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礼赞——一篇关于盛夏骤雨的哲思随笔
作者 真真
主播 月满西楼
晚饭后的散步是我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六月的黄昏,我像往常一样踏着夕阳的余晖出门,南方的城市空气中还残留着白日里高温蒸腾出的阳光味道。沿着城市的街道走出二十分钟左右,西边天际突然滚来浓墨般的乌云,仿佛天神打翻了砚台。这场蓄谋已久的暴雨来得猝不及防,豆大的雨点砸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化作袅袅白烟,蒸腾起带着泥土腥味的雾气,将整条街道笼罩在朦胧之中。
我站在香樟树下犹豫了三秒。水果铺的老板娘手忙脚乱地遮盖着各种时鲜水果;紧闭的便利店玻璃门,几个避雨者正隔着水雾朦胧的玻璃张望。雨幕中的我突然想起苏轼那句"莫听穿林打叶声",索性将任由冰凉的雨水顺着发梢蜿蜒成溪。
雨中的城市突然变成了流动的油画。上班族们举着透明伞像水母般漂游,学生把书包顶在头上奔跑时溅起银亮的水花,而在湍急的车流中,外卖小哥一抹明黄的雨衣时隐时现,像一尾逆流而上的锦鲤。最动人的是那对白发夫妇——老先生左手撑着黑伞,右手紧紧搂着老伴的腰,两人踩着积水中的霓虹倒影,走得比晴日里还要庄重。
雨水顺着我的眉骨流进眼睛,带着微微的酸涩。休闲T恤彻底黏在后背上时,我反而察觉某种奇特的解脱感。就像回到少年时代,和玩伴们在防洪堤坝故意跳进水洼,那时母亲总说"淋雨会感冒",可记忆中那些雨后的姜糖水,却比任何饮料都来得香甜。
路灯亮起的刹那,整条街道突然变成水晶宫。雨线在光柱里织着银网,香樟树的叶片承不住水珠的重量,"啪嗒啪嗒"落下珍珠串。积水的路面映出颠倒的世界,汽车尾灯的红光在水洼里晕染开来,像极了莫奈笔下的睡莲。
这场不期而遇的大雨,恰似生活给予的温柔启示。我们总习惯带着伞具规划人生,却忘了有时淋场透雨反而痛快。那些猝不及防的困境,何尝不是命运馈赠的淋浴?它溶解了我们精心构筑的防护面具,让灵魂的肌肤重新接触真实的空气。当雨水顺着发梢滴落锁骨,我突然懂了古人所谓"栉风沐雨"的畅快。
雨停时已是华灯初上,夜空如洗。湿透的运动鞋每走一步都吱呀作响,像在应和树梢滴水的韵律。路过那个便民药店时,我买了祛寒的姜茶冲剂,又在转角花店捎上一束沾着水珠的香水百合。热水澡后捧着茶杯站在阳台,发现被雨水洗过的月亮特别清亮,楼下孩童正欢叫着踩水坑,他们的笑声和着蔷薇花香一起飘上来。原来最珍贵的礼物,往往藏在意料之外的境遇里——就像这场盛夏的骤雨,洗净尘嚣,同时也滋润了干渴的心田。
当珍珠帘自九天垂落,世人匆匆避让,唯我驻足。六十载春秋掠过,却在雨幕中寻回稚子的欢欣。这个黄昏,天与地织就水光的罗帐,我接住银河倾泻的碎钻,让苍老的心房永远住进这片年轻的星光。
~~~~~~~~~~~~~~
主播 月满西楼
*~*~*~*~*~*~*~*~*~
栏目编辑部
顾问 毛诗奇 邓耀泽
李敦伟 杨振昆
编委 毛诗奇 李敦伟
曹立萍 真 真
主编 曹立萍
副主编 真 真
常驻作者
毛诗奇 欧之德 杨振昆 邵春生
周艳珍 真 真 杨艳秋 孙大虹
李文选 张家贵 苏建华 陈怀志
高春林 王礼贵 李敦伟 杨杭澄
曾玉龙 高国斌 姚顺忠 沈道明
龚太美 胡连勇 耿 良 陈吉生
段 锡 段飞虎 徐宽叙 陈 杰
周 密 陆廷荣 邵莉萍 刘 玲
蓝 鹰 邓耀泽 岳霞丽 曹立萍
李松祥 汤 林 李琼惠 毛秋实
焦玉琼 阿佤一枝花
常驻主播
邓耀泽 文 鹤 燕 子 赵 文
左莉明 一 萍 汪玉丹 刘 敏
秦 芳 杨艺琳 萧 沣 月满西楼
吉 晶 歌者常乐 祥云
本栏目是一个公益文学园地,欢迎文学爱好者投稿,投稿文章以诗词、散文、杂文、科普、故事、微小说、文艺评论等原创作品为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方向,不得涉及政治、宗教。拒绝低俗不雅文字,作者应对文章内容负责。本栏目为作者和主播提供公益休闲娱乐文艺平台,作者、主播、编辑均无稿费报酬。
若2个月后仍未发布的稿件作者可另行处理。
翰墨无食能养性 诗书非药可医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