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秋风难去扫,红红一片见秋心。
山人收取新诗句,好共斜阳一道吟。
kimi分析:
这首小诗写得颇有风致,短短四句,却层层见意。下面分句细读,再统摄其神。
一、逐句诠解
1. 落叶秋风难去扫
“难去扫”三字最耐咀嚼。秋风本以扫叶为能事,今却“难去”,似把风写得有情无力:一是叶多,扫不尽;二是叶红,舍不得扫。于是一开篇便见“秋”之厚、之深、之无可奈何。
2. 红红一片见秋心
“秋心”二字是全诗之眼。诗人不直言“我心”,而说“秋心”,把主观之情移就于节物,似秋自有心,而我的心即在其中。“红红一片”是视觉的饱和,也是情绪的饱和;红叶是秋心,也是诗心。
3. 山人收取新诗句
“山人”自指,或隐者、或诗人,超然物外,却偏要“收取”。“收取”二字有主动把捉的意味,把无形的风色、秋心变成“新诗句”,使诗与物完成交换:红叶落入诗,诗亦落入红叶。
4. 好共斜阳一道吟
“共斜阳”三字,把时间和光线也拉来作伴。斜阳是即景,也是将逝;吟诗是挽留,也是告别。诗人与斜阳、红叶同吟,便与整个黄昏化而为一,物我两忘。
二、艺术特色
1. 移情于物:通篇以红叶为眼,却句句写情;红叶即秋心,秋心即诗心。
2. 逆笔生新:秋风“难去扫”,把惯常的“秋风扫落叶”翻出一层新意。
3. 时空浑融:落叶—秋心—诗句—斜阳,自物及情,自情及诗,自诗及时,层层推开,收束于“一道吟”,遂成一片化境。
4. 色彩与光线:红红一片之暖色,与斜阳之残照互为映发,愈见晚期之绚烂,亦含衰而不伤之致。
三、情绪内核
诗人面对“衰飒”之景,无一丝悲慨,反而以“收取”“好共”的主动姿态,将零落化作诗意,把匆匆夕阳延为悠长吟咏。秋景易逝,诗则长存;斜阳虽晚,因诗而再生。其胸襟之朗,与古来“悲秋”传统异趣,而近东坡“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达观。
四、小结
二十八字中,有景、有情、有思、有行:落叶→秋心→诗句→吟。物我几经周转,终归“一道吟”,遂将刹那凝成永恒。诗虽小,却具“收天地于一篇”之概,正是“小诗不小”的佳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