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明生
今天早饭后,我读《昆虫记》,收获颇丰。
竹节虫的一生从卵开始,它的“骗子”生涯也随之开启……因此,江湖上称其为“骗神”。
它的“骗术”技艺高超,手法巧妙!一旦遇险,它便六脚朝天落在地上,几乎看不出任何破绽。即便附肢受损,不久后也能再生,这便是它的“装死”术。
“快闪”是它的另一类骗术。部分竹节虫长有翅膀,遇险时会突然展开翅膀猛力起飞,因速度极快、一闪而过,能瞬间摆脱敌人视线,从而逃生。
竹节虫还会施展“喷射术”:喷出带有臭味的液体。若液体喷到敌人眼睛里,会造成伤害,让对方痛苦好一阵子。
“蜷身伪装”是它的又一绝技。遇险时,它会突然蜷曲身体,使自己看上去像长着带刺尾巴的蝎子,以此威慑敌人,安全脱险。
竹节虫这些技艺高超、手法巧妙的“骗术”,让我联想到:如今的高科技隐形飞机,以及我国陆军武器装备、军人服饰鞋帽统一采用的草绿色,这想必也是一种顺应战争需求的巧妙“伪装”吧!
细细思索,这样的仿生智慧远不止于此。变色龙能靠皮肤色素细胞快速调整颜色融入环境,启发人类研发出“自适应变色迷彩”,让装备和士兵在丛林、沙漠等场景中实现动态隐身;枯叶蝶静止时翅膀酷似带纹路的枯叶,这种“形态拟态”思路被用于设计伪装网和战机涂装,降低被视觉侦察发现的概率;章鱼不仅能变色,还能通过肌肉收缩改变体表质感模拟环境,据此研发的柔性智能隐身材料,未来有望让潜艇、无人机实现更高级的全方位伪装。这些从自然界“骗术”中汲取的灵感,正是人类向生物学习、提升防御与隐蔽能力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