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海斌,湖南长沙人,生于1946年,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老年书协创研员。曾在《人民日报》《中华诗词》等刊物上发表作品700余件,参加全国诗联及书法大赛,百余次获奖。主编《情系奥运》《夕照明》等书,著有《艺海行舟》《雷锋颂》《周海斌诗联选》等。其诗词联赋及书法作品遍布湘江古镇群落和望城各大景区。浙江天目山禅源寺、厦门陈嘉庚公园、西藏贡戛长沙广场、成都九三学社、湖南郭亮烈士纪念园、湖南雷锋纪念馆、长沙黑麋峰森林公园、长沙铜官窑遗址公园等处,亦有其诗联、书法收藏和刻挂。
连体诗的兴起
周海斌
2023年冬末,湖南遭受百年不遇的冰灾,我到海南避寒。海南是个四季花香的风景区,翌年花朝,我去崖州参观争奇斗艳的“三角梅”公园,感慨之余写了篇小文章和一首花字“连体诗”:
花朝礼赞
花朝花放赏花妍,
我与花神结善缘。
芳甸花香春烂漫,
花丛蝶舞燕留连。
诗人蘸墨飞花令,
花树凝妆贴彩笺。
礼赞花繁歌百寿,
花枝摇曳艳阳天。
返回长沙,我把文章与这连体诗在几处媒体上刊发,反响很好,更引起了诗联爱好者的兴趣。因诗联群中我的同仁与弟子多,随即便掀起了“连体诗创作热潮”。
“连体诗”的名字是我首次在海南使用的,所谓“连体"即重字连遍诗体。经过一年有余的探讨,大家在严格遵循唐人近体诗格律的前提下,创作了千首上乘之作,重字连遍七言五言,律诗绝句,首首都饶有兴味。现将我自己的七律、五律及绝句各两首,以作“连体诗“创作示范。
(一)
七言律诗两首
诗酒茶连体
诗酒禅茶是一家,
周游天下酒诗茶。
酒斟茶满诗迎友,
茶品诗成酒上花。
酒贺茶诗迎岁首,
茶逢诗酒趁年华。
人生诗酒茶相伴,
诗里茶经酒里霞。
海天连体
大海连天万顷波,
长天海岸布星罗。
天边海浪千重激,
海上天风一路歌。
潜海观天惊世界,
梦天巡海叹巍峨。
天涯海角通神眼,
海阔天空感慨多。
(二)
五言律诗两首
松竹连体
青松伴竹林,
松竹结知音。
竹仰松前月,
松聆竹下琴。
有松弘竹愿,
无竹困松心。
竹动松风起,
松吟竹也吟。
月字连体
新月照西楼,
花前月似钩。
月明惊鹊鸟,
月落掩风流。
举酒诗吟月,
思乡月正秋。
娱游同月夜,
月下几回头。
(三)
绝句两首
声律连体
声律悠扬暗绕梁,
律随声起韵铿锵。
声传共律同音袅,
律启童声国学香。
雪字连体
雪夜赏花魁,
公园靓雪梅。
丹青描雪景,
雪地一声雷。
谭戈龙先生是践行连体诗的倡导者,他从教育局退休后对诗词感兴趣,遇上学连体诗,更是如鱼得水,日日长进。不仅把大家创作的连体诗集成本本,还不断地把群中佳作和文章向外宣传,仅“百度”网上,我俩就有十来篇“连体诗理论文章″及百余首连体诗作。
湖南记者李先生出于对“连体诗”好奇,找我采访,写了篇《站在古人肩膀上看风景》的报道,他告诉我,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红网》转载他的这篇采访后,头天点击率就突破十万。
在中国文学史上曾有被世人盛赞的“连珠体”,这连珠体是西汉辞赋大家杨雄的首创。所谓连珠,即前句的后半与后句的前半相同,相邻的辞句首尾连接,读来连绵不断,气韵流畅,历历如贯珠。时至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诗人唐寅,创作了《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他这些诗虽不全用平水韵,但以花和月为主题,通过连珠体的形式,巧妙地将花与月的美妙情缘描绘得淋漓尽致。每首都非常自然地嵌有“花”和“月”二字,回环诵读,宛转悠扬,被人们赞为绝调。可惜这位桃花庵主53岁就离开了人世,新型连珠体的火花就这样熄灭了,既很难找到他身边人与此相关的连珠体作品,他自己也没留下花月以外的连珠体及理论文章。
“连体诗“是我们长沙地区诗联群近两年风行的重字诗,由初创到成功,由成功到火热,现走出湖南流向全国。灵动的重字反映诗的主题或本身就是主题。重字可由一字到多字,表现主题的重字不仅有书画琴棋,风花雪月,还可从季节炎凉到人间冷暖,山川日月到鸟兽虫鱼等天地万象中,选准自己所反映主题的词语,进行各类连体诗创作。连体诗中的重字不仅句句不能漏,一字也不能漏。重字的使用变化无穷,在分散布局或巧妙组合中,严禁相同“词语“的滥用。连体诗因重字的灵活,给唐人的近体诗焕发了生机,重字回环往复,给人以形式美,音韵美,意境美。读来自然音韵铿锵,琅琅上口,且极具优美的节奏感,一咏三叹,引发共鸣,给人以难得的精神滋养。连体诗是韵律文化交往中的明信片,更是老年人诗意养老的长寿丹。连体诗是古人重字诗艺的火花,在今人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火炬,是两千多年前“连珠体”的种子,在今人土壤中孕育出来的鲜美果实。这些果实的价值与意义,逐渐被世人认识,在新的理论引导下,新时代众多热忱于“连体诗”创作的人们,正在把一股新的创作浪潮,不断地推向明天。
从花朝到诗潮:海南崖州三角梅的盛放,催生了周海斌先生的《花朝礼赞》——八句七言嵌八“花”,如“花枝摇曳艳阳天”,以重字技法点燃诗联群创作热情。一年间,长沙诗友在近体格律框架下,以“连体诗”命名这一重字诗体,从《诗酒茶连体》的文人雅趣到《松竹连体》的君子意象,千首佳作让古典形式焕发新生。
形式与美学的突破:七律“酒斟茶满诗迎友”平仄工整,五绝“雪地一声雷”以平声收尾,严守唐法。重字艺术:通过《海天连体》的“海”“天”交替布局,避免呆板,实现“句句不漏字,字字有变化”。题材扩展:从风花雪月(《月字连体》)延伸至社会议题(《声律连体》融国学教育)。
文化现象与未来:《红网》报道点击破十万,印证传统诗体的传播力。连体诗作为“连珠体”的当代果实,既承扬雄“历历如贯珠”之韵,更以“诗意养老”功能融入现代生活。建议未来建立重字使用规范,开发短视频互动形式,让这一火炬照亮更广的诗词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