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小镇的东边有个杨老头,两年之前己退休,年纪不大才有六十四五,头发已经花白人有些单瘦,个子不高大概有一米六。他酷爱书法的程度难以形容:书法如同他的好朋友,几天不与书法接触,好比丢了他的一块肉,也好比丢失去了一杯美酒,会让他坐不住,随时都牵挂在心里头。
方圆百里的书友,经常来与杨老头进行书法交流,大家都希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他们看到杨老头写的楷书太正统,不得不点头佩服;看到他写的行书歪歪扭扭,感觉与众不同,马上为他指出不足;看到他写的隶书韵味十足,不禁赞不绝口;不过杨老头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力争让自己有所进步。
趁着今日有些闲空,杨老头想写领袖的诗词《七律长征》这一首,好好感受里面的内容是何等丰富,回顾长征路上的艰难困苦,红军战士那种面对险阻不抵头、不屈服、勇于战斗,让人们佩服。杨老头拿出毛笔宣纸与墨汁砚台放在书桌上才稍微松气一口。随后他用毛笔蘸了墨汁以后,打算用行书露一手,他把宣纸展开在地板上只见笔锋龙飞凤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杨老头边吟边写极为专注,有些字写出了力度,让人有些感动;有些字写得弯弯曲曲,如龙似虎,令人佩服;有些字写得歪歪扭扭,看了有些不怎么舒服。写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时候,杨老头精神抖擞,笔速也加快了进度,手臂有力地挥动,仿佛瞬间看到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向前阔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风度。
杨老头写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时候,他的笔触时而轻盈灵动,如金沙江水波光粼粼光彩夺目。时而钢硬冷峻似大渡河上冰冷的铁索寒冷刺骨。这两句诗写出了惊险与壮烈的程度,让人们感受红军战士的冷静果敢与威武。当他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时候,杨老头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的笔锋更加舒展洒脱且眉飞色舞。
杨老头写成后,终于松气一口,他认识到《七律长征》这首诗词是长征精神的真实写照形象特别突出,通过书写再次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英勇与威武,他想要让红军精神刻在心头,再次受到鼓舞,去追求新的梦想争取不断进步。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杨胜华,网名叫阳春白雪,雅名天眼居士,苗族,贵州平塘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中共党员,退休教师,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民间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文轩书画院会员,培墨书画院特邀书法家),原系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现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新时代诗人档案库认证诗人,中国乡村杂志和宁古塔作家杂志签约作家,都市头条认证编辑,贵州省黔南州作家协会、都匀市作家协会和平塘县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全国各大文学网站(中国作家网等)、纸质及公众平台发布作品一千多篇,出版有个人诗歌专集《野草》《高山流水》及散文集《生于天文小镇》敬请关注。
2025.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