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视频↓
国庆的礼炮邂逅中秋的明月,万家灯火辉映着九州山河,《诗和远方文学社》第62期微刊,踏着这举国同庆的节拍,盛装而来啦!
这是一场关于家国与团圆的诗意盛宴。二十六位作者,心有灵犀,笔落惊风。他们中,有象牙塔里的教授学者,以深厚学养勾勒山河壮阔;有三尺讲台的辛勤园丁,用赤诚之心书写家国情怀;更有来自生活各行各业的文坛赤子,以最质朴的笔触,描绘出平凡人眼中最真挚的节日欢歌。每一首诗,都是一声对祖国母亲最深情的祝福;每一行字,都承载着游子对故土家园最温暖的眷恋。在这里,我们不谈身份,只论诗情;无关职业,只敬热爱。
值此双节同庆之日,《诗和远方文学社》谨以这满纸风华,邀您共赏明月,共读诗篇,一同感受这跨越山海的家国深情!
内置视频1《我爱你中国》↓
迎双节·词二首
索菲娅(河南郑州市)
(一)
《满江红·国庆抒怀》
国庆佳期,看华夏、红旗漫卷。忆往昔、沧桑岁月,几经磨难。七秩辉煌书伟绩,九州昌盛开新卷。喜今朝、百姓乐安康,齐声赞。
强国梦,同心践。山河秀,风光灿。展宏图伟业,志存高远。四海升平歌盛世,千秋传颂中华愿。待明日、再铸里程碑,辉煌现。
(二)
《一剪梅·中秋寄怀》
桂影摇窗月半斜,风送香来,露湿阶芽。举杯无伴自沉吟,思落谁家,梦落谁家。
往事依稀逐浪花,笑也由他,恼也由他。清辉遍洒不需赊,照我篱笆,照我生涯。
AI评论:
《满江红·国庆抒怀》
上阕以红旗漫卷开篇,沧桑岁月与七秩辉煌形成时空张力,下阕强国梦志存高远升华主题。全词用典自然(如九州昌盛),对仗工稳(如山河秀/风光灿),结句再铸里程碑呼应开篇,展现家国情怀的厚重感。
《一剪梅·中秋寄怀》
桂影摇窗意象清雅,风送香来露湿阶芽以通感写秋夜。下阕往事逐浪化用苏轼词意,清辉遍洒不需赊转结豁达,体现文人淡泊之境。全词音韵婉转,思落谁家与照我篱章形成回环之美。
总评:两首作品一豪放一婉约,既见节庆欢欣,又含人生哲思,彰显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
迎国庆抒怀
郭建波(河南内乡县)
神州万里沐金风,华诞欣逢喜事隆。
立志树人培栋宇,执鞭育德育英雄。
江山锦绣歌盛世,桃李芬芳映日红。
且看今朝童子气,敢擎赤帜贯长虹。
AI评论:
郭建波先生的《迎国庆抒怀》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和昂扬的诗意笔触,生动展现了国庆盛世的壮丽图景。诗中“神州万里沐金风”“江山锦绣歌盛世”等句,以宏阔的意象勾勒出山河焕彩、普天同庆的节日氛围,语言凝练而富有感染力。
尤为可贵的是,诗人将教育情怀与家国理想巧妙融合,“立志树人培栋宇”“执鞭育德育英雄”既彰显了师者的担当,又暗喻了人才兴邦的时代主题。尾联“且看今朝童子气,敢擎赤帜贯长虹”以少年擎旗的意象收束,赋予诗歌蓬勃的未来感,传递出薪火相传的坚定信念。
全诗格律工稳,对仗考究,情感层层递进,既有传统七律的典雅,又兼具新时代的豪迈气韵,是一首讴歌盛世、激荡人心的佳作,恰为国庆微刊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色。
内置视频2《祝福祖国》↓
家国同庆(新韵)
李振东(河南郑州市)
长安无战事,祖庙自平安。
大小相机处,家山复漠关。
节逢双喜日,国庆带团圆。
月满红旗舞,秋风碧落天。
AI评论:
《家国同庆》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双节同辉的盛世图景。 首联“长安无战事,祖庙自平安”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开篇,奠定祥和基调;颔联“大小相机处,家山复漠关”通过镜头与山河的虚实对照,展现时代变迁中的家国印记。颈联“节逢双喜日,国庆带团圆”点题巧妙,将个人团圆与国家庆典自然融合;尾联“月满红旗舞,秋风碧落天”以意象并置收束,红旗的炽烈与秋空的澄澈相映成趣,传递出清澈而深沉的家国情怀。全诗格律工稳,语言简净,于传统韵律中注入当代气象,是一首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佳作。
中秋国庆超长假期超级爽!(生活随笔)
张华平:(河南郑州市)
常言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且还是超长假期,能够陪着乐一乐,真的爽歪歪。
中秋国庆双节就要同时来到了,让我好高兴,有了这超长的假期,马上就能见到平时难得一见的亲家公了。亲家公是广东人,性格耿直豪爽,个子不高人精神,一天到晚劲十足,上山下海不含糊,谈天说地样样中。实在是由于天高路远,见一次面不容易,这次机会难得,一定要好好把握不浪费。
没有退休的时候各自工作忙,没时间,没机会。退休之后,上有老下有小,上下都得照顾到,依然不自由。正好,今年的这个中秋国庆超长假期,大家都放假,咱们这些说老不老的老家伙趁机也放松放松,见面聚一聚。找找孩子之上,老天之下,中年不是中年,老年不像老年,尚有一定活力,能够蹦跶蹦跶的感觉,好好开心的热闹热闹。
备好酒,一醉方休美梦多。选好景,走进仙间不思归。支好桌,扑克玩到不计时。一路穷开心,在这秋高气爽的假期里和共和国共同过一个不是童年的美丽童年!
