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厢情愿
临街的店铺, 每天都有人光顾, 逢集日人更多, 而赵志福的铺子, 在 深巷子里,只有去兽医站路过,或刻意寻找,否则根本没人注意到。
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的赵志福,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 感觉犹如坐牢, 焦 急、烦躁、六神无主,有着说不清的担心和恐慌。赵志福多么希望有顾客 上门来,哪怕第一个活不要手工钱,他都愿意干。
一天、两天,无人来。赵志福孤零零一个人,在漫长的等待中辗转难眠。 他和衣躺在床板上,迷迷糊糊中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他骑着一匹高 头赤红大马在群山万壑间驰骋。猛然间他来到一片辽阔草原,原野上百花 绽放,五色彩蝶嬉戏花间,可爱的梅花鹿、活蹦乱跳的牛和羊、自由自在 的兔子、聪明狡猾的狐狸, 一派醉人美景。
“咚咚咚——咚咚咚——”赵志福隐约听到有人敲门,忙一骨碌爬起 来,摸了摸头发,正了正衣冠,喊了声:“就来!”开门迎来的第一位顾 客是怎样的人啊?赵志福喜悦地打开门。
来人是张文明, 赵志福忙让进屋, 递烟熬茶, 和他寒暄起来。张文明 和蔼可亲地说:“娃娃别忙了,我来做一件衣裳,看看你的手艺如何。”
赵志福高兴地说:“好,我会尽最大能力做好。”
张文明拍拍他的肩, 说:“慢慢做, 不急。”赵志福郑重地说:“您 是我的贵客,我定会尽心尽力,尽快做好,包您满意。您老穿上,那就是 我的活广告啊!”张文明笑说:“想做一件皮衣好多年了, 料一直配不齐。 终于遇上好皮子,能做一件长大衣了,我特地交到你这儿。”
赵志福忙用皮尺量张文明的肩宽、胸围、腰围、袖长、身长, 用本子 记下来。做皮衣要把肩宽、胸围、腰围、袖洞尺寸成比例加大,并且根据 不同人的身材调整加宽的尺寸,还要根据肩型增加皮衣垫肩的厚度,只有 这样,做出来的皮衣穿在身上才能合身有气度,否则衣服容易变形走样。
赵志福根据尺寸算了皮衣所用面料, 建议张文明用什么领料, 还有面 料的大小、材质及颜色。皮衣的手工费只是其中一部分,面料也能带来一 部分利润,但目前赵志福没钱进布料, 只能去别人家看料, 以市场价购买, 这块都是零利润。赵志福多么希望能有钱进些面料,增加收益。
赵志福诚恳地对张文明说:“张老师, 我刚开店, 没有面料, 您和我 一块儿到别的布料店选面料去,可以不?”张文明痛快地答应了:“好, 我们走。”二人边走边亲切地聊着,出了巷子一拐弯,就到了王利明的布 料店。王利明一看是赵志福带来了客人,热情地说:“布料随便选,价钱 给你优惠。”
选好布料后, 赵志福要付钱, 张文明拦住了, 他不想给赵志福增加负 担。扯好面料,往店里走的时候,张文明看到赵志福在街上立的广告牌, 说:“娃娃,你挂的这个牌子没特色。人们不容易记住,形成不了品牌影 响力,不如改一个名字。到时我给你写个字,你找广告铺子重做个牌子挂 上去,这样比较好。广告牌就像门面,给人的第一印象要好。”赵志福忙 请教。
张文明文墨深, 琢磨半天, 说: “就用‘煜明皮衣加工店’吧, 煜明是光亮、光明的意思,象征着前途一片大好,如太阳一样,永远明亮,给 人积极向上的感觉。‘煜’这个字不常见,又和普通的玉、亮、光等有明 显区别,人们容易记住,有特色。”
赵志福觉得有道理, 听取了张文明的建议, 又拜托他给自己的裁缝店 题名。张文明的毛笔字写得非常好,在这一带很有名气,他写的字就是招 牌。两人约定,等取衣服时,把字带来,赵志福非常高兴,遇到肯真心帮 助自己的人,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临走时,张文明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做生意要有耐心,眼睛要活, 看准机会。做活要认真,做好一件,就能一传十十传百,口碑就是你的活 广告。”
