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星穹下的血脉与誓言》
第十六章:金盾启程
西北某绝密发射场,不同于酒泉的开阔,这里群山环抱,戒备森严。
一枚造型略显奇特的中型运载火箭矗立在发射台上,其整流罩比同级别火箭更为宽大,内部承载的不是科学探测器,而是代号“金盾”的特殊卫星。它集成了高分辨率监视相机、精密信号监听设备以及一套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的实验性定向能干扰系统,旨在对特定目标进行软杀伤而非物理摧毁。
发射进入倒计时。气氛同样紧张,但更多了几分肃杀。这不是探索的远征,而是护卫的征程。
“点火!”
火箭喷出烈焰,撕裂群山间的寂静,直刺云霄,迅速消失在夜幕之中。
数小时后,“金盾”卫星成功入轨,经过数次精准变轨,开始向月球方向进发。地面控制中心严密监控着它的状态。它的旅程需要数日,但每过一小时,就离那片危机四伏的区域更近一步。
南宫骥收到了“金盾”成功发射的消息,稍稍松了口气,但远未到放松的时候。“金盾”是后手,是威慑,但远水难解近渴。当前最大的威胁,除了林枫可能的新动作,便是公海上那艘名为“海洋探索者”号的货轮及其背后朱庇特资本的“阿尔忒弥斯之心”计划。
情报显示,“海洋探索者”号的活动频率明显增加,其搭载的舰载通讯天线几乎时刻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多个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日程也出现了微妙调整,种种迹象表明,朱庇特资本的紧急发射准备正在全力推进。
“我们必须拖延他们。”国安部门的负责人(代号“牧羊人”)在加密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绝不能让他们抢在我们稳住局面之前抵达月球。”
“正面冲突风险太大。”外交部门的代表谨慎提醒。
“不需要正面冲突。”南宫骥开口了,他眼中闪烁着技术专家特有的锐利光芒,“他们的发射依赖精密的测控和支持。如果能对他们的关键通讯、导航或者发射场支持系统造成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烦’,足以打乱他们的节奏。”
一项旨在干扰和迟滞朱庇特资本发射计划的秘密网络行动方案迅速制定并获批准,行动代号“织网”。顶尖的网络战力量被调动起来,他们的目标并非摧毁,而是制造混乱、引入延迟、增加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南宫骥要求“玉魄危机应对小组”优先分析“玉魄”能量场对电子设备的潜在干扰效应。他希望找到一种方法,或许能利用“玉魄”本身的特性,在未来可能发生的近距离接触中,成为一种被动的防御手段。
月球上,“嫦娥七号”依旧在艰难地维持着生命体征。它的镜头死死对着那个幽深的孔洞,传回的图像显示,那内部的蓝白色光芒似乎比之前更明亮了一些,搏动般的震动也似乎更加有力。
它像一颗沉睡亿万年的心脏,正在被逐渐唤醒。
第十七章:熵增裂痕
林枫藏身的地下数据中心。
他面前的屏幕不再是单一的代码流,而是分成了多个区块:一边监控着“嫦娥七号”传回的、越来越清晰的“玉魄”能量数据;一边试图穿透地面越来越严密的防御网络,寻找再次介入的缝隙;另一边则显示着国际舆论和各航天机构动向的聚合信息。
他看到中国强硬的外交表态,看到了“金盾”卫星的发射报道(尽管细节保密,但轨道参数瞒不过他的计算),也监测到了公海方向上朱庇特资本骤然增加又偶尔出现诡异卡顿的通讯流。
他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笑意。局面正在朝他预期的方向发展,甚至更好。混乱是阶梯,而“玉魄”就是撬动整个地球秩序的那根杠杆。
“老师,你还是那么喜欢秩序,喜欢控制。”他低声自语,手指轻快地敲击着桌面,“可惜,宇宙的本质是熵增,是混沌。你们试图用‘金盾’去建立秩序,用‘织网’去制造无序拖延别人,却忘了,最根本的无序之源,就在你们眼前。”
他的目光聚焦在“玉魄”的能量频谱分析图上。那是一种极其美丽又危险的结构,稳定中蕴含着无限的突变可能。他之前植入的指令,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不断扩大。
根据他的计算和从古老资料中拼凑的信息,“玉魄”的能量场具有一种奇特的“同化”或“激发”效应。它不仅能干扰电子设备,更能在微观层面影响物质的熵值,加速其无序化进程,或者……激发其潜在活性。月壤的缓慢结晶化只是最初级的表现。
“如果……如果这种效应作用于更复杂的系统呢?”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中成型,“比如,生物体?或者……意识?”
