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亡妻影
河水在月光下无声流淌,素云的身影单薄得像一张纸,仿佛随时会被夜风吹散。她脸上的泪痕未干,眼神却是一种近乎死寂的平静,似乎对周明理的死早有预感。
“您……是素云阿姨?”陈沉压下心头的惊骇,低声问道,同时警惕地四下张望。夜色深沉,河滩上空无一人。
素云点了点头,泪水又涌了出来:“我等了他好多天……他说过,如果月圆之夜他没回来,就是出事了。”她抬头看了看天上那轮冰冷的满月,“我偷偷回来半年了,一直藏在镇外山上的老屋里,不敢见人。”
“周老师他……”陈沉不知该如何告知她周明理确切的死讯,以及是他草草埋葬了尸体。
“我知道,他死了。”素云的声音没有波澜,只有深深的疲惫,“我从河里感觉到他了。这些年,我们虽然分开,但有些东西……断不了。”她看向那个被翻动过的浅坑,“他们来过了,对不对?连他死了都不让他安宁。”
“他们是谁?”陈沉急切地问,“是赵建国?吴镇长?还有那个戴黑帽子、眉间有疤的人,就是赵建国,对吗?周老师到底知道了什么?二十年前又发生了什么事?”
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素云却沉默了。她看着陈沉,眼神复杂,有审视,有怜悯,还有一丝犹豫。
“孩子,你不该卷进来。”她最终叹了口气,“明理就是知道得太多,才落得这个下场。你刚成家,好好过你的日子吧。”
“可周老师不能白死!”陈沉激动起来,“他是我老师!他教我要明辨是非!现在他含冤而死,那些人却高高在上,一句‘自寻短见’就想掩盖一切!还有那个铁盒,里面到底是什么?”
听到“铁盒”二字,素云浑身一颤,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你……你见到了那个盒子?”
“我捡到了,但又被人偷走了。”陈沉把发现周明理尸体、捡到笔记本和铁盒的经过简要说了一遍。
素云听完,仰头闭眼,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孽债……都是孽债啊……那个盒子,是明理的催命符。”她睁开眼,抓住陈沉的手臂,指甲几乎掐进他的肉里,“孩子,听我一句,别再查了!赵建国、吴满屯,他们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二十年前,他们就……”
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和晃动的火光,隐约还夹杂着秀英带着哭腔的呼喊:“陈沉!陈沉你在哪儿?!”
是来找他的人了!新婚之夜新郎失踪,这在天亮前必定会成为轰动全镇的丑闻。
素云像受惊的兔子,猛地松开陈沉,迅速退入柳林的阴影中:“快回去!别让人看见你跟我在一起!忘了今晚的事,忘了明理,好好活着!”她的声音急促而恐惧,身影很快消失在黑暗中。
陈沉站在原地,看着迅速逼近的火把光芒,心乱如麻。素云的恐惧是真实的,她一定知道核心的秘密,但危险也近在咫尺。
“陈沉!”秀英第一个冲了过来,头发散乱,脸上又是泪又是汗,新婚的红袄在奔跑中沾满了泥污。她看到陈沉,先是松了一口气,随即委屈和愤怒涌了上来,扬起手似乎想打他,却又无力地垂下,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你……你跑到这里来做什么呀!大家都……都……”
身后,陈沉的父母、李屠户夫妇,还有几个闻讯赶来帮忙的邻居都追了上来。众人看到陈沉独自站在河边,表情各异,有疑惑,有责备,更多的是看热闹的窃窃私语。
“混账东西!”陈沉父亲气得浑身发抖,扬起巴掌就要打过来,被李屠户拦住。
“亲家公,消消气,消消气,孩子可能是喝多了,出来醒醒酒。”李屠户打着圆场,但脸色也十分难看。自家闺女新婚之夜就被新郎官撇下,这脸丢大了。
“回去再说!回去再说!”陈沉母亲哭着拉扯儿子。
陈沉像木偶一样被众人簇拥着往回走。他回头望了一眼漆黑的柳林和沉默的河水,素云的出现和警告如同一个诡异的梦。但手臂上被素云掐过的地方隐隐作痛,提醒他一切都是真实的。
回到新房,看热闹的人被劝走,只剩下两家人。秀英坐在床边低声啜泣,李屠户黑着脸,陈沉父母则不停地赔罪道歉。
“陈沉!”李屠户猛地一拍桌子,“你给我说清楚!大半夜的,你跑到河边去做什么?是不是心里还想着别的?觉得我闺女配不上你?”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陈沉身上。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他能说什么?说我去祭奠我可能被谋杀的老师?说我去见了他失踪多年的妻子?说我在调查一桩涉及镇上大人物的陈年旧案?这些话一旦出口,引起的风波将难以想象。
“我……我就是心里闷,喝多了,想去走走。”他最终选择了一个最无力,却也最安全的解释。
这个解释显然无法让任何人满意。李屠户冷哼一声,秀英的哭声更大了。陈沉父亲颓然坐下,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
这一夜,所谓的洞房花烛,便在压抑的沉默和秀英断续的抽泣中度过。陈沉和衣躺在床外侧,与秀英隔着一段冰冷的距离。他睁着眼,看着窗纸渐渐泛白,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周明理的尸体被谁动过?素云说的“二十年前的孽债”到底是什么?这个看似平静的芙蓉镇,底下究竟埋藏着多少血腥和污秽?
天快亮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和喧哗。一个邻居在外面大喊:“老陈!李屠户!不好了!出大事了!傻子阿福……阿福淹死在河里了!”
陈沉猛地从床上坐起,浑身冰凉。
阿福死了!
是意外?还是……灭口?
【第六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认证作家。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并参加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创作的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春笋杯”文学奖。
目前,已发表作品一万余篇,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等诗词,以及《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等近二百部长篇小说,多刊于都市头条及全国各大报刊平台。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