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时光回响
晨露在窗棂凝结成霜花的那一刻,我忽然听见了秋天的脚步声。不是夏末骤雨般的急促,也不是冬初寒风的凛冽,而是像老匠人刨木时的轻响,带着岁月沉淀的从容,从巷口那棵老梧桐的枝叶间漫过来,裹着桂树的甜香,落在我摊开的书页上。这是秋天写给人间的第一封手札,以露为墨,以风为笔,字里行间都是关于成熟与沉淀的絮语。
一、晨光里的秋,碎金铺就的温柔序曲
秋日的晨光总带着几分慵懒的诗意。天刚蒙蒙亮,东方的天际还浮着一层薄雾,像揉碎的云絮飘在屋顶的青瓦上。踩着露水未干的石板路,巷口的老槐树已经开始落叶,枯黄的叶片打着旋儿落在肩头,叶脉里还残留着夏末的绿意。风从巷尾吹过来,带着墙根下野菊的清香,掠过耳边时,竟没有半分凉意,反而像母亲的手轻轻拂过发梢。
街角的早点铺升起炊烟,蒸笼里飘出的糯米香混着豆浆的醇厚,在晨光里织成一张温暖的网。老板娘系着蓝布围裙,用竹筷夹起刚出锅的糖糕,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却让那句“慢点儿拿,别烫着”显得格外亲切。我站在铺子前等糖糕时,看见几只麻雀落在对面的银杏树上,歪着头啄食。枝头还未熟透的果子,金黄的叶片在晨光里晃荡,像挂在枝头的小灯笼,偶尔有一片飘落,正好落在排队老人的草帽上,惹得老人笑着抬手去拂,动作轻得怕碰碎了这秋日的温柔。
沿着河岸往公园走,晨雾渐渐散开,阳光透过疏朗的枝叶洒在地上,织成细碎的金网。河面上飘着几片睡莲的残叶,枯黄的叶缘卷着,却依旧托着几颗晶莹的露珠,像谁遗落的珍珠。偶尔有早起的渔人划着小船从河心驶过,木桨搅动水面的声音与远处的鸟鸣交织在一起,让整个河岸都醒了过来。坐在河边的长椅上,看阳光慢慢爬上对面的山岗,把黛色的山峦染成淡金色,忽然觉得,秋日的晨光不是用来催促人赶路的,而是用来让人慢下来,细数时光里那些细碎的美好。
二、庭院里的秋,银杏树下的岁月闲章
我家的庭院藏着秋天最动人的模样。那棵老银杏树是祖母年轻时种下的,如今已有合抱粗,每到秋天,便把满树的叶子染成金黄,风一吹,叶片簌簌落下,像一场金色的雨,落在青石板铺就的庭院里,也落在廊下的藤椅上。我总爱搬一把藤椅坐在银杏树下,手里捧着一本旧书,任阳光透过叶隙落在书页上,暖得让人犯困。
有一次读着书,一片银杏叶忽然落在书页间,正好停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句子上。我把叶片拿起来细看,金黄的叶面像被时光打磨过的绸缎,叶脉清晰得像工笔细描的纹路,叶柄处还带着一点浅绿,像是舍不得与枝头告别。我把它夹在书里,当作秋天盖下的闲章,后来每次翻到这一页,都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草木香,混合着纸页的油墨味,那是岁月留下的温柔印记。
庭院的角落种着几株菊花,有黄的、白的、紫的,每到秋天便热热闹闹地开着。祖母总爱摘几朵菊花晒在竹匾里,说要用来泡菊花茶。我常帮她把晒干的菊花装进布袋子,看着她小心翼翼地把袋子收进橱柜,眼里满是期待。有一次午后,祖母泡了一壶菊花茶,我们坐在银杏树下喝茶,看着阳光透过叶片落在茶杯里,把茶水染成淡金色。菊花茶的清香在舌尖散开,带着几分清甜,祖母忽然说:“你小时候总爱在银杏树下捡叶子,说要做书签送给同学,如今那些同学还有联系吗?”我愣了愣,看着飘落的银杏叶,忽然想起儿时的时光,那些与小伙伴在庭院里追逐打闹的日子,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放,原来岁月早已把那些美好,都藏在了这庭院的秋景里。
三、田野间的秋:大地书写的丰收诗行
十月的田野,是秋天最壮阔的画卷。我曾在一个周末驱车前往郊外,车窗外的风景渐渐从林立的高楼变成了成片的农田。金黄的玉米棒沉甸甸地垂着,像是大地缀满了碎金,风过时,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丰收的旋律。田埂上,几株向日葵早已褪去了夏日的热烈,花盘低垂,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向大地致谢。
走在田埂上,脚下的泥土带着湿润的气息,混着丰收的清香,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不远处,几位农民正忙着收割,偶尔传来几声爽朗的笑谈,让整个田野都充满烟火气。一位老农看见我,笑着递来一把刚收割的大豆,说:“你闻闻,这豆粒多香,今年又是个好收成!”我接过大豆,指尖触到饱满的谷粒,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这金黄的田野,不仅是大地的馈赠,更是农人用汗水浇灌出的希望。
沿着田埂往前走,遇见一片果园。红彤彤的苹果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黄澄澄的梨子压弯了树枝,让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摘;一串串紫葡萄垂在藤蔓下,晶莹剔透得像玛瑙。果园的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妻,他们正忙着采摘水果,看见我,热情地邀请我尝尝刚摘的苹果。咬一口苹果,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散开,带着阳光的味道,夫妻笑着说:“这苹果是用深井水浇的,又晒了整个秋天的太阳,能不甜吗?”我看着他们脸上满足的笑容,忽然懂得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深意。每一份丰收的喜悦,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
夕阳西下时,我站在田埂上回望,只见金色的田野、红彤彤的果园、忙碌的农人,在夕阳的余晖中构成了一幅绝美画卷。风从田野吹过,带着果实的清香,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想要把这美好的时光永远留住。
四、雨幕中的秋:诗意浸润的时光絮语
