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秋韵
作者:刘有良
秋雨是带着琴弦来的。那琴弦细得几乎看不见,却能在瓦檐上弹出清越的声响。起初不过是三两声试探,像少女指尖轻叩门扉,继而便成了绵密的絮语。雨丝斜斜地织着,将天地笼在一张透明的网里,远处的山峦便洇成了水墨画中的淡影。
我站在廊下看雨。雨滴落在青石板上,绽开一朵朵透明的花,转瞬又消逝无踪。这使我想起古人说的"雨打芭蕉",可惜这院子里并无芭蕉,倒是有几丛野菊,黄得正艳,被雨水洗得越发精神。雨中的秋色,原是这般清透。
秋风来了。它不像春风那样腻人,也不似夏风那般炽热,更不似冬风的凛冽。它只是轻轻地,从山那边踱步而来,带着几分凉意,几分慵懒。风过处,树叶沙沙作响,像是无数细小的手掌在鼓掌。偶尔有几片叶子经不住风的诱惑,打着旋儿飘落下来,落在积了雨水的小洼里,便成了一叶扁舟。
这风里裹着稻香。远处田里的稻子该是黄了,沉甸甸地垂着头,等着农人来收割。风一吹,稻浪起伏,宛如金色的海洋。风还带来了野果的甜香,山楂红了,柿子黄了,都挂在枝头招摇。最妙的是风过竹林时,竹叶相碰,发出清越的声响,仿佛是谁在弹奏古琴。
秋雨与秋风相遇时,便生出无限韵味。雨丝被风吹得斜斜地飘,像极了王维诗中的"空山新雨后"。雨打荷叶的声响是不见了,但雨打梧桐的声响却更显空灵。梧桐叶大,承不住太多雨水,稍一摇晃,便有水珠簌簌落下,打在下面的叶子上,又落下去,如此层层叠叠,竟奏出一曲秋的乐章。
这雨这风,将秋的韵味渲染得淋漓尽致。秋色本不浓艳,却被这雨洗得澄澈,被这风吹得灵动。秋日的阳光也格外温柔,不似夏日那般毒辣,只是淡淡地照着,将万物镀上一层金边。云也淡了,天也高了,雁阵排成人字,往南飞去,叫声清越,划破长空。
最动人的是暮色中的秋。当日头西沉,余晖将云彩染成橘红,整个天地便笼罩在一种静谧的氛围中。农人荷锄归家,炊烟袅袅升起;牧童骑牛吹笛,笛声悠远;倦鸟归巢,扑棱棱地掠过树梢。这时若再下一场小雨,雨幕中点点灯火,便成了人间最美的景致。
秋的韵味,正在于这份淡远与宁静。它不似春的喧闹,夏的炽烈,冬的肃杀,它只是静静地来,静静地走,留下满山红叶,一池残荷,几行雁阵。秋雨秋风,不过是天地间最自然的呼吸,却让敏感的心灵为之震颤。
我站在秋雨中,任雨丝拂面,任风吹衣袂。这雨这风,将我的思绪带得很远很远,仿佛回到了童年的秋日,回到了故乡的田野。那些记忆中的秋色,如今想来,竟比眼前的景色还要鲜明。
秋的韵味,原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