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小将”》
作者:杨函霖
供图:杨函霖
监制:飘
总编:阳光波

【注】本篇散文选自杨函霖散文集《向杨而生》
在运动中遇见那个不畏艰难
勇往直前的自己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格外喜欢运动。
上学后最喜欢的就是体育课。对我而言,体育课远远不只是一门课程。它是我快乐的源泉,也是自信的起点。每周最盼望的就是那两节体育课,铃声一响,我就第一个冲出教室,奔向操场。在那里,我可以尽情奔跑、跳跃,释放着年少的活力。
我几乎尝试过所有的运动项目:踢球、跳绳、跳远、投铅球……每一样都让我兴致勃勃。但最让我着迷的,还是跑步。每当迈开双腿、迎风奔跑的时候,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就油然而生。风声掠过耳边,烦恼被抛在身后,我的眼中只有前方的跑道,全身心享受着奔跑带来的纯粹快乐。
(作者小时候的学校)
那时的体育课项目很多,短跑、长跑、跳绳、跳远、铅球、仰卧起坐、单双杠等等。在班上所有女生中,我每一项都完成得最认真,成绩也最出色。体育老师欧阳梓特别看重我,他先是让我成为班级的体育标兵,后来更是推选我当上了年级的榜样。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他的名字,只是不知道现在的他在哪里。正是他的指导和鼓励,让我的学生时代始终与体育为伴,这段经历也成了我至今仍时常回味的珍贵记忆。
小学五年级,是一个充满童真与活力的年纪。在那一年,我有幸被选拔进了学校的体育队,成为十几名队员中的一员,对于个子最矮的我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在队友们高大的身影中我显得格外娇小。每当站在队列中我总是努力地挺直腰板,尽管如此我从未因为个子矮小感到自卑或沮丧。因为我知道,能够被选拔进体育队不仅仅是因为身高,更是因为我的速度和耐力。在体育队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认可,同学们看我的眼神里充满了羡慕,而班主任老师更是常常在班会上表扬我,说我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这些赞誉和关注让我倍感骄傲和自豪,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在体育队中努力训练为班级争光的决心。
(小学校的双杠)
其实,进入校体育队里最开心的是,每天早上训练完食堂会为我们准备一顿早餐,吃的都是白米粥、馒头、各种小咸菜,每周还会有油条和豆浆,在当年我家是绝对吃不起这些美味的,这也是我每天改善伙食的最好机会,所以无论什么天气我都刻苦地训练。虽然有时运动强度很大我有点让我吃不消,但我都默默坚持从未请过假。当然,每天训练完吃的最多的也是我,连老师都说:“杨同学,你是能吃苦也能吃饭。”吃的饱饱的后,到班级上课时都觉得骄傲的很。那时的运动会,对我而言就如同一个盛大的节日。每当《运动员进行曲》的旋律在操场上响起,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激情和力量,仿佛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被瞬间激活。虽然我的个子矮小腿也不长但我从不因此而气馁,相反我深知自己的优势在于速度和频率。每当比赛开始时,我总是以极快的频率迈动双腿一步接一步,如同密集的鼓点充满了节奏感,别人跑一步我却能跑出两步,在频率上取胜的策略让我在赛场上总能保持领先。每次冲过终点线时听到同学们的欢呼和掌声,我都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满足。
(现在体校的跑道)
印象最深的是在小学六年级时,参加我们县里的运动会,我代表我们小学组参加一百米和二百米的比赛。我仍记得那天去县里的情景,学校把参赛的运动员装在一个大解放汽车的后车厢里,在我们头上面盖了一个大的塑料布用来遮风挡雨,迷迷糊糊地不知开了多久,就到了县城。一下车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从来没有见过的楼房和建筑让我眼花缭乱,忍不住长大着嘴巴感叹: “县城怎么这么大,这么繁华,这么热闹啊!”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离开居住的小镇,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到县里参加比赛,对于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件极其重大而令人兴奋的事情。那时候能够走出乡村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对我们而言是难得的机会。我记得出发前,爸爸给了我两块钱作为零花钱,虽然数目不大,但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三天的运动会,我一分钱都没舍得花,我把那两块钱原封不动地带了回来交给了我爸。我知道,对于当时的我家来说,这两块钱能做的事情太多了。时至今日,每当和我爸聊起那段往事,他总是会轻轻叹息一声,仿佛在感慨着时光的无情和生活的艰辛,而我每次回忆起比赛那天的情景,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
(现在的体校)
比赛那天,我才真正意识到什么是差距。
起跑器冷冰冰地钉在跑道上,别校的运动员脚上穿着专业的钉子鞋——那些我只在体育杂志上见过的东西,如今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而我脚下,依旧是二姐那双洗得发白的旧运动鞋,鞋头空荡荡的,得用力蜷缩脚趾才能勉强抓地。
发令枪响的刹那,我就输了。穿着钉鞋的选手们像箭一样射出去,而我还在笨拙地寻找发力点。起跑器的助力是实实在在的,而我只能靠血肉之躯去对抗这种不公平。尽管后来我拼命追赶,每一步都踩得尘土飞扬,但最初的落后已经注定了一切。
冲过终点时,没有人注意到我这个来自农村的丫头。我看着那些被簇拥的冠军,他们脚上的钉鞋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文体中心二楼)
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人生就像那天的跑道,有人从一开始就站在更好的起跑线上。我们拼尽全力,也许只是为了弥补别人与生俱来的优势。起跑器成了我心里永远的一根刺,它时时提醒着我:这个世界从来就不公平,但除了继续奔跑,我别无选择。
当年我的梦想就是当体育老师,就像我的老师那样,去发现那些有天赋的孩子,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可惜人生总是充满变数,谁也不知道当初若是选择了另一条路,如今会是什么模样。偶尔路过学校的操场,看见训练学生的老师,还是会忍不住想:那里面,本该有我的身影。
人好像总是这样:该坚持的时候犹豫,该放手的时候却不甘心。但日子总要继续,于是我学会了用文字安放回忆。写着写着,就仿佛重新走过了那些年的时光,那些未曾实现的“如果”,也在笔尖得到了些许弥补。
但愿每个曾被生活亏待过的人,都能继续往前走。带着希望,也带着不曾熄灭的期待。
(现在的白山市文化体育中心)



【名片制作慧颖】


☆ 免责声明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