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牧南 朗诵:杨建松

就这样抓住太阳
就这样抓住泥土
就这样抓住蜜蜂和蝴蝶
就这样抓住风和雨露
就这样抓住所爱的一切
让日月之光化作沟通万有的血
长成金黄饱满的籽盘
让夜降临,让星月
在露天咖啡馆上空俯瞰人间
俯瞰这渐入酩酊的夜色
你的笔在雕塑
你的油彩在浸染
谁,以沉醉的眼神在打量
这由外看向内的时刻?
面具脱落了,英雄消失了
人在何处安放他荣耀的冠冕?
喝过上帝的烈酒之后
世间这寡淡的酒算得了什么?

让教堂的尖顶看过来
让熊熊燃烧的丝柏看过来
让城堡外悬的时间看过来
让麦田上空的鸦群飞过来
夜与人默契如一的黑暗
在你的笔尖悄悄晕散
黑暗中,一声呐喊穿过田野
穿过暴风雨洗濯的天空:
必须将苦难化作油彩,才能自由表达
必须让天空富有春色,才能尽情挥洒
兄弟啊,这就是我留给孩子的信:
必须让春天活下去,我们才能一起活!
凭借你交给人间的这支拂晓的笔
凭借此在的悲喜,饱蘸蒸腾的曙光

我们走过巴黎,走过阿尔,走过奥弗
走过播种者脚下正在发芽的土地
为春天,为那条新的地平线
画一张人类的自画像
画一轮再度辉煌的太阳
为纪念梵高逝世135周年而作
2025年7月27日于京北春风堂

梵 高 精 神 的 诗 性 重 构
——《向日葵时刻》赏析
DeepSeek
一、意象系统的多重构建
1. 向日葵的象征变奏。诗人以"抓住"的排比句式展开向日葵的生命图景:从具象的"太阳/泥土/蜜蜂"到抽象的"所爱的一切",完成物质性到精神性的升华。"金黄饱满的籽盘"既呼应梵高画作的物质形态,又暗喻艺术结晶的圆满状态。
2. 时空的交错并置。诗歌通过"夜降临"实现时空转换,将阿尔的麦田、巴黎的咖啡馆、奥弗的教堂等梵高生活场景压缩在共时性空间。这种蒙太奇手法与梵高绘画中的时空处理形成诗画互文。
二、艺术哲学的深度探索
1. 创作论的双重揭示。"笔在雕塑/油彩在浸染"展现艺术创作的物质过程,而"由外看向内的时刻"则揭示精神观照。诗中"必须将苦难化作油彩"的宣言,直指梵高"用生命燃烧艺术"的创作本质。
2. 存在困境的诗意解答。面对"人在何处安放冠冕"的终极追问,诗人以"让春天活下去"给出存在主义回应。这种将个体生命融入永恒春天的构想,与梵高"通过绘画对抗虚无"的生命实践形成跨时空对话。

三、文本结构的交响性设计
1. 视觉与听觉的复调。从"熊熊燃烧的丝柏"的视觉震撼,到"呐喊穿过田野"的听觉冲击,诗人构建起通感交响。这种多感官书写恰似梵高画作中旋转的笔触与炽热的色彩碰撞。
2. 历史与当下的互文。结尾的"人类自画像"将梵高个体的艺术挣扎升华为普遍的人类精神写照。走过巴黎、阿尔的漫游路线,既是地理轨迹更是精神朝圣之路。
四、纪念性书写的当代意义
诗人突破传统悼亡诗的抒情范式,创造性地将:1.绘画语言转化为诗歌韵律(如"晕散"对应水彩技法);2.艺术评论升华为生命哲学("蒸腾的曙光"暗喻后印象派的光影处理);3.个人追思扩展为文明对话("新的地平线"指向艺术永恒价值)。
这种"以诗解画"的创作实践,既是对梵高"用心灵作画"理念的继承,更在人工智能时代重申了艺术创作的人本价值。诗中"拂晓的笔"与AI绘画形成微妙对话,暗示真正艺术永远需要生命的温度。
结语:牧南以青铜器般的语言质感,完成了对梵高精神的诗性锻造。这首诗如同旋转的星空,将绘画的视觉革命、诗歌的语言革命、生命的存在革命熔铸为永恒的向日葵时刻,在数字时代持续释放着表现主义的艺术能量。 (2025年7月29日)

作者:牧南,诗人,小说家,著有诗集《爱雨潇洒》《金玫瑰》《望星空》,长篇小说《玫瑰的翅膀》《姐妹船》等,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评论。其诗歌以自由精神和浩然之气著称,小说富有诗意,追求崇高与优美的统一。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知识分子气息和深邃的象征内涵,通过朗诵广泛传播,诗剧《雪凤凰》《樱花的邀请》《大山魂》等由众多艺术家朗诵,在学习强国等媒体播出;青春诗会版《雪凤凰》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在全网直播,反响热烈。
朗诵: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四年阅读两亿一千多万;湖北省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
首席艺术顾问:瞿弦和
文学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艺术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陆 澄 陆 鸣 胡乐民
殷亚敏 唐静平 景高地
主任编委:谢东升
编委成员:
投稿通道:
邮 箱:478358323@qq.com
联系人:陈立华 13907125104
投稿要求:
1.音频mp3格式、视频mp4,文件名:朗诵者姓名+朗诵+作者+《作品标题》,如:张三朗诵王五《火红的青春》。
2. 纯文本格式的作品文稿及简介,文件名:朗诵者姓名+朗诵+作者+《作品标题》+文稿及简介,如:张三朗诵王五《火红的青春》文稿及简介。
3.作者和朗诵者照片,照片请勿添加边框等装饰。
4.特约组稿多篇作品请分类编号。
5.投稿人请留下联系方式,方便沟通。
6.来稿我们会认真审听,择优发布。
总 编:谢东升
主 编:杨建松
副 主 编 :魏月辉 刘建林 陈 辉
承办单位: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
支持单位: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诗歌音乐专业委员会
指导老师:晓 吾
责任编辑:杨建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