他回想起一些古籍中关于接触“天外灵玉”后凡人或癫狂或获得神力的支离破碎的记载,之前只当是神话夸张,现在想来,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他不再试图立刻重新控制“嫦娥七号”。那已经不重要了。他甚至有点感激地面控制中心中断了他的指令,否则过早过强的共振召唤可能真的引发不可控的灾难。现在这样缓慢的、自然的苏醒,或许更能展现出“玉魄”真正的面貌。
他现在有了新的目标。
一是继续完善他对“玉魄”能量的数学模型,特别是其与生物信息场交互的部分。他需要理论支持。
二是……或许可以寻找一个“志愿者”,一个能近距离接触甚至初步引导“玉魄”能量的人。朱庇特资本那群被贪婪驱动的雇佣兵和科学家?或许是不错的实验品。他需要为他们准备一点“惊喜”,一点能引导“玉魄”能量向他们溢出的“小礼物”。
他开始编写新的代码,不再是攻击性指令,而更像是一段充满诱惑和误导的“信息素”,伪装成某种深空探测协议或者求救信号,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定向投放给正在逼近的朱庇特资本飞船。
“混乱吧,沸腾吧……”林枫的眼中闪烁着先知般的狂热,“在旧秩序的灰烬中,新世界将会诞生。而我,将是它的引路人。”
他主动在自己编织的巨网上,撕开了一道裂痕,期待着更多的飞蛾扑进来。
第十八章:月晷倾颓
“嫦娥七号”的状态正在持续恶化。
尽管地面控制中心竭尽全力进行远程维护和节能管理,但失去一条着陆腿带来的结构应力失衡、能源系统的内伤以及月夜极寒的考验,都在不断侵蚀着它本就脆弱的生命。
它的信号传输变得断断续续,图像时常充满雪花和条纹。传回的数据表明,那个钻探孔洞周围的异常区域正在缓慢扩大。月壤的结晶化现象已经从孔洞边缘蔓延出数米,在“嫦娥”的镜头下,反射着一种不自然的、微弱的蓝光。
更令人担忧的是,探测器本体也开始出现被“感染”的迹象。靠近钻探孔一侧的太阳能帆板边缘,某些金属接缝处也出现了细微的、类似结晶的物质增生,虽然尚未影响功能,但趋势令人心惊。
“玉魄能量场正在向外扩散,并且具有物质同化效应!”“玉魄危机应对小组”的报告确认了最坏的猜测,“其扩散速度虽然缓慢,但仍在加速。按照这个趋势,最多一个月,‘嫦娥七号’就会被彻底包裹甚至同化!”
一个月。这就是最后期限。
“金盾”卫星还在赶路。
朱庇特资本的发射计划虽然遭到“织网”行动的干扰,出现了数天的延迟,但他们显然不惜成本地调动了备用方案,最新情报显示,他们的“赫利俄斯”空天飞机已经转移到另一个备用发射场,预计在四十八小时内即可强行发射!
时间前所未有的紧迫。
南宫骥站在指控中心,看着屏幕上那个倾斜的、仿佛正在被蓝色冰霜逐渐侵蚀的探测器,心如刀绞。它像一座正在缓缓倾颓的月晷,记录着正在飞速流逝的时间,也预示着可能到来的终局。
“我们能否……尝试主动封闭那个孔洞?”一位年轻工程师提出设想,“用‘嫦娥’仅剩的推进剂,引发一次小规模爆炸,炸塌洞口?”
