却略显苍白的手指,仿佛能看见其中流淌的、与常人不同的血液与思想,“我看到的,是未来的无限可能。必须有人踏出那一步,即使……背负所有罪名。”
加密通讯频道里传来几条讯息,是他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志同道合(或者说,被他描绘的蓝图所吸引)的追随者发来的,汇报着外界对此次“袭击”的反应——震惊、谴责、加强戒备,以及一片混乱的追查。
林枫随意扫了一眼,没有回复。他不需要他们理解全部,只需要他们执行命令。
他的目光重新回到那个代表“嫦娥”的光点上。
“去吧,我的信使。”他轻声说,如同吟诵一句咒语,“飞到那个坐标,替我……敲响那扇门。”
地下空间重归寂静,只有代码无声流淌,以及一个孤独灵魂在黑暗中的低语。他像一个潜伏在数字海洋深处的幽灵,刚刚向现实世界投下了一颗石子,等待着那必将席卷一切的涟漪。
第三章:月影谜痕
指控大厅的应急状态尚未完全解除,但秩序已经恢复。火箭发射圆满成功,探测器入轨精度极高,这本身已是巨大的胜利。然而,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在核心团队上空。
南宫骥的办公室内,气氛凝重。
几位核心负责人和网络安全专家垂手而立,面色严峻。南宫骥站在电子星图前,上面标注着“嫦娥七号”的预定轨道和那个被林枫篡改后的坐标点——位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边缘一个极其偏僻、从未被详细勘探过的复杂地形区。
“坐标分析结果出来了,南宫院士。”负责地质解读的赵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沉重,“该区域地形异常崎岖,密布深坑和陡峭岩壁,日照条件极差,电磁环境复杂。根据现有数据模型判断,‘嫦娥七号’原设计着陆成功率在那里……不足百分之十五。而且,一旦失败,很可能粉身碎骨,甚至引发地质塌陷,彻底消失。”
另一名安全专家接口道:“攻击源追踪毫无进展。对方使用了多层跳板和前所未有的加密伪装技术,我们的反制力量如同在迷雾中挥拳。所有痕迹都在境外某个公共节点彻底消失。像是……幽灵所为。”他说出那个代号时,声音下意识地压低。
南宫骥沉默着,目光死死盯着那个致命的坐标点。不足百分之十五的成功率……林枫这是要将“嫦娥七号”和自己多年的心血直接推向绝路!他不仅要夺取“玉魄”,甚至可能想直接毁掉它,或者……用这种极端方式逼迫自己采用某种后备方案?
“他修改的不仅仅是坐标。”软件总工程师调出了一段复杂的指令序列,“他还嵌入了一套优先级极高的自主探测指令。一旦着陆成功(如果可能的话),这套指令将覆盖我们预设的主要科学任务序列。它会命令探测器集中所有能量,钻探至月表下特定深度,然后执行一系列高能扫描和……某种形式的能量激发尝试。我们无法完全解析其最终目的,但能量级别设置……非常危险,远超安全阈值。”
办公室内一片死寂。篡改坐标是谋杀探测器,而嵌入的指令则像一个不知引信长短的炸弹。
南宫骥缓缓坐回椅子,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手中的“月影”古玉传来一丝微凉的触感。他忽然想起家族秘传中一些支离破碎、近乎神话的记载:关于“玉魄”并非单纯能量,而是拥有某种“意识”或“活性”的警示;关于远古时期曾有“灾星”试图窃取“玉魄”之力,引发天地震荡;关于“月影”之玉乃是守护者信物的模糊暗示……
他一直将这些视为古人缺乏科学认知的隐喻和想象。但此刻,结合林枫那疯狂而精准的行动,一种强烈的不安感攫住了他。林枫是否从盗走的那部分数据中,解读出了某些被自己忽略的、可怕的关键信息?
