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诗词学会与芜湖诗词学会赭山组吟诵组 "烽火诗心 山河共咏"联谊活动感怀
文/周科云
其一 五律·雅集无芜传烽火
无芜本一家,诗苑绽芳华。
雅集传烽火,清吟动碧霞。
情浓千盏酒,意蕴两城花。
今日同携手,乡愁化锦纱。
其二 鹧鸪天·青铜博览探渊源
楚尾吴头岁月长,馆藏件件诉沧桑。
剑凝寒色昭英气,鼎刻云纹留古香。
翻史卷,忆兴亡。鸠兹风雨孕华章。
凭栏遥想当年事,风送江声入画堂。
其三 鹧鸪天·雕塑情怀同赞美
瑞霭轻笼曲径斜,诗朋同赏塑年华。
钢雕凝意藏新趣,石韵含情绽古芽。
谈雅句,品清嘉,阴霾无碍兴偏赊。
江城今日知音聚,吟得风光满袖霞。
其四 鹧鸪天·山河共咏见诗心
烽火诗心一脉牵,山河共咏聚华筵。
歌飞碧落传清响,舞绕红毡散紫烟。
吟旧句,谱新篇,声情并茂动云天。
注: 在“九一八”这个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特殊日子里,由无为诗词学会、芜湖诗词学会赭山组与吟诵组联合主办的“烽火诗心、山河共咏”主题联谊活动在江城芜湖温情启幕。芜湖诗词学会和无为市诗词学会领导刘人人、赵同峰、金齐鸣、徐玲轩、何瑾、徐春、秦本云等同志出席。
活动伊始,安徽省诗词学会副会长、芜湖诗词学会会长、党支部书记刘人人同志在芜湖市博物馆亲切会见两地诗友,合影留念,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深情回顾历史,勉励大家铭记国耻、砥砺前行,以诗抒怀,共咏家国情怀,用文化的力量凝聚爱国之心。
在参观芜湖博物馆青铜展,领略源远流长的吴越文脉之际,一件件斑驳古朴的青铜器仿佛低语着千年前的礼乐文明与工匠智慧,令人驻足凝思,心生敬畏。随后,诗友们走进独具魅力的芜湖雕塑公园尽兴游览。作为国内唯一将雕塑艺术与自然山水完美融合的主题公园,依山傍水,湖光潋滟,尽显江南园林的灵秀风韵。园内荟萃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2件雕塑佳作,风格纷呈,或古朴典雅,或前卫现代,或写实传神,或抽象写意,生动展现了芜湖深厚的人文底蕴与独特的皖南文化气质。徜徉其间,诗友们诗情勃发,流连忘返,纷纷用心记录下这山、水、艺、文交织的动人画卷。
下午,联谊活动在烟雨墩安徽文化名人藏馆(原芜湖市图书馆旧址)继续举行。芜湖诗词学会副会长、党支部副书记何瑾同志主持仪式。学会顾问、原芜湖图书馆老馆长刘永义先生深情讲述烟雨墩的历史渊源:从南宋状元张孝祥的文脉传承,到近代文化名家洪镕、阿英、王莹的革命足迹与藏书捐赠往事,一段段厚重史实令在场诗友肃然起敬,心潮澎湃。
在参观了馆内丰富的文献史料后,两地党员诗人齐聚一堂,在鲜艳的党旗下,由芜湖诗词学会副会长徐玲轩同志领誓,庄严重温入党誓词,誓言铿锵,初心如磐。
随后的文艺联欢精彩纷呈。诗友们以声传情、以艺会友,或引吭高歌,或翩然起舞,或深情朗诵,或琴音悠扬。一首首激昂的诗歌,一曲曲动人的旋律,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掌声与喝彩此起彼伏,情谊在艺术的共鸣中不断升华。
相聚虽短,情谊绵长。当活动临近尾声,依依惜别之际,万般不舍涌上心头。身为芜湖人,亦为无为(故乡)人,感怀于斯,诗兴难抑,谨赋诗词四首,以志此难忘之良辰盛事。
以上图片由诗友群摄影爱好者提供。谨此说明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