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鹏粽' 后街雨禅
文/梧闽
早晨的石码后街,一鹏棕子店前…一对似是亦可能不是夫妻,我的第二故乡紫泥菜农,仍在越來越大的台风卷雨中,坚守摊位…地上那竹笋、黄秋葵还未卖出去,虽然我刚买了她最后一掷'番薯叶',出于对江番薯智猛贤弟的念想…此时此刻,她他成了我的拍摄风景,让我想起了'农民区'早年赴墟的影子…
后街椅楼,五脚距似是老父的地摊菜农!
因為,文友的兴趣相投,粽子哥,总会想起了我,也下笔慷慨激昂,这样评論我:
梧闽的文字非常接地气,常以速描的笔法落笔成章,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佳作常出。现实生活哲学实用主义者,受益非浅。其行文不落俗套,天然无雕饰。底层人物,高官富豪,英雄传记,名人雅士,传承风景,佛学论坛....丰富多姿,谓为壮观。九龙江畔潮起潮落,紫云山下人来人往。
剪一缕不新不旧的绸丝,缝补那一件叫回忆的长衫。山河湖海相知,楼台亭阁相识,草木鱼虫相恋,如此便有了清风朗月,漫天繁星,才思文涌,逍遥快活。
路遥笔下的孙少安,孙少平,给一切卑微的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光亮,他让我们知道我们是谁,可以走多远……这或许就是四十多万字【太武丹梯】的真意。
心安身自在。虚拟与现实,梧闽笔下的存在感。月泊龙江,秋水白云,太武丹梯...他以内心最真实的笔触,纪录生活旅途的所知所感所思所念,对错善恶真假贫富生死,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咸。我想,文字足以永恒。
落雨听禅静,吟风望月清。自在心淡定,不空起悲情。烟雨小石码,禅音古林寺。草绿了,花艳了,茶香了,鸟鸣山更翠,掬一缕清柔的风,远眺小城的楼台亭阁,悠悠然,心旷神怡者也。
大漠孤烟弯弯月,小城老榕青青芽。我看见了紫云山下小石码的万家灯火,听见了九龙江畔的潮涨潮落,路过的是风景,不变的是信念。
读梧闽禅韵散文《落雨听禅》:落雨听禅静,吟风望月清。自在心淡定,不空起悲情。烟雨小石码,禅音古林寺。草绿了,花艳了,茶香了,鸟鸣山更翠,掬一缕清柔的风,远眺小城的楼台亭阁,悠悠然,心旷神怡者也。——半点墨
在后街早市的雨中,地摊菜农是我的挂念,也是我的取景。在一鹏粽子店前,我亦成了粽子哥的关照,拍物留影的标的…
雨落成诗 逍遥的阿水兄
粽子哥拍了我买菜的现场。而龙海老作家黄绍南先生,又即兴写了一首小诗如下:
雨中小曲
雨丝织着软帘
帅气的小哥路过店门前
右手
撑着一把小雨伞
唇角弯成暖线
左手
香烟亮着一点浅焰
恰似雨天里亮起的
一抹阳光
后街的《雨巷》充满诗意,码国的秋晨,更亦禅那…
其实,佛在心中,禅亦不离诗外。福建三大名镇一一石码,出生过现代朦朧诗人舒婷、小说名家海迪、还有龙江诗翰、皇家黑海、东坡竹林…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几十年。而古代石码,似乎更有旧韵古味…
几个文友相约,来到石码紫云岩古林寺,意觉秋雨绵绵,空灵纯净清澈,洗去昨日灰尘,心旷格外安宁,于是有了闲情逸致,虽然看不到《爱晚亭》夕阳,也不遇'负者歌于途'乡音,但古林的晨钟梵音,还是可以零距离亲近…
'若无闲事'应景吟诗:'一把禅壶袅白烟,自弹春曲且悠然。此去北岸炊烟远,闲对南山落雨天。'
'海上升明月'回应'落雨听禅静,吟风望月清。自在心淡定,不空起悲情。'
一杯清香,一页闲书,一曲《落雨听禅》,自在安宁!
'秋叶静美'写了,不知道发给谁'我一直在想念你,用一个安静的心想你,想你寂寞的夜晚,想你在单的黎明!',收到的一定是出家的精灵,想必是古林寺里的和尚!
而那位和尚这样回音'恬淡空灵,雅怀致远。六根清净,心无挂碍。'《心经》上说'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哎,一个盼着过程的缠绵,一个看到结果的皆空!鸡和鸭,肯定尿不到一个壶呀!
石码的'远山'诗人笑了'古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远似无。最是一年秋好处,绝胜芳华满南山。',庄生晓梦接着有感'落雨听禅洗心扉,凝神闭目渐入迷。去躁归宁甘寂莫,一片空灵绕风飞。'
在股市屡战屡败的'股痴',今秋不同了,其事稀有也会写诗'大肚包容茶溢香,换盏添杯解虚妄。点滴碧空尘埃净,观音润肺入肝肠。'
山河故人出手不凡'落雨听禅鸣天籁,淅沥朦胧入心怀。已觉无声润万物,还期有意随风来,娇美欲滴羡百花,碧绿萌动慕异彩。洗尽铅华少烦躁。涤空天际无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