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赋梧桐(序)
老院梧桐倚旧垣,疏枝犹记岁月痕。
春梢缀绿招新燕,夏荫筛凉覆旧樽。
雨打残叶声渐寂,风摇枯干影还繁。
莫言此木无多意,曾伴雅趣入诗心。
霜侵不改凌云骨,雪压仍存抱节魂。
今我闲来呼旧友,重振梧桐诗词群。
且将清思融笔底,再赋高梧寄寸心。
莫道秋深芳意远,虬枝孕得翌年春。
《再赋梧桐》
起句
白发魔女
魔女欲出身受困,
未许弃剑论诗文,
吴师傅接
待我偷空闲咏赋,
梧桐将会彩缤纷,
梁灼安接
身心练出香丽句,
诗笔描成九宇云。
叶子接
绿水青山皆入眼,
人间美景各纷纷。
陶征平接
余生偷得闲时刻,
赋就诗词寄彩云。
醉文戏墨接
半夜开工朝早瞓,
一天到晚总离群。
xin 接
恰逢今日金环食,
天狗帮兄松脑筋。
华为相接
管尔东南和塞北,
登楼狂醉乐欢欣!
刘炽贞接
任它冬夏与春秋,
赏月任诗喜气氛。
廖广新接
吟诗一首试真君,
酒逢知己不识文。
夏莲接
我自凭栏观夜月,
奈何天上一乌云。
梁灼安接
行空天马任来去
凭仗诗心须用勤
任迎春接
霜信初临庭院悄
再来聚首写诗文
李由接
梧桐一曲和谁说
群里墨君道纷纷
夏莲接
各抒己见寻常事,
娱乐诗心有气氛
梁灼安接
吟诵当言平水韵
和鸣显得念更殷
李由接
闲心一颗留春住
月下诸君颂律文
长风接
梧桐自古多情愫
雁迹又来向由云
任迎春接
诗坛竞秀神情爽
文海扬帆意气氛
李由接
今夜梧桐旧诗友
句图清丽有馀氛。
夏莲接
格律文风宜谨记,
唱和吟诵更合群。
山姆外公接
诗心共品兰章妙,
雅趣同斟桂酒醺。
陈永进接
梧桐群里好朋友,
吟赋诗词显气氛。
吴师傅接
昨晚心潮诗共品
朋情舒放彩缤纷
梁灼安接
雅篇此后同文送
当写梧桐乐见闻
白发魔女接:
未改初心研律韵
寻得妙句赠诸君
山姆外公接
每随雅趣赏林泉,
采撷幽芳寄远客。
廖广新接
归隐山林少来人,
曼藤鸡矢臭味薰。
六叔公接
盛赞魔女弃精武
梧桐树聚皆诗人
南子.田园日记
恨无佳句梧桐赋,
莫笑田园懒接群。
山姆外公接
且有闲情菊竹吟,
休嫌茅舍静离尘
梁灼安接
梧桐共勉莫荒弃,
争当诗词第一人。
吴师傅接
不愧南江多俊秀,
文章赋咏确传神。
陶征平接
群凤梧桐精洁合,独篇韵海发荣臻。
梁灼安接
茶香入歌声声漫,
诗句归赋字字真。
后记
文/山姆外公
《再赋梧桐》是众人接龙创作的诗歌合集。
整首诗围绕“梧桐”展开,从不同角度对梧桐进行赋咏,同时也融入了诗友们的生活感悟、创作心境等内容。“梧桐”既是诗歌的核心意象,也象征着诗友们相聚交流、吟诗创作的平台和氛围。
诗中既有对自身创作状态的描述,如“魔女欲出身受困,未许弃剑论诗文”展现出创作者在生活与创作间的矛盾与渴望;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像“绿水青山皆入眼,人间美景各纷纷”;还有对诗友相聚、吟诗唱和场景的刻画,以及对诗词创作的思考和追求,如“吟诵当言平水韵,和鸣显得念更殷”体现了对诗词格律的重视。
创形式独特:采用接龙的方式创作,每位参与者依次接上一句,使得诗歌在不断延伸中发展。这种形式增加了创作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不同的诗友能够发挥各自的才华,展现出多样的创作风格和思路。
意象运用丰富:诗中运用了众多意象,如梧桐、彩云、青山绿水、金环食、天狗、夜月、乌云、天马、雁迹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还营造出了不同的意境。例如,“梧桐自古多情愫,雁迹又来向由云”通过梧桐和雁迹的组合,传达出一种悠远的情思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慨。
语言风格多样:参与者的语言风格各异,有的较为直白通俗,如“半夜开工朝早瞓,一天到晚总离群”;有的则典雅优美,如“诗心共品兰章妙,雅趣同斟桂酒醺”。这种多样的语言风格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彩。
创作热情高涨:诗中处处体现出诗友们对诗词创作的热爱和积极投入的热情。“行空天马任来去,凭仗诗心须用勤”“梧桐共勉莫荒弃,争当诗词第一人”等诗句表达了他们对诗词创作的执着追求和进取精神。
相聚与欢乐:诗友们在群里相聚吟诗,相互交流唱和,营造出了一种欢乐、融洽的氛围。“诗坛竞秀神情爽,文海扬帆意气氛”“任它冬夏与春秋,赏月任诗喜气氛”等句子都流露出他们在诗友相聚时的愉悦心情。
感慨与思考:部分诗句也蕴含着创作者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如“我自凭栏观夜月,奈何天上一乌云”可能表达了在创作或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阻碍和困扰;“白发魔女”“未改初心研律韵,寻得妙句赠诸君”则体现了对诗词创作初心的坚守。
总体而言,《再赋梧桐》是一次充满趣味和活力的诗词创作活动,展现了诗友们的创作才华和对诗词的热爱,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依然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和纪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