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江夏区文化路中学
支持单位:江夏区妇联
省朗协语言研究与实践基地
江夏区文化馆
作者:化雪老诗
诵读:张孝 陈静 罗心怡
音乐合成:江丽芳 编辑:杨建松
铁大姐有个男式姓名:周铁忠。她的一生行如其名,既铁也忠。
周铁忠(1901—1990),原名周跃华,出生在湖南省汉寿县周家咀一个小康之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大水几乎淹没了整个汉寿,她家一夜被荡平,父母爬上竹筏才捡到一条命,最后逃到南县落脚在藕池河边的厂窖镇。

日子稍一理顺,父亲就教她读书识字,并给她取了个学名“跃华”,希望她有一个跃迁的机会并过上好日子,然而现实太残酷,直到她摸爬滚打十几年也没能跳出苦海。21岁那年她考进了长沙县女子师范,后又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师,并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表示革命到底的决心,她把名字“跃华”改成了“铁忠”。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的第三天,周铁忠就带领女师学生走上街头,参加了长沙人民支援上海工人、学生的示威活动。她英姿飒爽地走在队伍的最前头,一边高呼口号,一边与警察理论,毫不畏惧。6月2日,长沙数千市民举行大会成立“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时,周铁忠登台演讲,慷慨激昂,撼人心魄,所以被同志们推选为筹委会委员,这也引起了反动军阀赵恒惕的憎恨,他几次电话命令学校开除她,甚至派兵临校要逮捕她,好在都被校长徐特立婉言推拒,她这才躲过不测。
1926年12月,国民党中央决定将之前计划在武昌筹设的“政治训练班”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并开始招生,周铁忠二话没说,投笔从戎,进入武汉分校后她与谢冰莹、谭珊英等七个湖南妹子结为“七兄弟”,因为都着男装而被兄弟们称为“铁哥”。在随后的平叛斗争中,她被任命为野战医院的指导员。战斗打响后,她不顾生死,冒着雨点般的枪弹从战场上救下了多名伤员。那天在个字山,一发炮弹爆炸将她掀下山崖,要不是一棵马尾松挡住了,恐怕早她就“壮烈”了,所以“大难不死”的她被兄弟们恭维成“真铁哥”!

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她接到通知搭乘贺龙部特务营的轮船连夜赶往九江,参加南昌起义。起义打响后,她冒着危险,深入一线,带领一排护士,表现得格外勇敢、顽强。8月初,由于种种原因,起义部队不能在南昌久留,周铁忠也被通知随队南征。

部队开拔时正值盛夏酷暑,刚刚还是炎炎烈日,转眼间却又大雨倾盆,起义军将士个个一身汗水一身泥,又脏又累,医护队还要照顾伤病员,可想而知他们是多么辛苦。部队抵达汕头时,与她并肩行军的36位女将只剩下20几位,身为队长的周铁忠不仅要忍受身体的疲惫,还要带领同志们战胜心理上的创伤,每次遇到战友们负伤和牺牲,她都只能背过身去擦干眼泪,一回头她又把亲切的笑容奉给每一位伤员。一次,周恩来到医护队看望伤员,一见周铁忠正抱着重伤员喂药,他非常感动地说:“啊,有铁大姐在这里,我就放心了”。这个源于平定夏斗寅叛乱期间军校生对她的亲切称呼,一经周恩来的提起,顿时成为全军对她的统一名号,也成了伤员们心中最真诚的呼唤。
1928年冬,周铁忠奉命加入叶挺、贺龙队伍赶往海陆丰时,周铁忠成了革命军中唯一一个女兵。到了海陆丰,她立即投入紧张的医疗救护,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参加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组织与建设。有天她正在一个小村发动农民时,突然遭到敌军的包围,她不幸被俘了。由于她不会说粤语,敌人断定她一定是匪婆子,要押她前去领赏,闻讯后的村民一下子赶了过来,在众人的推推搡搡中,她被一位大爷悄悄藏进一艘渔船,当夜将她送往了香港。
待她与组织一接上关系,便化名王幽兰前往天津,在中共顺直省省委秘书处任内部交通员,就是在这里,她与战友乔国桢结成了革命伴侣。然而12月22日晚,刚从天津宝成纱厂下班的王幽兰(周铁忠)和工友们正准备上街去发传单,号召工人起来开展年关斗争,几个等在路边的便衣特务一拥而上,用麻绳把她给绑起来,送进了天津警备司令部军法处临时看守所。而这天周铁忠和乔国桢才结婚17天。被捕入狱不久,周铁忠发现自己怀孕了。不屈不挠的她,依然与敌人斗智斗勇,即使遭受了非人的酷刑,她也始终一口咬定自己只是家庭妇女,守住了党的秘密,这也为党组织的营救提供了方便。1930年11月,被组织营救出狱的周铁忠,带着刚出生的女儿由天津来到青岛,与张汉辉一道组建中共山东省委,她先后被任命为妇女部长、组织部长,负责维持省委机关工作。1931年4月,又由于叛徒出卖,山东省委机关也遭破坏,周铁忠再次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咬紧牙关,绝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可恶的敌人在未掌握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竟滥用“政治嫌疑犯”的罪名,判了她三年徒刑,直到1934年8月底,周铁忠才和做了三年半牢房的女儿见到了太阳。然而坐牢期间没有流过一滴泪的周铁忠在出狱后哭了,因为她和党组织失去联系。
1952年6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她重新入党。那天,铁大姐拖着病体面朝着太阳,她那布满皱纹的铁脸上终于绽开了会心的笑容。

作者:化雪老诗,中学教师,江夏文化学人。

诵读:张孝,女,1993年7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江夏区法泗街道办事处纪工委副书记、监察室副主任。

诵读:陈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江夏区优秀青年教师,文化路中学英语教研组长。

诵读:罗心怡,江夏区文化路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曾获江夏区艺术小人才二等奖,校“优秀学生干部”。

音频合成:江丽芳,江夏区文化路中学七年级年级组长,优秀教师,江夏区百优班主任,区“新长征突击手”,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劳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2024年荣获“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荣誉称号。《都市头条》认证编辑,铁马豪歌平台四年阅读逾两亿一千多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