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诗】葱
【主持人】南溟
【时 间】2025年9月20日
【上刊诗人】江河、李良英、书剑斋主、文龍、李英发、江南、俎根彩、高云剑、张建刚、枯藤小草、义泽乾坤、彭珍海、岳建华、刘海平、逍遥舟子、吴会茹、王进龙、邢剑君、阎晓文、古月、唐朝小雨、芳华正韶、南溟、周振杰、汗牛、杜海欣、清漪、郑梅玲、石玉萱、兰庆宣、周雪平、魏凤仙、薛建华、董剑鹏。
葱
文/江河
泥土深处
白须伸展
一层层剥开
夏与寒
总以为
自己是圆心
裹着,相同的年轮
月光腌制的通透里
忽然尝到,风的咸味
原来,最深的辛辣
是,让雨水穿身而过
热锅中,看清
万物皆可作佐料
唯独你 ,选择清白下坠
葱
文/李良英
从章丘回来
才知道
你无限风光
每次目睹你
深埋的白骨和破土的风霜
我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从此,你
以生命之躯
助长我,一日三餐
葱
文/书剑斋主
搭伙合演队列操练
秋风难耐技痒
隔三差五偷踱菜畦
吹几声泥壤中的玉笛
虽然被绿了
囿于三从四德旧篱
冰心仍悬玉壶
不染埃尘
葱
文/文龍
肤色极简到一青二白
终老的路径就是菜畦到厨房
除了脾气呛辣一些
总陪伴炒勺随性地飘香
猪从来没拿我插过鼻子
人类也不要在我的谱系里
拽一根幻影讥讽戳伤
从亭亭玉立到丰腴茁壮
伴着农家的汗水土生土长
我就是我 侍奉不一样的烟火
你还是你 静下心来品尝
葱
文/李英发
清清白白,芬芳轻盈
无论走到哪里
总带着笔直的身躯和
土地的问候
有时流泪了
那也是辣别人的眼睛
葱
文/江南
模样一般不出众
也无啥才艺
进厨房就是配料
拌上豆腐一清二白
炝锅炒菜喷香
登不了大堂
做不了主角儿
因为只是一根葱
葱
文/俎根彩
泥土把白玉埋成秘密
绿叶子却戳破春天的缝隙
不凑花的热闹,也不抢早春的红
只守着自己的青白,把素心泡进烟火浓
根须在暗处攒着劲儿
叶尖举着阳光往高处生
笔挺的腰杆彰显清冽的风骨
入口的辛辣是你不声张的倔强
切碎了,是碗里跳荡的鲜
煮软了,是藏着韧性的刚
像个沉默的君子
把味道腌进酱缸
也融进寻常人家的厨房
葱
文/高云剑
虽然腹中空空
没有什么文化
更没有那些虚头巴脑
苍凉的秋风
只能助其更加挺拔
冬雪也压不弯脆弱的脊梁
面对雨打风狂,暴雪严寒
面不改色
高贵的品质
要比许多人类强的多
葱
文/张建刚
在故乡,说它是绿衣白裙的少女
一点也不夸张。村庄叫葱、叫葱葱……的名字
能串起一串儿冰糖葫芦
它还是乡亲们饭桌上的佳肴
小葱拌豆腐、大葱蘸酱,与姜蒜一起
调过年过节的饺子陷儿
都是嚼出农家谚语和生活味儿的绝配
葱白是一根葱长得又白又嫩的部分
也是父亲母亲眼里的心肝宝贝
一般舍不得掐一小段下来
怕把它守护的春天和日子掐疼
葱
文/枯藤小草
天生有辛辣的特征
无论剥开与否
依旧有清白之身
孰知我的命运
却掌握在一个微不足道的厨娘手中