秋日的雨,是最易引人遐思的。不像春雨那般缠绵,也不像夏雨那般狂暴,秋雨带着几分清冷与诗意,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把整个世界都洗得清亮。
正在窗前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传来“嘀嗒嘀嗒”的雨声。抬头望去,只见雨丝斜斜地织入远处的山林,把黛色的山染成淡墨画。近处的荷塘里,残荷在雨中微微摇晃,枯黄的荷叶上积着水珠,风一吹,水珠便滚落在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偶有锦鲤从荷叶下游过,尾鳍摆动的瞬间,搅碎了满池的倒影,也搅碎了心头的愁绪。
我起身煮了一壶老茶,坐在廊下听雨。茶壶里的茶叶慢慢舒展,茶香与雨气在鼻尖缠绕,让人身心都放松下来。雨越下越密,落在庭院的银杏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夏日的往事。我看着雨滴从银杏叶上滑落,落在青石板上,溅起小小的水花,忽然想起儿时的雨天,祖母总会把我抱在怀里,给我讲过去的故事,那些温暖的记忆,像是被秋雨浸泡过,变得愈发清晰。
雨停后,空气里满是湿润的草木香。我走出庭院,看见远处的山被云雾笼罩,像一幅水墨画。路边的野菊经过雨水的洗礼,愈发鲜艳,花瓣上还挂着水珠,像是在哭泣,又像是在欢笑。我沿着小路往前走,遇见一只被雨水打湿的小猫,它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我把它抱在怀里,用外套裹住它,看着它渐渐暖和起来,眼神也变得温柔,忽然觉得,秋日的雨不仅带来了清冷,更带来了一份温柔与感动。
五、黄昏时的秋:暮色浸染的温柔回眸
秋日的黄昏,是时光最温柔的回眸。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橘红色,云朵像是被点燃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铺在天边,美得让人窒息。
我常沿着河边的步道散步,看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上,把河水染成金色,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偶有归航的渔船驶过,船头的渔灯在暮色中闪烁,像是夜空中最早亮起的星。岸边的芦苇荡,几只水鸟正梳理着羽毛,它们的身影在夕阳下被拉得很长,与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河水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有一次黄昏,我遇见一对老夫妻在河边散步。老爷爷牵着老奶奶的手,慢慢地走着,嘴里还哼着老歌。老奶奶不时停下来,指着天边的晚霞,笑着说:“你看,今天的晚霞多好看,像不像我们年轻时看的那片?”老爷爷笑着点头,眼神里满是宠溺。我跟在他们身后,看着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渐渐远去,忽然觉得,秋日的黄昏不仅是美的,更是温暖的,它见证了无数人的陪伴与相守,也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与思念。
步道尽头,有一座小亭。我坐在亭子里,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天空的颜色也渐渐从橘红色变成了深蓝色。晚风拂过脸颊,带着河水的湿润与芦苇的清香,让人忍不住闭上眼睛,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此时,远处传来几声狗吠,打破了片刻宁静,却也让这秋日的黄昏变得更加生动。
六、夜色里的秋:思念缠绕的静谧时光
秋日的夜晚,是属于思念与回忆的。当夜幕降临,月光洒在庭院里,把银杏叶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地上像是一幅水墨素描。
我常坐在窗前,听窗外的虫鸣,那声音不像夏日那般聒噪,带着几分慵懒与闲适,像是在诉说着夏日的往事。偶尔会想起儿时的秋天,想起祖父牵着我的手,在田埂上采摘野菊,想起祖母在厨房里熬煮的南瓜粥,香气飘满整个屋子。那些温暖的记忆,像是被秋日的月光浸泡过,变得愈发清晰,也愈发珍贵。
有一次夜晚,我接到远方朋友的电话。她在电话里说,她那里也下雪了,忽然想起我们小时候一起在秋天堆“叶子城堡”的日子,心里满是怀念。我听着她的声音,眼前浮现出我们儿时的模样,两个人在铺满落叶的庭院里,用银杏叶堆成城堡,还在里面放上小石子当“宝石”,笑得像个傻子。挂了电话,我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满是思念,原来无论走多远,那些与秋天有关的回忆,都永远留在了心底。
夜深了,我起身走到庭院里。月光下,银杏叶静静地躺在地上,像一层金色的地毯。我捡起一片银杏叶,放在手心,感受着它的温度,忽然觉得,秋天不仅是一个季节,更是一种心境,一种在岁月沉淀中愈发醇厚的生命姿态。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有机会停下脚步,回望过去,思考未来,也让我们懂得了珍惜与感恩。
如今,又是一年秋至。窗外的桂树又开了,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提醒着我时光的流转。我想我会带着这份对秋的热爱,继续在季节的更迭中前行,在每一个秋日的晨光里拥抱希望,在每一场秋日的雨水中沉淀心灵,在每一片飘落的秋叶里,读懂时光的诗意与温柔。因为我知道,秋天不仅是一个季节,更是一种陪伴,一种在岁月长河中,永远不会褪色的美好。
作者简介:肖标,男,汉族,安徽亳州人,爱好诗词、散文。在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安徽日报、中安在线、中国农业网、中国乡村振兴网、亳州晚报等平台发表各类原创文章3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