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看 “九三”大 阅 兵 有 感
作者:赵 连 峰
2025年9月3日,我坐在屏幕前,与亿万同胞一同观看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当礼炮响彻云霄,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泪水不禁模糊了视线。
这场阅兵不仅是对中国军队战斗力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对中华民族“精气神”的庄严检阅。它让我思考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心中涌起对祖国无限的崇敬与热爱。
铁流奔涌,展示强军风采
铁流滚滚,战鹰呼啸,走过天安门广场的不仅是威武之师,更是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画卷。
阅兵式上,一个个徒步方队迈过长安街,呈现出“复制粘贴”式的整齐排面:摆臂同高、落脚齐响。这铁一般的纪律和意志,是过硬作风刻进骨子里的证明。
三军将士们步伐整齐、英姿飒爽,陆军方队的坚毅、海军方队的朝气、空军方队的豪迈,都彰显着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那整齐划一的步伐,那威武雄壮的阵容,无不是中国军队强大实力的展现,无不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
装备方队更是令人震撼。99A坦克、ZTL-11式105mm轮式突击炮、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等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依次亮相。这些先进装备,不仅是科技实力的体现,更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
历史回响,传承抗战精神
当载着抗战老兵的礼宾车缓缓驶过天安门城楼时,我的眼眶再次湿润。车上的老人们胸前挂满了勋章,满面风霜,白发苍苍,但当他们抬起手臂敬礼时,时光仿佛凝固了。
他们是历史的亲历者,是活着的丰碑。透过他们,我看到了卢沟桥的烽火、平型关的大捷、台儿庄的血战,也看到了狼牙山五壮士的纵身一跃、杨靖宇将军腹中无法消化的草根与棉絮。
80面功勋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诉说着一段段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杨靖宇支队”、“刘老庄连”、“势如破竹”、“白刃格斗英雄连”。这些传承80余载的旗帜,与现代化装备交相辉映,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和平追求,彰显大国担当
此次阅兵中,受阅的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部分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也参与其中。
然而,中国发展军事实力不是为了扩张,而是为了和平。正如阅兵将士呼喊的口号:“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之外,还有“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永远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公平正义的一边。人民军队始终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钢铁长城,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多国政要齐聚中国,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的认可,彰显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青春誓言,吾辈当自强
受阅士兵们都很年轻,他们眼神清澈、胸腔里的气息稳健有力,勃发着青春与自信。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从容与淡定,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所捍卫的,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土地,是一个正在走向复兴的民族。
作为一名退休老人,我不能像军人那样保家卫国,不能像科学家那样研发尖端武器,也不能像外交官那样纵横捭阖。但我想,我的“战场”,一辈子守着“三尺讲台”,使受教育者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我们时代需要培育一代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精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努力在未来成为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我无亏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不说桃李满天下,也是学生过万,他(她)们在不同的岗位,为祖国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是我一生最欣慰的一件事。
当阅兵式的最后一个方阵走过,数万只和平鸽与彩色气球腾空而起。我的思绪也随之飞翔。
从“小米加步枪”到“东风导弹、“歼-20战机”,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崛起。
80年前,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80年后,站在这片他们誓死守护的土地上,我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和平与安宁。
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我们将把纪念活动激发的爱国热情与奋斗精神,转化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具体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新的荣光。
20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