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犊子的尴尬
文/张光山
护犊子,我们一带也叫“护驹子”,也就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过分袒护。
记得那年我当班主任,两个男生突然在教室里打起架来了。一个男生甲把另一个男生乙的鼻子打破了,流血不止,场面十分吓人。
于是我跑进教室,及时做了处理,把学生乙的嘴角的血擦干净,又带他去了卫生室。医生看了看说,没事儿,上点药就好了。回到办公室里,我大体问了问打架的原因,俩学生谁也不说,他们都不说,我觉得是些鸡毛蒜皮小事,也没有深究。最终我只好让学生甲给学生乙赔礼道歉,保证不再动手打人,这件事儿似乎也就过去了。
可是没想到到了第二天,学生乙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学校了。看他那样子,横眉立目,气势汹汹,一进办公室的门,就呜哩哇啦,意思是他孩子无缘无故的挨打,这事儿不能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过去!当着他爸爸的面,我问学生乙:“你确实是没有对甲同学任何冒犯,没骂他,没打他,他就出手打了你吗?”学生乙看了看他爸爸,低下了头,轻轻“嗯”了一声。他爸爸更来劲了,说:“你看你看,我儿子确实是无缘无故被打的!”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不相信学生甲无缘无故,会对同学贸然出手。于是我把学生甲叫到办公室里来,问他:“他没怎么对你,你为啥动手打人?如实交代!”学生乙的爸爸在一旁也怒目而视,虎视眈眈,似乎要把这孩子吃了。学生甲怯生生的说:“他没骂俺,可是却说俺是私生子,这是对我最大的侮辱!”我又问学生乙是这样吗,学生乙却摇头不承认。他爸爸生气的指着学生甲说:“你可不要污蔑我儿子!”
学生甲说:“你不承认?有俺班里丁和丙同学可以作证!”我让他去把他俩叫过来。学生丁和丙同学来了。站到我面前,我问他俩是不是学生乙说过“学生甲是私生子”的话,他俩看到学生乙的爸爸,稍作犹豫,最终点头说“是”,而且还说出了具体时间和地点。
这时候,学生乙爸爸的脸挂不住了,他气愤的突然站起来,一脚踢过去,把自己的儿子踢倒在地上,大声说:“私孩子,你自己作的傻业,让你爹来擦屁股,丢死人了!往后出了事儿,别叫我再来!”说完把头一低,甩门而出,跟蔫悠茄子似的。
我们作为家长,可以爱孩子,但不应当护犊子,不要偏听偏信孩子的话。出现如此的尴尬局面,往往是家长自己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