“嗯,记住了。我一定会努力的,感谢您。”赵志福诚恳地应是。“不 客气,我走了。”张文明转身出门,赵志福送他走后,便开始忙活。有活 儿干,赵志福心里踏实了许多。干活间隙,赵志福便去街上店铺里串门, 走一走缓解一下疲劳,顺便做宣传,招揽客户。他也不处理身上的羊毛, 这样就证明他有活儿干,不是生手。
赵志福趁机和布料商拉近关系, 询问布料的行情、利润, 这属于商业 机密,关系不熟的话, 一般是不会说的。赵志福从他们含含糊糊的回答中 听出些门道,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大的学问。这零星的信息给赵志福增 强了创业的信心,为了实现自己梦想,不管多苦多累他都要坚持。生活有 了盼头,人的精气神就不一样了。
皮衣制作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 爷爷赵作鹏常说:“从一张带血的、 脏兮兮的羊皮,最终成为一件绵软舒适的二毛皮军大衣,这中间得有不少 工序啊!”顾客们拿来的羊皮,有熟过的,也有没熟过的。熟过的羊皮皮 板干净绵软,适宜裁割,用力抖动,羊毛齐刷刷、展脱脱地垂下来,显得非常美,所以才会有“宁夏二毛皮九道弯”一说。
没有熟过的羊皮一般皮面干硬有褶皱, 毛面脏污凌乱, 还附着油脂。 这就需要裁缝熟皮,熟皮后才能制作皮衣。这些皮子大多已存放多年,羊 皮剥下来没有处理,皮板上有死皮,还被虫咬了,奇臭无比。赵志福每次 都被熏得作呕, 爷爷见了,笑着说:“做皮衣心态很重要,连这些罪都受 不了, 怎么能成为大裁缝? 这是考验一个皮衣加工人手艺的标准。”爷爷 手把手地把这些活儿都教给他了,只有戏服制作手艺失传了,因为当时没 条件教,也没法学。
为了让干硬皱巴的羊皮皮面变软, 赵志福费了很大的劲, 熟羊皮说起 来容易,做起来难。
熟皮要先泡皮,专业术语叫下缸。赵志强听三哥讲过这个, 本来想学, 可是直接被臭跑了,之后便心有余悸,再不提学的话了。赵志福想起这事, 嘿嘿笑了,笑着笑着,眼睛里有了泪光。
下缸前需把玉米面均匀地抹在皮板上, 等皮子软了再下缸。赵志福在 缸内加盐、芒硝、面粉和水,将皮张浸泡于缸中。加盐是为了保护羊毛, 加芒硝可以软化皮板,加面粉能保护皮毛,并吸附油污。
爷爷讲过: “夏季浸泡二至三天,秋季需要七天,每天翻倒一次。 当用手在四肢内侧靠近躯体的无毛处轻轻一搓表皮即掉时,皮子便算泡好 了,选个大晴天,捞出来晾晒。”
出缸前皮子先用清水冲洗, 然后加碱、肥皂、洗衣粉等洗涤剂, 手工 搓洗皮毛,让沾满油脂的凌乱羊毛变得洁白蓬松。
在皮子半干时, 还要铲皮。有专用皮铲, 把半圆铲头刀对着皮面, 将 半月形的牛角柄顶在铲皮人的肚子上,抓住搭在齐腰高横架上的羊皮,弯 腰一下一下地铲,先横铲,后纵铲。这样既能把羊皮铲大,还能使羊皮皮面变绵软,铲完后晾干即可裁制衣物。
铲皮是辛苦活,赵志强帮三哥干过,不一会儿,便满头大汗,腰酸背痛, 两手酸软无力。赵志强不知三哥和爷爷都是怎么干的, 从没听他们叫过苦, 只模糊记得三哥说过:“这活儿苦,但手工费还可以, 也就不觉得苦了。”
最后一道工序是除硝, 就是把铲好的羊皮皮面向里搭到架子上, 用棒 子轻拍掉羊皮里的硝粉。
这就是熟皮, 皮熟得好坏, 影响羊皮的整体效果。 一般处理好的羊皮 可以存放好几年,不容易坏,送到皮衣加工店,就可以做皮大衣了。这是 良心活,也是技术活。
裁皮是个艺术活。把熟羊皮放到台案上, 皮面朝上展开, 根据不同的 皮张,依着木工尺用木工笔画出皮袖、前衣襟、衣背。皮刀锋利得很,在 羊皮上沿着画的线轻轻一划拉, 一张羊皮就裁成了不同的样式。
