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这哒的大西安
王侠
打小听老人唠西安,说这地儿藏着千年的宝,
如今咱脚踩这片热土,才知每步都踩着千千万万故事的调。
你别嫌我话多爱叨叨,这西安的好,十天十夜也说不完,
听我慢慢给你数,保证你听了也心痒痒,想立马来瞧一瞧转一转!
先说那老城墙,一圈儿把西安搂在怀里边,
砖一块叠着一块,像老祖宗留下的铠甲带,让人不敢小看。
小时候总爱扒着墙根儿跑,摸那砖上的纹路多粗糙,
爷爷说这砖缝儿里,藏着周幽王点过的烽火,还有汉武大帝的战袍。
如今傍晚登城墙,晚风裹着槐花香往怀里飘,
看底下车流像光河,老城墙就静静站着,把古今的时光串成了套。
再提那大雁塔,直愣愣戳在城南角,
玄奘法师当年驮着经卷回来,就把这塔儿立得这么高。
塔身上的砖刻着佛,风一吹,铃儿叮当像在把故事聊,
我总爱蹲在塔底下瞅,幻想千年前的和尚,是不是也在这儿歇过脚。
如今塔边修了大广场,老头老太跳着广场舞多热闹,
老塔不恼也不燥,就陪着咱,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说到吃的,那咱西安可就更没跑,
回民街的香味儿能飘三条街,勾着人不由自主往跟前靠。
肉夹馍要选腊汁肉,一口下去油香直往嗓子眼儿飙,
掰泡馍得有耐心,馍花儿要碎得像雪花,煮在汤里才够味道。
还有那凉皮儿,辣子要泼得红亮亮,醋要放得酸溜溜,
哧溜一口下去,浑身的汗都冒出来,痛快得想喊一声“嘹咋咧”才好!
更别说甑糕、肉丸胡辣汤,还有春发生的葫芦鸡外酥里嫩,
咱西安人的胃,早就被这些老味道,养得又刁又恋家,走哪儿都忘不了。
别忘了兵马俑,在临潼的地底下排着队,
千军万马站得整整齐齐,还带着当年秦兵的威。
有的兵俑瞪着眼,有的握着剑,仿佛下一秒就要往前追,
导游说这每个俑都不一样,连发丝的纹路都做得精精粹粹。
我站在坑边往下看,总觉得他们不是泥做的,是有魂儿的兵卒,
守着秦始皇的陵,也守着咱西安这片土地,从古到今的威严和壮美。
喜欢书法家的尽管到碑林来游览,
千古好书法好像都能看的见,
而且岁数大的不要门票钱,
最奇妙的是不仅仅是看,
你挥挥手动动手指,
也可以五次八次的把你的书法写在玻璃框上面,
还有那近二十年前的许许多多庄稼地已经看不见,
已经变成了社区与大型超市一片片,
不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而且还是休息吃饭的最佳档点,
爱看电影的你,
就往电影院里钻,
一坐下那个按摩椅就在人后背让你舒舒坦坦,
喜欢花儿的那一朵朵格桑花,
五彩缤纷专门为你美丽伸展。
还有那钟鼓楼,一东一西对着叫唤,
晨钟敲的时候,太阳刚把城墙的影子拉得老长老,
暮鼓响的时候,华灯初上,西安城就披上了彩灯的外套。
小时候总盼着过年,听钟鼓楼的钟声能传得老远,
如今钟鼓楼成了博物馆,里头的鼓还能敲,敲一声,仿佛能把老西安的魂儿唤到。
如今的西安,可不是光有老古董,新模样也让人眼前一亮,
地铁线像蜘蛛网,嗖嗖跑,从城南到城北不用半小时就到。
高新区的高楼戳破天,玻璃幕墙映着云,像给西安戴了副时髦的镜框,
但老巷子里的老茶馆还在,秦腔一吼,板胡一拉,还是当年的那个腔。
你看那护城河的水,清凌凌的,映着岸边的柳树晃啊晃,
岸边的老人在下棋,小孩在追蝴蝶,日子过得慢悠悠,像老西安的茶,得慢慢品才香。
咱西安人,也透着股实在劲儿,说话直来直去不绕弯,
你要是问路,他能拉着你说半天,生怕你走岔了道。
夏天傍晚,街边的烤肉摊支起来,啤酒瓶子碰得叮当响,
冰峰汽水的凉气把夏天罩,
三五个朋友围坐着,聊西安的过去,也聊西安的将来,越聊越有盼头。
这就是咱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大西安,有老祖宗留下的根,也有新时代的潮,
有让人忘不了的味儿,也有让人记心里的好。
你要是来了,准会像我一样,一脚踏进来就不想走,
因为这西安的情,西安的暖,早把你的心给勾住了,这辈子都忘不掉,
而且诗词歌赋从周秦汉唐飘飘洒洒到今朝!
千年古都,常来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