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 韩振宝
大千世界,沧桑云雨,人生起伏,酸甜苦辣,柴米油盐,阴晴圆缺,悲欢离合,都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浪激水淹。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学。但何谓文学?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愚以为,文学就是人学,是方块汉字的艺术,或曰是语言的艺术,是人们心灵跳动的艺术,是把火热的生活从纷纭的现实搬到纸面上的艺术。它包含了好些内容。总体上,它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打击邪恶,匡扶正义,为真理说话,替人民发言。这大概就是文学。
文学是一种艺术,把生活搬到纸面的过程是人类对生活的本质与现象再理解与再创造的过程,这就要求人们要基于生活,既要真实地再现生活,又要卓有成效地高于生活,不能自然主义地、照镜子式地写作。诗言志。刘勰也说,“情以物迁,词以情发”。这说明,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文学的源泉,是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宝库。写生活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一个局部,一个片段,或者几十年的风云变迁,都是文学。在文学的天地里,就是成熟的作者也只能是沧海之一粟,何况初学者呢?
文学还是情学,它是人类感情的艺术。因为人类的生活是充满感情的。即是纯粹地写虫鱼花草,也有人的充沛的感情饱含其里。所以,一切景物皆情物,一切情物皆景物。这就是杜老夫子写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以就有了“刚下乡,野花迎面对我笑,至如今见了我,皱眉摇头”。把我们人的真情倾注进作品时,你就会随着写作的深入演绎而激情万千,为作品、为人物、为故事、为过程或悲或喜或乐或哀。总之,情满文学,情在文学,情穿文学。所以,文学就是情学。
处处有生活,处处有文学,处处可创作。情感所至,文学就会昂扬,就会起飞!当年鲁迅先生说嬉笑怒骂,皆可成章。当我们这些个小学生,站在文学的大海边,放声呐喊:我爱你——文学时,你会为自己的不成熟、不知天高地厚而痴心狂跳。又会为我们对文学的浅薄而感到渺小与可怜。于是,明确地提醒自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于是还会听到杜老夫子站在泰山脚下的呐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时代狂奔,社会文明,人们小康。丰衣足食后就追求精神的满足。不少人找到了文学,拿起笔,要把美好的生活移植到纸面上,于是就出现了出书热。自费出书,也孜孜以求,能够在纸面上见到自己的文字,能够为家人为社会为朋友们送去一本精神好食粮,初始写作的将士们有一种喜出望外的满足。仅管他们的作品还那么地幼稚和朴素,但从他们的作品里飘出来的源源不断的真情是那样的让人感动而难以忘怀。那是春时,老家的洋槐花,纯洁而有浓郁的素香。
这还让人深切地感到眼下的老百姓个人出的书,是雨后春笋般的民间文学、平民文学、通俗文学和百姓文学,它们是可读可传的,是可亲可爱的。对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2025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