缝皮是眼力活。羊皮不规则, 要裁成衣服的样子, 必须要学会补皮, 补皮时要根据毛色搭配协调,还要注意毛发是否为同一方向,再根据大小 裁规整,然后把这些裁规整的皮板缝成一件完整的皮衣。
缝制时, 针距针脚要一致, 排列整齐, 如机器加工的一样, 看上去美 观大方。皮衣直接缝制也可以穿,但白皮面不好看,裁缝一般都给搭块布 料面子,这是赵志福最为擅长的传家手艺,但需要极大的耐心。大哥赵志 龙就是因为这个才不愿学这门手艺的。
搭面子也有讲究, 有活里活面, 也有死里死面。做成活里活面, 面料 脏了可以卸下来洗,能保持干净如新,做成死里死面只能穿到破,脏了也 没法洗。张文明送来的羊皮是熟过的,制作起来相对较快。赵志福一连忙 活了几天,终于完成第一件作品,他端详着挂在墙上的衣服, 感到很满意。 这天,张文明如约来到店里,看到那件款式精美的皮大衣时, 夸赞道:“不错,不错。这么繁杂的活,做工好,出手快,将来生意肯定不会错的。” 张文明忙穿上衣服在镜前来回打量,觉得自己派头十足,喜欢得不得了。
张文明特意在街上转了几圈, 碰到赶集的熟人就主动说他在这街上的 裁缝店做的皮大衣做好了,非常合身,还把一些熟人领到赵志福的店里。 见者都夸这件皮大衣很洋气, 夸赞赵志福手艺好,以后也来店里定做衣服。
临走,张文明问手工费多少,赵志福推辞不要。张文明有些生气地说: “娃娃,你刚开门做生意,资金紧张,我不能占你便宜。帮你是看你这个 小伙子人好,有闯劲。该多少就多少,你必须收下。开门做生意,就需要 人帮衬,我不能白使。”
赵志福真是打心底感激张文明,他两次去张文明家白吃白住,怎能收 手工费。但张文明是一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想 占便宜。赵志福刚来到陇坪乡就领略到了,王利明就是无利不起早的人, 没有一条烟,他就不会帮你介绍关系、帮你交往干部。而真正的好干部, 会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约束自己,不“吃拿卡要”,人民会打心底尊 重他。
前三个月,赵志福店里的活儿断断续续, 收入勉强能维持生活。不久, 活儿接上了茬,不到半年,活儿多得排成队。临近年关,活儿更多,需要 预约。大半年过去,认识赵志福的人都称他一声“赵师傅”,也有人调侃 地叫他“赵皮茬子”。如果有人打问赵师傅的店面在哪儿,知道的大多会 调侃地说:“噢,赵师傅我们不知道,但‘赵皮茬子’倒有一个!”然后 就给来人指路,说好找得很。把打问的人逗得笑起来。于是,赵志福的名 号“皮茬子”在陇坪乡叫响了。
春节,赵志福回家过年, 他手里已有了两千元存款, 能让家里过个好 年,还能给家里买头驴。全家都很高兴,过了一个开心年。这次创业让赵志福信心大振,想着来年收入肯定也不会差,到时再买回一头驴,家里耕 地就轻松了。
翻过年,皮衣活进入淡季, 只有极少的单衣活。这与赵志福预想的收 入差距很大,但他没有跟家里说,开始想办法来改变不利局面。
创收的路子还是有的,他想批发些布料到街上卖,还能揽些裁缝活干, 这样收入肯定就上去了。但是赵志福刚给家里买了头驴,现在没有多余的 资金,他只能靠做单衣挣手工钱。和皮衣相比,做单衣的手工费少得多, 一下子没法回本。
这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 得想个办法。赵志福首先想到了贷款, 他跑 了几趟,才了解到想贷款就得抵押。赵志福唯一值钱的物件就是缝纫机, 但是这是爷爷做衣服时用的老机子,也值不了几个钱,银行不抵押这些, 需要有公干的人做担保才行。可是这种事谁愿意担保?赵志福只好放弃了 贷款这一计划。
借钱吧,赵志福把身边的亲戚都想了一遍,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真的是六亲无靠,只能自己想办法了。在街道上时间一长,他也结交了一 些做生意的朋友。生意人,临时互相倒腾些钱应急还是可以的,但都不能 超过一个月,否则就失了信用。借得多、时间长不行,没人愿借给。街上 有放高利贷的,赵志福问了熟人,他们私下说不能借,借了可能就翻不了 身了。