地质专家立刻摇头:“不可行!下方结构极其不稳定,爆炸极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塌陷,瞬间吞噬探测器,甚至可能剧烈刺激‘玉魄’,导致能量提前爆发!”
“那就没有任何办法了吗?”绝望的情绪再次蔓延。
“或许……有一个办法。”沉默许久的葛老再次发声,他的声音通过通讯传来,显得异常虚无缥缈,“不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
“内部?”
“利用‘玉魄’能量本身的特性。”葛老缓缓道,“根据最新分析和古籍佐证,这种能量对‘意识’或‘信息场’有反应。林枫的指令是粗暴的共振召唤,所以引发了剧烈排斥和失控。如果我们能向它传递一种截然不同的‘信息’呢?”
“什么样的信息?”
“平和、守护、约束……类似于‘月影’古玉试图传递的那种中和场。但不是通过设备发射,而是……通过人。”葛老语出惊人。
“人?”南宫骥愣住了。
“是的。需要一个意志极其坚定、心无杂念的人,通过特殊的冥想或信息聚焦技术,将特定的意念波,通过‘嫦娥七号’的通讯系统,尽可能纯净地传递向那个孔洞。”葛老的声音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意味,“尝试与它沟通,安抚它,甚至……引导它自我收敛。”
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将希望寄托于玄乎的“意念”?
但此刻,在一切科技手段似乎都走入死胡同的情况下,这来自古老智慧的疯狂提议,竟然成了黑暗中唯一微弱的光亮。
“谁……能胜任?”南宫骥的声音干涩。
“对‘玉魄’有深入了解,心志如磐石,且最好与‘月影’古玉有一定联系……”葛老意有所指。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南宫骥身上。
第十九章:心弦传导
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南宫骥的肩头。
用“意念”去沟通一个可能毁灭世界的未知宇宙能量?这超出了他作为科学家的所有认知范畴。但葛老的推断,结合“月影”古玉的神秘以及林枫指令引发的不同后果,又暗示着意识与能量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未被认知的相互作用。
没有时间犹豫了。朱庇特资本的飞船即将升空,“嫦娥”的时间所剩无几。
一间特殊的静室被紧急布置出来,毗邻指控中心。隔音,屏蔽电磁干扰。中央只放置了一个坐垫,以及连接着复杂接口的“月影”古玉——它将被作为生物信息放大器和谐振器使用。南宫骥将通过贴片传感器,将其脑电波和生理信号采集,经过超级计算机的特定算法转换和放大,再通过深空网络,注入“嫦娥七号”的发射模块,定向播向那个钻探孔。
这与其说是科技,不如说是一场基于渺茫希望的神圣仪式。
南宫骥褪去了院士常服,换上一身宽松的素衣。他屏退众人,独自走入静室。手中紧握着“月影”古玉,那微凉的触感似乎能让他纷乱的心绪稍稍平静。
他闭上眼,努力回忆着葛老紧急传授的、源自古老道家传承的凝心静神法门,试图将所有杂念——对林枫的愤怒、对危机的焦虑、对失败的恐惧——全部排除,将心神完全沉浸于对“和平”、“守护”、“稳定”这些概念的纯粹观想之中。
这极其困难。他的大脑习惯了逻辑与计算,此刻却要完全放空,专注于虚无缥缈的“意念”。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监控室外,所有人都在焦急等待。
静室内,南宫骥的额头渗出细汗。他努力捕捉着那玄妙的状态,但思绪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个危险的孔洞,飘向可能发生的灾难。
就在这时,他手中的“月影”古玉,似乎微微发热了一下。一段极其模糊、破碎的画面突然闪过他的脑海:并非眼前的静室,而是一片无尽的黑暗星空,一颗巨大的、散发着柔和蓝白色光晕的星球(并非月球)缓缓旋转,一种浩瀚、古老、既非善也非恶的庞大意志仿佛沉眠其中……
这惊鸿一瞥的幻觉让他心神剧震,但也奇异地让他摆脱了固有的思维桎梏。他不再试图“思考”那些概念,而是尝试去“成为”那些概念——成为那片守护的星空,成为那堵约束的堤坝。
监测屏幕上,他原本杂乱波动的脑电波信号,开始逐渐趋向一种极其稳定而和谐的频率,与“月影”古玉被紫外光激发出的符号韵律隐隐契合。
“信号强度提升!信息纯度达到阈值!”技术员激动地低声报告。
“启动转换放大程序!连接深空天线阵列!目标:‘嫦娥七号’,钻探孔方向!”