“我们有多少时间?”南宫骥沉声问。
“‘嫦娥七号’目前状态良好,正按原计划飞向月球。预计三天后进入环月轨道。篡改的指令种子处于休眠状态,预计将在着陆前十二小时激活。”工程师回答。
“也就是说,我们还有不到三天的时间来想办法。”南宫骥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立刻成立应急小组,代号‘吴刚’。任务一:全力破解林枫植入的指令,寻找安全覆盖或清除的方法。任务二:重新进行轨道和着陆动力学模拟,评估在新坐标点实施紧急制动、变轨,甚至强行修正着陆姿态的可能性,哪怕只有百分之一!任务三:动用所有情报渠道,继续追查林枫,我要知道他现在可能的藏身之处和下一步意图!”
“是!”众人领命,迅速离去。
办公室内只剩下南宫骥一人。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已然恢复宁静的夜空,那颗承载着希望与危机的“嫦娥”早已不见踪影。
他拿出加密通讯器,犹豫了片刻,最终拨通了一个极少使用的号码。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对面传来一个苍老而略显慵懒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川音:
“喂,哪个?深更半夜的……”
“葛老,是我,南宫。”
对面沉默了几秒,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南宫小子?出啥子大事了?你那边不是刚放了个大炮仗吗?”
葛老,曾是航天领域元老之一,更是密码学和异常信息破解方面的泰山北斗,退休后隐居蜀地,深居简出。
“葛老,我们需要您的帮助。事情很复杂,涉及‘寻玉计划’,还有……林枫。”南宫骥简要地将情况说了一遍,尤其是那段无法解析的危险指令。
电话那头沉默了更久,只有细微的呼吸声。良久,葛老才缓缓开口,声音里透着一丝罕见的凝重:“篡改坐标是明招,要命的是那个暗桩……能量激发……小子,你家的那块‘月影’,还在吧?”
南宫骥一愣:“在。您怎么……”
“有些老古董,不止是念想。”葛老意味深长地说,“把那段指令密文发给我。另外,找机会用紫外光……仔细照照你那块玉的背面。记住,要绝对保密。”
电话挂断了。南宫骥心中疑窦丛生,葛老的话似乎暗示着“月影”古玉并非简单的传家宝。他立刻从怀中取出古玉,走到办公桌前,打开一个专用的紫外灯。
冷光照耀下,温润的玉面并无异常。他小心翼翼地翻转古玉,将背面对准紫外光。
刹那间,原本看似光滑无物的玉背,竟然浮现出无数极细微的、用某种特殊物质描绘的奇异符号和线条!它们构成了一幅微型而复杂的星图路径,以及一些完全无法理解的象形文字,其中几个符号的指向,竟然与他破译的那份远古星图残卷中的关键节点隐隐吻合!
冷汗,瞬间浸湿了南宫骥的后背。
家族传说……葛老的提示……林枫的疯狂……
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一个远超现代科学认知的、深埋在月球之上的巨大秘密。而“嫦娥七号”,正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向这个秘密的最核心,也可能是最危险的边缘。
时间,不多了。
第四章:星槎渡影
“嫦娥七号”静静地飞行在通往月球的地月转移轨道上。身后,地球如同一颗巨大的蓝白色宝石,镶嵌在墨黑的天幕中,缓缓旋转,宁静而壮丽。身前,月球从一个明亮的银盘逐渐显露出其坑洼不平的真实面容,反射着清冷的光辉。
在探测器内部,无数精密仪器正在按照预设程序平稳运行,监测着深空环境,调整着自身姿态。它沉默地履行着职责,对自身命运悄然发生的偏移一无所知。
而在三十八万公里之外的地球,两场争分夺秒的战役正在激烈进行。
酒泉航天中心,“吴刚”应急小组所在的地下指挥所灯火通明。巨大的屏幕上分成了十几个区块,显示着轨道模拟数据、指令反汇编进度、全球网络监控态势图以及林枫那个危险坐标点的三维地形重建。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激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不行!变轨燃料不足以支撑大幅度机动!强行修正着陆轨迹,极可能导致失控翻滚!”
“指令深层加密算法从未见过,像是……基于某种生物神经网络特征?破解需要时间!”
