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乐”创作记
萧润泽
昨日未时,烈日当空。来福士72楼的“朝元图”显现的永乐宫壁画展,带来了无上清凉。
思绪在去的车上就开始穿越了。元朝立国后,民族矛盾不断,作为本源的道教,成为了溶解剂。于是在山西芮城的永乐镇,吕洞宾故里,兴建了大纯阳万寿宫,即“永乐宫”。能称为宫的必定是最高等级,直至改朝换代都是兴建之中。
初具规模后,回族著名绘画工艺大师马君祥,率儿子等团队入住永乐宫,开启了巨幅壁画“朝元图”的整体构思和创作,于1325年基本完成。留下了震惊世界的艺术神品,成为了壁画史上的一座巨大丰碑。
到达目的地,开门声把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我们信步来到电梯间,72楼瞬间即到。
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品,算是体验了。七十二楼的采光,把壁画的视觉冲击力调效到极至。我们迫不及待地尽享这一视觉盛宴。虽然是复制品,但其宏大的气场立刻征服了所有来者。
我们知道。中国的绘画艺术发展到元代,西藏的版图正式纳入大家庭。其唐卡的矿石颜料运用,在融合中得到张扬。画师传承了唐宋以来的优秀技艺,矿物颜料的永不退色,加之虔诚的宗教信仰,创造性的完成了中国壁画艺术的典范之作,无不为之震憾。
观其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其线条生动流畅,集成的290多个人物繁而不乱,井然有条,层次分明,左右顾盼,前后呼应,叹为观止。
品其色彩,重彩钩填。蒙古崇尚的白色,在画面顶上方。云端下叠加的厚重与绚丽,巧妙地把统治者与全真教的恩怨情仇,化作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的和谐画卷。
我们在展厅流连忘返,尽情地品其中真味。思维不由发散起来。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以农耕为主的进程中,形成了独特个性的宇宙观。做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更是把无极,太极,阴阳,四方,五行,六爻,二十八星宿等融入生活之中。形成的天地人,三生万物等重要的文化内涵。
有趣的是,儒释道三家,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都留下了各自的“十三经”传承至今,在视觉传达的艺术作品中,兼容的元素屡见不鲜。
正因如此,马君祥团队在创作《朝元图》时,从佛教的《说法图》得到启发,在构图上予以借鉴。又以东西南北中为主线,以八位主神为中心,左右平衡,东西相配。二百九十四个神仙,都朝向“三清”,其“朝元”的主题,令人游目骋怀。
“楼上还有”的呼唤声,打破了遐思。我们健步上楼,一件作品的三幅复制过程图,让我们驻是观摹,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这要感谢高科技时代。给我们带来穿越时空的视觉享受之同时,前人高超的创作技艺,令人称赞叫绝。
回到家里,永乐宫,永乐宫,不断地在脑海里回放。多次山西之行,因日程安排原因,未能前去瞻仰,留下的遗憾,在这场品鉴中得到释怀。
即兴书写了二种印稿“永乐”,都觉有味,那就奏刀创作,一气呵成两方印。是以记之。
萧润泽于虚无斋
2025.8.6子时
【篆刻家简介】萧(肖)润泽,曾用名:肖洪。别号,源泽居士,虚无斋主,一九六三年生于重庆。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重庆书画院理事,重庆市渝中区美协理事,重庆市老年大学书法系教师,第三届重庆市老年大学书画研究会会长。

【朗诵者简介】静秋,陕西旬阳人,自幼生长在天然太极城,一位热爱朗诵艺术的爱好者,喜欢用自然淳朴的声音传递一份感动,再塑文字魅力,用真挚细腻的情感倾吐心灵之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