一股承载着特殊信息模式的微弱能量场,跨越三十八万公里的冰冷虚空,射向月球。
月球上,“嫦娥七号”的发射器亮起指示灯。那股奇特的信号被播撒出去,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颗石子,没入那幽蓝的孔洞之中。
一瞬间,所有监测“玉魄”能量场的设备都记录到了一个细微但清晰的变化!
那原本缓慢增强的能量搏动,似乎……停滞了一瞬。
然后,就像被安抚了一般,其增强的势头明显减缓了!甚至那向外扩散的结晶化趋势,也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停顿!
静室内,南宫骥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袭来,仿佛刚才的几分钟耗尽了他全部的心力。但他心中却涌起一股巨大的、难以置信的激动。
成功了?这匪夷所思的方法,竟然真的起效了?!
然而,还不等地面控制中心欢呼,另一个紧急警报突然响起!
“报告!高轨道监测卫星发现强烈能量信号!‘赫利俄斯’空天飞机及其搭载的‘提丰’着陆舱,已于五分钟前从印度洋某秘密平台强行发射升空!他们提前了!”
朱庇特资本,终究还是突破了阻碍,闯入了这片禁忌的赛场!
刚刚出现的微弱曙光,瞬间又被巨大的阴影笼罩。
第二十章:狼影掠空
“赫利俄斯”空天飞机如同一只巨大的金属飞蛾,挣脱地球的束缚,尾部引擎喷出幽蓝色的等离子流,姿态带着一种商业公司特有的、 aggressive 的效率感,而非国家任务的沉稳。它迅速进入预定轨道,与早已等待在轨的“提丰”着陆舱完成对接组合,然后毫不迟疑地点燃引擎,向着月球方向加速驶去。
它的航向,直指月球南极。
朱庇特资本首席执行官克罗夫特在地面控制中心(实则为“海洋探索者”号上的移动指挥中心)志得意满。尽管遭遇了一些“技术故障”的拖延,但他们最终还是抢占了先机。中国的“金盾”卫星还在路上,他们的飞船已经出发。
“预计抵达月球轨道时间,八十小时。”导航员报告。
“很好。”克罗夫特咧嘴一笑,“告诉‘提丰’舱里的伙计们,奖金翻倍。我要他们成为第一个触摸到‘未来’的人!”
“提丰”着陆舱内,搭载着四名成员:两名经验丰富的雇佣兵飞行员,一名地质矿物学家,一名能源工程师。他们都签署了天价保密协议和风险承担书,被巨大的利益和“开创历史”的虚荣感驱动。
与此同时,林枫也监测到了“赫利俄斯”的发射。他脸上露出计划得逞的微笑。
“鱼儿上钩了。”他轻声道,手指敲下回车键。
那段早已准备好的、充满诱惑和误导的“信息素”代码,伪装成一段来自“月球异常区域”的、看似无序却内嵌特定模式的深空信号,悄然射向正在航行的“赫利俄斯”飞船。
“赫利俄斯”的通讯系统捕捉到了这段信号。计算机自动进行初步分析。
“接收到未知深空信号,频率特殊,疑似非自然起源。”飞行员报告。
“分析它!可能是中国人或者那东西发出的!”克罗夫特命令道。
他们并不知道,这段信号如同海妖的歌声,正在 subtly 地影响飞船导航系统的次要参数(不足以引发警报,却会产生微小偏差),更像是一种心理暗示,不断放大着船员们内心对“玉魄”能量的渴望和贪婪。
狼,已经闯入了月光的领地。而猎人,还在赶路。受伤的哨兵仍在坚守。暗处的引导者正在窃笑。
月球争夺战,进入了最危险的近距离搏杀阶段。
(第十六至二十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