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殇九一八
——隋世昆
九月的风掠过沈阳故宫的飞檐,却吹不散九十余年前那个凌晨的硝烟。1931年9月18日,一声巨响划破东北的夜空,柳条湖旁的铁轨断裂声,成了中华民族苦难的开端。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东北三省在短短数月间沦陷,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同胞们在战火中逃亡,在铁镣下挣扎,曾经的繁华家园化为废墟,曾经的欢声笑语被痛苦的呻吟所取代。当历史的车轮缓缓碾过,岁月的风沙也掩不住那一声沉重的叹息。九一八,这是一道刻在华夏大地上永不磨灭的伤痕,是一段泣血的国殇记忆。
那时的东北,高粱正红得似火,却被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丰收的希望。火车站里挤满扶老携幼的百姓,他们攥着仅有的干粮,望着远方浓烟滚滚的家乡,眼里是化不开的恐惧与绝望。北大营的士兵们仓促应战,简陋的武器抵不住装备精良的敌人,鲜血染红了营区的枯草!
然而,国殇未忘,中华儿女的抗争从未停止。从白山黑水间的抗日义勇军,到长城内外的八路军、新四军,无数英雄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他们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如今,城市的霓虹早已取代了当年的烽火,和平年代的我们,却总能在历史的细节里触摸到那份沉重。纪念馆里锈迹斑斑的步枪,墙上泛黄的战地照片,还有幸存者颤抖着讲述的往事,都在无声地提醒:这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无数先辈用生命刻下的警示。
每当我们站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看着那面刻满遇难者姓名的墙,仿佛能看到先辈们在硝烟中不屈的身影,能听到他们在绝境中悲愤的呐喊。我们铭记这段国殇,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为了让“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永远成为前行的力量。
2025年9月18日的今天,黑水依然东流,松柏照样长青,而九一八的警钟却长鸣在我们心中。纪念九一八,非为咀嚼苦痛,实为拒绝遗忘。街头警报长鸣,非止于耳,更应入心。我们站在历史这端,回望那端的烽火与屈辱,乃知和平非从天降,尊严须以自强换取。国殇虽痛,亦催人奋进,使我辈常怀忧患,砥砺前行,方不负先烈,不负时代。
七律·九一八祭
隋世昆
悲鸣警报裂苍空
柳影残城国难蒙。
黑水波寒魔鬼劫,
白山雪压恶狼攻。
神州破碎家何在,
骨肉分离血浸瞳。
且把悲歌凝浩气,
兴邦励志唱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