“目标区域地质活动模型更新了,那里可能存在未知的薄弱冰层或空洞,着陆冲击极易引发塌陷!”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林枫选择的时机和手段都太过刁钻,几乎堵死了所有常规的补救途径。绝望的情绪开始像瘟疫一样悄悄蔓延。
南宫骥坐镇中央,面沉如水。他面前的终端上,正显示着葛老刚刚传回的第一批分析结果。老专家的效率惊人,但结论同样令人心惊。
“指令核心并非单纯的能量激发,”葛老在附言中写道,“更像是一种……共振召唤。它以特定频率和能量级数,试图与深埋月心的某个目标建立连接。其能量模型……与你之前传来的部分‘玉魄’理论特征高度吻合,但更加……激进和危险。像是一把强行撬锁的钥匙,而非轻轻叩门的手。”
与此同时,南宫骥也反复研究了“月影”古玉背后的秘密星图。它与现代天文观测图迥异,更像是一种指向性的路径导航,最终汇聚点,赫然就在月球南极,与林枫篡改的坐标区域存在高度重叠!那些无法解读的象形文字,经葛老初步辨认,似乎与远古祭祀、警示和守护的概念相关。
拼图正在一块块凑拢,描绘出的却是一幅令人不安的图景。
“报告!”一名年轻的技术员突然激动地站起来,打破了压抑的气氛,“我们可能……可能有一条备用路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
“什么路径?”南宫骥立刻问。
“不是变轨,也不是硬着陆。”技术员语速飞快,指着复杂的轨道动力学模拟图,“我们计算发现,利用月球引力异常‘马斯康’的存在,可以在进入环月轨道前进行一次极其精密的‘引力弹弓’机动。这次机动消耗燃料极少,但可以微妙地改变探测器进入环月轨道后的初始参数。”
他放大模拟结果:“借助这次改变,再结合月球自转和特定光照条件,理论上……理论上‘嫦娥七号’可以在最终降落阶段,利用自身姿控发动机进行一次超短时间、超高精度的脉冲喷射。这不足以完全飞离危险区域,但有可能……将它推离那个最致命的撞击坑和薄弱冰层区,降落在一片相对稳定、坡度稍缓的毗邻地带!”
“成功率?”有人急切地问。
“……经过三千次模拟运算,最佳情况下,着陆成功率可以提升到……百分之三十五。”技术员的声音低了下去。
百分之三十五。依然低于一半,但比起百分之十五,已是质的飞跃。这是一步险棋,对控制精度要求极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微小误差,都可能提前导致灾难。
“那片毗邻地带,距离林枫的坐标有多远?”南宫骥追问。
“直线距离不足五公里。仍在‘嫦娥’的移动探测范围之内。如果着陆成功,我们依然有机会执行主要科学任务,甚至……可能间接观察到林枫的目标区域。”地质专家回答道。
办公室内再次陷入沉默。百分之三十五的希望,去博取一个靠近危险却可能存有机会的位置。
南宫骥闭上眼睛,脑海中飞速权衡。强行修正注定失败,坐视不管则是任由林枫的阴谋得逞并可能引爆未知灾难。这条意外的“备用路径”,似乎是绝境中唯一的一线生机。
他睁开眼,目光锐利如刀。
“详细计算每一次脉冲的参数和时机误差容限。准备上传新的轨道修正指令。‘吴刚’小组继续全力破解林枫的代码,寻找在着陆后延迟或中断其指令执行的方法。”他的命令清晰而果断,“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执行吧。”
新的指令序列被精心编制,通过深空网络,以光速射向那个飞行在寂静虚空中的探测器。
如同为迷途的星槎,在万千险阻中,勉强指引出一条微弱的、希望与风险并存的航路。
第五章:孤舟心语
“指令确认接收。新轨道参数注入完毕。‘引力弹弓’机动准备就绪。”
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在“嫦娥七号”的主控计算机内响起。一系列微小的姿控发动机喷口调整角度,淡蓝色的火焰短暂喷发,精确而优雅地推动着探测器,沿着地面计算出的那条险峻新路径,向着月球引力设下的“陷阱”驶去。