砍 拍 剁 削
屡次遭她百般折磨戏弄
也有人说我是百味之王
也常常被人插进猪鼻孔装一回象
或者被人藐视
你究竟算是哪颗葱啊
《葱》
文/义泽乾坤
葱
顶球
绿油油
展叶昂头
迎风荡悠悠
玉根虽嵌泥沟
茎身如矛刺天喉
遭万千刀斩净汁流
炽火不畏仍将鲜韵留
烹油无惧骇却把香来透
舍己入嘉馐只为调百姓口
誓让辛辣鲜香滋味飘满五洲
葱
文/彭珍海
于泥土中扎根
朝天空伸展脊梁
剥去层层青衫
却见一身空洞苍茫——
外强中干
腹中萧然,空负一副皮囊
风起时,翩跹弄影
暴雨后,伏地不起神色仓皇
以葱茏之姿博人眼球
内里却无半寸刚强
刀砧上碎身之际
方散出几分虚香
在沸汤中浮沉辗转
终化作泡沫几行,昭示出半生蹉跎
葱
文/岳建华
不与百花争艳
在农家的沃土里
一排排,一行行
在朝阳中,昂首挺胸
生命中的绿色
带着使命
奔赴千家万户的餐桌
葱花飘香的时刻
已是赴汤蹈火
烟火里的精灵
舌尖上的中国
是主角儿,亦是配角儿
葱
文/刘海平(高山)
虽名不见经传很平凡
却常伴老百姓的一日三餐
虽很少被人称赞
却把一生的清白留在人间
我敬佩你旺盛的生命力
和坚强不屈的品格
随便找个地方
只要有土壤就会顽强成长
任它雨大疯狂
即是天旱无水也无妨
人们都喜欢你长大后
青白分明笔直粗壮的模样
更爱你脆甜微辣的芬芳
你却把所受得苦和眼泪
默默在心里藏
你的每次进步和健康成长
都离不开农民的辛勤付出
选地、施肥、浇水、培土
才成就了你今天非凡梦想
在你风光时切莫把他们忘
葱
文/逍遥舟子
看不上就骂他算哪根葱
看得起的就都算一根葱
葱清翠虚心且亭亭玉立
于是青春岁月就是人生青葱
最刻苦的学子囊萤映雪
囊萤的还是把萤火虫装进葱筒
即使是没本事的笨猪
也常常装作大象而鼻子插葱
老百姓一日三餐要的是滋味
葱花最最基本 普普通通
葱还是很有代表性的
小葱拌豆腐 二白一清
难怪新生儿百日抓阄
放一根大葱代表聪明
葱
文/吴会茹
泥土深藏的尺规
以碧绿刻度丈量晨昏
笔直是唯一的修辞术
被切断的辛辣
在油锅里绽放成烟花
那些破碎的片段
总是将完整的人生
调出更明亮的滋味
最渺小的坐标点
也系着春天的方向
葱
文/王进龙
悄悄的告诉你,每次择它的根须
我都会想起母亲的白发——软乎乎的
沾着点泥,像没洗干净的岁月
厨房的窗台上,它站成一小丛绿
晨光下,叶尖的水珠晃啊晃
多像女儿小时候,攥着我衣角的手
切的时候要轻些,不然会辣眼睛
就像那些日子:第一次学做菜
母亲站在旁边,说“葱要最后放才鲜”
现在我也这样教女儿
看她笨拙地掐断葱叶,阳光落在她发顶
忽然觉得,这日子里的绿
藏着比春天更温柔的暖——
一辈辈的烟火气,都在这根须里
悄悄连着呢
葱
文/邢剑君
看见了这种作物
亭亭玉立
犹自感慨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鳞茎单生,圆柱状
鳞茎外皮白色
稀淡红褐色
膜质至薄革质,不破裂
在烹饪史
地位很高
想到自己
还有某些人
是否混迹其中
排在第几?