不管怎么说, 总得想个挣钱的办法。赵志福试着借了些小钱, 批发了 点日用品,还用布头做了些帽子,逢集日在街上卖了挣点钱。就这样,赵 志福不断地在逢集日倒腾日用消费品, 有赚有赔,总算能维持住日常生活。 但他心中总有一种随时断顿的紧迫感,每天担心没有来钱的路子。
赵志福回家与爷爷赵作鹏商量, 看有没有有钱亲戚帮帮忙。思来想去,赵作鹏终于想起一个多年未见的外甥。这个外甥家在甘肃白银,曾当过国 家干部,家庭条件不错。赵作鹏已七十多岁了,为了孙子,只好借寻亲的 理由找这个外甥借钱。
多年未见的舅舅上门, 双方都很激动, 认了亲, 说见一天就少一天, 相约多走动。熟悉后,赵志福把借钱的想法说了,姑舅爸爽快地答应了。 赵志福拿到钱后,批发了些布料,本想大赚一把,哪知自己的眼光不准, 对市场行情了解得少,批发来的布料花色、品种都有些单一,积压在手里 销不掉。虽然这些布最终是能卖出去的,但资金回笼慢,让赵志福感到很 痛苦。没办法,手里没钱了,只能边回笼资金,边研究学习。
到了下半年, 开始不断有人上门做冬衣, 皮衣活儿一下多了。由于夏 天的倒腾,裁缝店有了布料存货,上门订衣服的人比以前多了些,从布料 中能挣些利润。
资金回笼之后, 赵志福先还了借姑舅爸的钱, 留了些活动资金, 但是 手头还是特别紧张。家里用钱的地方很多,往往有许多计划外的花销,却 又不得不支出。赵志福身心疲惫,店里的活儿倒多,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有 限,一年干不了多少,光手工钱也挣不了多少, 一年到头最多能挣两三千 元,也就是买两头驴的钱。要想多挣一些,只能请个帮手,可是光前期教 授,就比先前一个人干还累,并且好多人坚持不下去,中途就走了。这啥 时候是个头啊!
虽然通过一年的拼搏奋斗, 手头活儿多了, 挣小钱不成问题, 但是与 自己的奋斗目标相距还很远。要想挣更多的钱,必须有帮手,学徒和帮工 都不稳定,最好的选择就是找个老婆。老婆可以帮他做饭,打打下手,而 且关系稳定,都是为了自家奔波,能尽心尽力。
要说找老婆, 赵志福最先想到的就是马红梅, 这也是他创业之初对马红梅许下的诺言。张文明的女儿张芳芳也来过两次,做了两件单衣,还给 他带了一些好吃的东西。但赵志福一门心思想着马红梅,对张芳芳一点儿 想法都没有。
家里终于套上一对驴耕地了, 又恢复了往日的家境, 这圆了父亲赵万 里的梦。赵志福也实现了自己的另一个梦想,拥有了一辆二手摩托车。他 从陇坪乡回家,再不用骑那辆让人累得半死的自行车了,他也成为村里第 一个骑上摩托车的人。不管到哪儿,只要屁股下冒一阵青烟就到了。
临近立秋时, 赵志福抽空回家跟父亲赵万里说他要娶马红梅。赵万里 一听,两道坚毅的浓眉锁起来,虎着脸说:“人我给你选好了,就是张文 明的女儿张芳芳,要娶她我就给你提亲,要娶马红梅我不管。”
赵志福急得脸都红了, 愣头愣脑地大喊:“除了红梅, 我谁也不要! 今后家里的钱我也一分不给。”赵万里一听,从炕上跳下来,光着脚板子, 抽了儿子两记耳光:“狗日的,反了你了,有了两个臭钱,连老子的话都 不听了。”
吴秀莲埋怨赵万里:“娃都老大不小了, 你出手就打。打人不打脸,
骂人不揭短。你赵万里长本事了,动手就打儿子。你看你一辈子干的那点 儿没出息的事,还有脸打儿子。”说罢又回头对儿子说:“别管你大,你 认为对的事你就干, 你大不去,你就和你爷爷去, 反正是你爷爷的亲戚。”
赵志福捂着打红的脸赌气地说:“好,我就和爷爷去,你当老子的不管, 我和爷爷操办。”说完甩门走了。赵万里看赵志福是铁了心了,也没了办 法,转头骂了老婆一句:“你把你儿子惯坏了,还跟着娃娃臊我的毛,你 啥时候才能跟我一个鼻孔里出气?欠打!”
