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景动见真意,喜乐安宁筑城长
图/柯善北/《中华建设》杂志社社长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云中鹤
当镜头定格2025年秋日这一瞬,“心随景动,喜乐安宁”的题字与“北读不厌”的印记,如一枚轻盈却深邃的钥匙,开启建筑与人文共振的叙事。这是柯善北社长捕捉的城之诗韵,更是《中华建设》以专业目光解读的时代筑城哲思。
“心随景动”,是建设者与城市共情的起点。画面中,摩天楼群如春笋破穹,玻璃幕间流转的不只是天光,更是一代代匠人“将图纸种进土地”的初心。从荒土到繁都,每一寸建筑肌理,都跳动着规划者的远见、工程师的精确、工匠的体温——心随景动,动的是对城市生命的敬畏,是“建筑可阅读、温度可感知”的深情印证。正如那傲立的塔楼,每一次光影调试,都是景与心的对谈,让我们看见:建筑并非沉默的钢铁丛林,而是时代铿锵的心跳。
“喜乐安宁”,是城市建设的温暖终章。宽阔街道车流有序,楼宇错落间绿意盎然,勾勒出“居有美境、行有通途”的民生画卷。在《中华建设》的视野里,“喜乐安宁”从不是虚浮辞藻,而是建筑密度与人文温度的相融,是商业活力与生态静谧的共生。当人们在这样的街巷穿梭、在这样的空间里工作生活,那份由城市馈赠的从容与幸福,便是“喜乐安宁”最生动的注脚——它时刻提醒我们,所有建设的终点,终归是人的安心与微笑。
“北读不厌”,则是柯善北与《中华建设》对行业深耕的信仰。“读”是穿透表象的专业洞察,是对建筑技术、城市规划、人文底蕴的孜孜追寻;“不厌”是始终滚烫的事业初心,是对建设领域不曾熄灭的热忱。在这幅图景中,每一栋建筑都是一部厚重的典籍:绿色建筑技术写就可持续发展的篇章,智慧楼宇系统编码着未来城市的想象,历史肌理与现代设计的碰撞更演绎着文明的对话。“北读不厌”,正是以专业之眼解构建筑、以持久之心理解城市,在反复咀嚼与深度诠释中,传递着行业的深度与人文的温度。
从“心随景动”的情感共鸣,到“喜乐安宁”的价值归宿,再到“北读不厌”的专业坚守,这帧影像如同一卷微缩的城市史诗。它无声地诉说着:城市建设,从来不是孤立的工程,而是心与景的共鸣、建设与共享的双向奔赴、专业与恒心的接力长跑。在《中华建设》的镜头与笔端之下,每一座城市的生长,都是一曲匠心、民本与热忱的交响——而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皆是这场壮阔叙事的见证者与共筑者,共同书写着“中华建设”的时代隽语,让心随景动的每一刻,都成为喜乐安宁的永恒注脚。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