整个过程寂静无声,只有数据在导线间奔流。
在探测器内部,一个特殊的封装模块里,保存着来自地球的“心意”——数以万计青少年绘制的关于月球的图画数字化存储芯片、精选的古典音乐数字唱片、以及一份记录了人类文明重大成就与美好祝愿的“月球档案”。这些与冰冷科技共存的浪漫情怀,此刻仿佛也在这孤寂的旅途中沉睡着。
地面指控中心,所有人屏息凝神,盯着屏幕上代表“嫦娥”的光点与月球引力场的模拟交互曲线。
成功与否,在此一举。
林枫的地下巢穴。
他同样在密切关注着“嫦娥”的轨道。当看到探测器并未如他预期的那样直接奔向他设定的死亡坐标,而是进行了一次精妙而出乎意料的轨道微调时,他先是错愕,随即眼中爆发出更加浓烈的兴趣和……赞赏。
“漂亮……真是漂亮,老师。”他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手指在键盘上兴奋地敲击着,调出复杂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快速验算,“利用‘马斯康’?这种偏门到极点的技巧……是那个姓赵的老家伙,还是新来的天才想出来的?差点就被你们溜过去了。”
他很快计算出了新轨道的可能目的地——那片紧邻他设定坐标的、相对安全的毗邻区。
“百分之三十五的成功率?不……以你们的风格,肯定会赌一把。”林枫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降落在那里也好……离得足够近。我的指令一旦激活,‘嫦娥’就是我的眼睛,我的手臂。五公里,对于现代探测器的移动能力来说,不算太远。”
他并没有因为计划被打乱而恼怒,反而像是看到了更有趣的可能性。强行着陆在极端危险区域,探测器损毁的风险确实极高。如今地面控制团队自己选择了一条能保住探测器、却又靠近目标的路径,正中他的下怀。
“也好……就让你们先替我确保‘眼睛’的安全落地吧。”他阴冷地笑了笑,开始修改他预设的指令序列,“既然你们给了自己一点希望,那我就在你们希望的核心,再埋下一颗钉子。”
他在那段危险的“共振召唤”指令前,增加了一段极其隐蔽的、伪装成系统自检程序的代码。这段代码一旦运行,将逐步弱化地面控制中心对探测器移动系统和部分核心仪器的权限,并为他后续可能的直接遥控接管埋下伏笔。
“让我们看看,当你们的‘嫦娥’落地后,却发现不再完全听命于你们时,会是什么表情?”他想象着南宫骥发现异常时的震惊和愤怒,心中涌起一股混合着痛楚和快意的复杂情绪。
做完这一切,他靠在椅背上,从旁边拿起一个相框。相框里是很多年前,他和南宫骥在实验室门口的合影。那时的他,笑容灿烂,眼神清澈,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南宫骥的手搭在他的肩上,目光中满是期许。
他的指尖轻轻划过照片上南宫骥的脸庞,眼神有一瞬间的迷离和脆弱。
“老师……为什么你就是不肯看看更高处的风景呢?”他低声问,仿佛在问照片中的人,又像是在问自己,“我们本可以一起……打开那扇门的。”
但这一丝软弱很快被冰冷的决心覆盖。他放下相框,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偏执。
“没关系。我会证明我是对的。即使用最决绝的方式。”
他切换屏幕,开始调动其分散的网络资源,监视着全球范围内与此次事件相关的所有通讯和情报流动,尤其是中国航天系统的应对措施。他知道,南宫骥绝不会坐以待毙,地面的反击很快就会以更强大的力度到来。
地月之间,无形的博弈在无声中升级。
“嫦娥七号”如同风暴中的一叶孤舟,承载着人类的探索梦想、国家的厚望、师徒的恩怨情仇,以及一个可能关乎文明存亡的古老秘密,义无反顾地飞向那片已知却又未知的险地。
它的命运,如同风中烛火,摇曳不定。
(第一至五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