赵万里面子上硬撑着, 心里早软了下来。儿大不由父, 这事儿还得他 出面,不然人家说他赵家没人, 这样的话赵万里老脸可挂不住。吃午饭时,他对赵志福说:“你先去做生意,等我找阴阳先生看个好日子,咱爷俩一 块儿去。”赵志福见父亲同意了这门亲事,特别开心。赵万里看儿子脸上 五个手指头印特别明显,可见当时他下手有点狠。不禁心疼起了儿子。
儿子走后, 赵万里找阴阳先生算了一卦,顺便看了个吉日, 卦辞曰:
三生姻缘由天定,昙花一现是孽情。月老巧点鸳鸯谱,无 心插柳柳成荫。
赵万里听得一头雾水, 阴阳先生故作高深地说: “这事走着看吧!下 周星期天是好日子,你去提亲。”到了这天,赵志福用摩托车带着赵万里 去马红梅家提亲。
赵志福的心情特别好, 还开心地哼起歌来。想着可爱的红梅妹妹, 他 心里如吃了蜜一样甜。他头天晚上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故乡的山顶 上抬头远望,山川披翠,百花争妍,红日东升,璀璨夺目。山下的河流如 长江一样奔涌,水面五彩斑斓。他驾起一片浮云,长袍翩跹,轻舞飞扬。 突然一阵疾风将他刮下云端,掉入湖中,他拼命向岸上游, 一下惊醒了。
上路后,赵志福一心想着美事,一脚油门,摩托车如疯牛一样“呜—— ” 的一声颠簸着向前冲去,卷起一阵烟尘。
第一次坐摩托车, 赵万里别提有多神气, 他盼着有人能看见。赵万里 以为坐摩托车如当年骑马一样,正想着美事,赵志福猛踩一脚油门,他没 抓牢,整个人四仰八叉地从车上跌落下来。赵万里缓过神,转头看儿子, 此时的赵志福早已一阵风不见了。他连忙爬起来拍打身上的土,做贼似的 四下看了看,才吐出一口闷气骂道:“二货,急啥子嘛!把你老子摔死, 看你娃娃的亲事谁管呢!”
赵万里摔疼了, 也追不上儿子, 忙找个僻静处, 如老猴般蹲在那里抽 老旱烟。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赵万里刚点上一锅烟, 就被路过的堂弟赵万杰看见了,赵万杰问道:“五哥,你在这儿干啥?去 哪儿啊?”
