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世阅兵有感
作者:胡斋敏
观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2025年“九三”阅兵,令人震撼。中国军人的风姿,叫人叹服。迎接外宾时,两列战士自始至终一手握枪身、一手托枪托,将枪紧贴胸前,腰杆笔直如塑像,不晃不垂,目光炯炯,英武地立于通道两侧。我一下子觉得,那枪,是悬于国门的和平之剑,由卫士的热血铸就;那挺得笔直的腰杆,就是中国人的脊梁。再看外宾从容不迫、神情坦然,我立刻懂了——是大国的底气,给了他们这份信心。
当主席与外宾并肩而行,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时,左侧的普京总统手势生动,右侧的金正恩主席侧身倾听,我们主席居于中间,左右交谈,步履稳健,不踏前半步,外宾如兄弟般融入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主席几次停步,似在回应后方,更是一 种合力前行的召唤,微妙地展现着我国所倡导的“永不称霸”的大国风范。
主席登上城楼后,第一站见的是抗日老兵。他亲热地跟抗日老兵一一握手,送去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温暖。很多老兵向主席行着军礼,表示了对领袖由衷的爱戴之情。
这份对历史的尊崇,随即融入了盛典的宏大序章之中——上午10时,庆典正式拉开帷幕。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随后,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了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和无辜死难者,强调了以史为鉴、守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并阐述了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世界愿景。
讲话结束后,阅兵式正式开始。检阅车驶过东长安街,受阅官兵列队整齐,精神抖擞,“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响彻云霄。
45个地面方队和空中梯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英雄部队的方队,身着带有历史元素的军服,步伐铿锵,仿佛让历史走进了现实。与此同时,军队改革后新组建的部队方队,则展示了现代化军队的全新风貌。首次在抗战胜利纪念阅兵中亮相的民兵方队,是一支全部由女性组成的、来自革命老区的民兵方队,生动诠释了“人民战争”思想的代代相传。
所有受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极高,且众多装备为首次公开亮相。
本次装备方队严格按照联合作战模块进行编组,如陆上突击、海上攻防、防空反导、信息作战、无人作战和战略打击等模块,依次隆隆驶过。直观地展现了中国军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
多种型号的侦察、攻击、蜂群无人机,则凸显出未来智能化战争的发展方向。电子对抗、网络攻防等装备,体现了在现代战争中夺取制信息权的核心地位。
新型高超音速武器在内的国之重器压轴出场,充分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的战略威慑能力。
当装备方队的余音未落,空中护旗梯队掠过长空,拉开了空中阅兵的序幕。预警机、侦察机、轰炸机、加油机、战斗机等组成的多个梯队,以模块化、体系化的编队飞行,展示了强大的空中力量和协同作战能力。新列装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和大型无人侦察机等先进机型,成为国内外媒体镜头追逐的明星。
这场历时约70分钟的阅兵盛典,不仅在国内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关注。多位外国政要和驻华武官现场观礼,全球媒体进行了密集报道。这场盛典,向世界清晰传递了一个信息:一个铭记苦难历史、珍爱和平并拥有强大能力捍卫和平的中国,将是维护世界稳定与繁荣的坚定力量。
2025年的“九三阅兵”成功地将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希冀融为一体。它既是对抗战先烈最深切的告慰,也是对全体国民最激昂的动员,更是对世界和平最庄严的承诺。
胡斋敏,男,出生于1955年3月。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中学,大专,中教高级,退休教师,1985年江西省优秀教师。教学专注,实 践深刻。最近开始写作,有散文,诗歌及教学回忆、论文等创作。《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盛世阅兵•礼赞强国”(2025)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25573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