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
沂蒙集上独轮车
作者/崔建国
鸡叫头遍就把车牵,
独轮沾着露水泥斑。
筐里装着萝卜鲜,
还有那,韭菜蒜,凑几文钱。
集上人影乱哄哄,
土道坑洼绊脚杆。
(过感皇恩)
张婶问价唠两句闲,
李叔称菜手直颤。
旧草帽,遮不住,满头霜,
裤脚沾泥结成团,
弯腰扶车喘半天。
当年推粮送前线,
如今赶集还靠这破轮转?
(过采茶歌)
集东头吆喝卖油盐,
集西头驴车过尘漫。
咱这独轮吱呀叹,
载着苦累绕集转。
盼着哪天路铺砖,
不用再怕雨天烂。
老区人心热如火炭,
啥时候支前线,
还把咱这独轮儿车转。
赏析评述
一、主题与情感
这首散曲以沂蒙山区老农的独轮车为线索,通过赶集的日常场景,折射出革命老区人民的历史贡献与现实生活困境。作品情感层次丰富:
表层:描写赶集卖菜的辛劳(露水泥斑喘半天)
中层:通过对比当年支前与现今生计,暗含时代变迁的感慨(旧草帽/满头霜)
深层:以路铺砖的期盼,寄托对老区发展的关切(盼着哪天)
二、艺术特色
意象运用:
独轮车作为核心意象,兼具历史符号(送前线)与现实载体(破轮转)的双重意义
露水泥斑裤脚沾泥等细节,强化了乡土生活的真实质感
曲牌活用:
骂玉郎部分用白描勾勒晨起赶集场景,动词牵沾装准确传神
过感皇恩插入人物对话(张婶问价),使叙事更具画面感
过采茶歌以吆喝声驴车尘构建集市空间感,结尾升华主题
语言风格:
口语化表达(唠两句闲吱呀叹)贴近农民身份
方言词汇(绊脚杆热如火炭)增强地域特色
押韵灵活,转字韵贯穿全篇,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三、思想价值
作品通过个体命运折射群体记忆,实现了三重表达:
历史维度:独轮车作为沂蒙精神的物质见证
现实维度:土道坑洼与路铺砖的民生诉求
精神维度:老区人心热如火炭的坚韧品格
这首散曲以质朴的语言承载厚重的历史,用独轮车的轨迹丈量时代的变迁,堪称当代散曲创作中关注民生的佳作。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表现,更在于为革命老区人民留下了鲜活的声音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