赵万里的脸有些发烫, 以为刚才的一幕被赵万杰看见了, 心里不是滋 味,忙说:“忘了东西,让老三骑车去拿了,我正等他呢。”赵万杰没有 要走的意思,摆着架子坐下来说:“你的烟我抽一锅。现在儿子挣钱了, 有好烟抽了,还抽老旱烟锅?”赵万里心烦,奇怪这个赵万杰今天咋这么 缠人啊。赵万杰见赵万里肩膀上有土,忙给拍了拍,说:“你看你,穿衣 裳这么不小心。”赵万杰越说,赵万里越烦,觉得赵万杰在故意戳他的短处。
赵万里不情愿地把旱烟锅递给赵万杰。赵万杰装上旱烟叶, 点火抽了 几口,然后美美地吐了一个烟圈儿。赵万里看着更难受,说:“万杰,你 有事你先走,我等一阵老三。”可赵万杰就是不动弹,又和赵万里聊了几句。
到了下坡处,赵志福才想起父亲赵万里来:“大,你抓好。”不见回话, 忙回头瞅了一眼后座,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老头子咋不在啊?走时不 是好好地坐在后座吗?邪门了!”赵志福忙回头来找,见父亲和堂叔正蹲 在路边田埂上聊天,刚要说话,话头就被赵万里抢过去了:“让你拿个东 西,咋走这么长时间?”赵万杰奇怪地问:“咋?你家在那边?”赵万里 没理会赵万杰,对儿子说:“老三,走。”回头又招呼赵万杰:“万杰, 你也走。”
赵志福脸一红说:“走, 大。”赵万里小心翼翼地跨上车, 双手死死 抓着坐垫,如抓驴缰绳一般,悄声对儿子说:“走慢点。”等到看不见赵 万杰了,赵万里骂儿子:“你个狗怂,把你大丢了也不知道。以后骑车小 心点,这玩意儿看起来好,坐上去一点儿不保险。”
赵万杰还没走, 在原地打着转转, 觉得好生奇怪, 这赵志福来的方向 不对啊!又想起赵万里那忸怩的神态,不由得哈哈大笑,骂了一句:“嘚 瑟啥?咋,你家就在那儿?看把你能得!”
不一会儿, 赵万里父子到了马红梅家。马红梅一看赵志福的样子, 便 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忙将人招呼进门, 端上茶水,留下母亲与他们聊着, 自己一闪身躲了出去,心里悲喜交加。
赵万里和红梅娘叙旧, 然后说明来意。红梅娘侧坐在炕沿上, 表情木 讷,思谋良久才说:“我本来是要娃娃‘换头亲’的,这几年没换成,把 娃的年龄给耽搁了。咱两家要结亲还得问娃娃,我不好做主。”
赵万里父子在红梅家等了一上午, 没有等到马红梅再出现。赵志福心 想,难道红梅变心了?快大中午了啊!赵万里也心里急得如猴上树,但仍 表情平静地等待着,实在等不住了才对赵志福说:“娃啊,家里还有事, 今天就转到这儿吧!”赵志福心想:“人家没有要留着吃饭的意思,这样 轻看我们,真不明白红梅是咋想的。”
红梅娘眼睛不好, 但心如明镜, 她不同意这门亲事。赵志福骑着摩托 车表面上风光,其实家境并没有多好。所以她推托这事由女儿做主,却不 喊女儿回来见面,意思已很明显了。她知道女儿和一个吃公家饭的小伙子 正处着,男方收入高,受人尊重,将来当了官,儿子就不愁了。赵志福只 不过是个下三流的手艺人。
在回家的路上, 赵万里开导儿子:“娃, 看来人家不情愿啊。如红梅 愿意,咋和你打个照面就一溜烟不见了?这明显是在躲咱、拒绝你,你能 察觉不?”
赵志福低着头没吭声, 想起和马红梅交往的一幕幕, 嘴唇微微颤抖, 目光呆滞。他不相信马红梅会变心, 也不相信她会这么绝情, 仍心存幻想,想再次去红梅家一趟,或等她给他捎个信儿来。虽说赵志福如此宽慰自己, 但打击还是很大的,到家后蒙头睡倒了。
吴秀莲怕儿子落下心病, 来到炕头前絮叨:“娃, 别睡了, 天下好女 子多得很。去个穿红的来个挂绿的,她不值得你这样啊!”
赵志福嫌母亲烦, 起来骑车走了。赵志强见三哥为了一个女人如此糟 践自己,不屑地说:“哼,不就一个女人吗,看把你难受成啥样子了?换 作我,才不把这种薄情寡义的女人放在眼里呢。”赵志强是把牛吹下了, 谁知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和马红梅有了一段奇缘,引发巨大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