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入词,清韵流芳——读子耕《采桑子·咏秋色》有感
子耕先生的《采桑子·咏秋色》,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清寂又不失温情的秋日画卷,字里行间藏着对秋景的细腻感知,也透着一份从容淡泊的心境。
上阕以“寒蝉声断霜天早”起笔,直接点出秋的时令——寒蝉止鸣、霜天初降,秋意已悄然浸满天地。“竹映清秋”四字,让青竹与澄澈的秋空相映,添了几分疏朗;“柳怯风柔,犹自依依挽客舟”则写活了秋柳的情态,它似因秋风渐凉而带了几分怯意,却仍以依依姿态挽留客舟,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愫,让秋景有了温度,也暗含一丝淡淡的离愁。
下阕视角转向远景与心境。“菊香迎候南翔雁”,菊花盛放、香气弥漫,似在迎接南飞的大雁,画面开阔且充满生机,打破了秋日常有的萧瑟感。“影落蠡楼。月满桃洲”,将范蠡阁、桃花源这些带有文化印记的景致融入秋夜,月影洒落楼阁,清辉铺满洲头,让秋景多了一层历史的厚重与诗意的朦胧。末句“兰佩云裳俱耐幽”,以“兰佩”“云裳”喻指高洁清雅之物,它们皆能在秋日的幽静中安然自处,既是写物,也是写人——暗合了作者面对秋景时,那份安于清幽、自得其乐的心境。
整首词以秋为媒,融景、情、思于一体,没有浓墨重彩的铺陈,却以浅淡笔触将秋的清、柔、幽、远一一展现,读来如品一杯清茗,余韵悠长,让人在秋的意境中,寻得一份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