葱
文/阎晓文
把头深埋在泥土
根根头发倒立
接受层层黄土地的洗礼
包裹层层雪白的心地
一支支利箭竹笋
在阳光风雨里笔直挺立
吸吮光电雨露,泥土醇厚
修炼一身辛辣甘甜的正气
让多彩的生活锦上添花
让混沌的日子泾渭分明
2025年9月20日
葱
文/古月
开始,总和小姑娘有关。长大后,碧绿的样子
好像我家乡的白杨般,笔直、挺拔。
不知何时和豆腐结了缘,炒时是一道家常美食。
凉拌时,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清二白。
葱
文/唐朝小雨
滋啦一声
一首生活之诗有了诗眼
葱
文/芳华正韶
栽下去就扎根土地
长出来就昂首挺立
割断头颅
经寒冬洗礼
又能在春风里
勃勃生机
活着,就是一种精神气
粉身碎骨
只为走进千家万户
留下香芬四溢
葱
文/南溟
从来没想着出人头地
从土里钻出来的那一刻
还是冒了尖儿
一直以为自己是根顶天柱
没想到自己始终是菜
而且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葱
文/周振杰
从青葱岁月
一旦步入生活的内部
平淡的日子
就有了诗意的味道
葱
文/汗牛
冰雪之白与青葱之绿
最美颜色,最佳组合体
一身咄咄逼人的香气
肯定会招惹千丈口水
尽管层层防卫包衣
也难保护好自己的身躯
因为生命基因,早已告知
为他人开胃口,才能走上宴席
难为情,眼泪中流出一行诗句
倘若人人都爱你,就会丢失自己
葱
文/杜海欣
本就一清二白的性格
何惧它煎炒烹炸
自然调配生活的滋味
美食里缺少不了它
有了风雨的洗礼
才变得更加郁郁葱葱
经历了剥皮的痛
才更懂得品味人生
葱
文/清猗
那么多的白菜,猪肉馅
单缺一根葱了,这留白之物
给市井注入清醒剂
房前屋后,有空地的地方
人们定种几棵青葱的岁月
平淡如水的过往,顿有了嚼头
这菜蔬中的“麻雀”
但每年冬初,北方的家家户户
必囤上一捆,日子就像被热油炝过
有了滚烫的灵魂
满足地蹲在太阳底下
葱
文/郑梅玲
一颗冻不死的心
倔强的挺立,年年葱茏
从不掩饰辛辣的个性
可以作主角,也甘心当配角
带着《诗经》中的美好与生机
走遍各地,野生的美味更令人叫绝
葱
文/石玉萱
烟火人间
只能为相不可为王
没有藕的心眼
也没有萝卜的一根筋
听从指挥
只要不离开黄土地
随处都可以安营扎寨
长大后
土里土气的模样也没几个心眼
一颗心还是那么一青二白
葱
文/兰庆宣
绿叶白根,品性端庄
面朝天空,不惧风霜
虽小家碧玉,排排站定
织就,英姿飒爽
生来,一身傲骨
是葱,就会披上戎装
只要根基在,割一茬
又有何妨
葱
文/周雪平
一根青葱在岁月里书写
葱花染香了白豆腐和云盘
院子里的烟火气息
让人心生向往
太多的时候被人需要
价值感拉满
从田间到舌尖
都是生活的馈赠
葱
文/魏风仙
母亲用葱花炝锅的味道
母亲用葱花烙饼的味道
母亲用葱花拌豆腐的味道
在舌尖上飘呀飘
母亲用葱花调制有滋有味的岁月
辛辣的葱 在母亲的手里就变得香甜
苦涩的日子 开出香喷喷的葱花
想起母亲在灶前忙碌的身影
想起母亲把葱花撒进冒着烟的油锅
想起那一声“刺啦”和那满锅香味
我的眼又酸又涩 像被葱辣了一样
葱
文/薛建华
从春到秋
青是青
白是白
青白分明
做人
要有葱的魂灵
葱
文/董剑鹏
多么令人感动
一遇见它
就热泪盈眶
那么可爱,那么圣洁
圣洁的,只有干净的嘴
才有资格吻住它
我确信,我的诗里
正有一股辛辣踏着韵脚走来
它走进生活的胸膛
热气腾腾的意境
立马迷住了人们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