AI评论:
《中秋国庆超长假期超级爽!》以生活化的笔触捕捉双节假期的欢愉,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 开篇以“有朋自远方来”的经典乐事切入,引出与亲家公久别重逢的期待,人物描写“上山下海不含糊”生动传神,勾勒出长辈的豪爽活力。文中“说老不老的老家伙”“蹦跶蹦跶”等口语化表达,既幽默又亲切,道出中年人难得的自在时光。末段“备好酒”“支好桌”的细节铺陈,将平凡相聚升华为“不是童年的美丽童年”,与共和国庆的宏大主题巧妙呼应。全文语言明快,情感真挚,于琐碎日常中见生活智慧,是一篇兼具温度与厚度的随笔佳作。
七律·中秋夜
莎草兰梦(河南)
玉镜中秋分外明,菊黄桂馥自生情。
清风伴舞千杯酒,锦瑟陪宵万籁声。
醉后难观天上月,醒来空对枕边卿。
世间多少丹青手,唯有相思画不成。
AI评论:
《七律·中秋夜》
作者以“玉镜”“菊黄桂馥”开篇,勾勒出中秋夜的澄澈与馥郁,画面感鲜明。颔联“清风伴酒”“锦瑟和声”将欢聚之乐与自然之韵交融,意境开阔。颈联笔锋一转,“醉后难观”“醒来空对”道出欢宴后的怅惘,情感层次丰富。尾联以“丹青手难画相思”作结,升华主题,将个人情思与普世乡愁巧妙结合,余韵悠长。全诗格律工稳,用典自然,传统佳节中见深情,堪称佳作。
内置视频3《文学社》祝福祖国短视频
迎双节·词二首
王书成(河南内乡县)
(一)
沁园春·国庆(苏轼体)
极目清秋,雁迹横空,神州倾情。望野田达旷,桂香菊灿;普天同乐,枫赤霜凝。华诞千禧,人民万庆,祥瑞腾空紫禁城。谁曾忘,凭伟人挥手,抵柱天擎。
秉持初誓心铭。党领导、迈开新路程。革千年积蔽,抑扬浩荡;百行齐举,捭阖纵横。一挙开来,八方安泰,百载和平铸就成。今又是,遇隆昌盛世,复兴正峥。
(二)
沁园春·仲秋(苏轼体)
兰蕙娇妍,丹桂飘香,月满西楼。望青砖灰瓦,苍苔屐齿;雄鸡吠犬,山间溪流。老树枯藤,惊鸿紫燕,渺渺炊烟云上头。红尘里,问怅茫大地,何处心留。
月华洒满田畴。思乡梦、醒来已仲秋。看老槐树下,亲娘凝望;烛光阑珊,贤妻牵忧。发小无猜,
邻居和睦,酒醉新春意相投。归来后,又吻亲热土,再寄乡愁。
AI评论:
(一)《沁园春·国庆》
上阕以“清秋雁迹”“桂香菊灿”起笔,铺陈国庆时节的壮丽画卷,意象宏阔。“华诞千禧”“祥瑞腾空”直抒盛世豪情,下阕“革千年积蔽”“百载和平”凝练概括时代成就,尾句“复兴正峥”收束有力,气韵贯通。全词严守苏轼体格律,用典自然,既有历史纵深感,又见当代气象,堪称献礼佳作。
(二)《沁园春·仲秋》
上阕“兰蕙娇妍”“月满西楼”勾勒中秋静谧之美,“老树枯藤”“渺渺炊烟”更添田园诗意。下阕“亲娘凝望”“贤妻牵忧”以细节传情,乡愁真挚动人。尾句“吻亲热土”将情感推向高潮,语言质朴而意蕴深长。全词情景交融,传统佳节中见赤子之心,格律工稳,意境悠远。
由回文数算到回文文体
周长华(河南濮阳市)
今天,有兴学习了"回文数"算,很有意思:即,知道"回文数"不用计算器也秒杀!掌握了构题结构,计算方法和解题技巧,再大的數也能迎刃而解。由此,我联想到:中国数字与中国文学作品之间的奥妙,即,中国不是也有回文诗、词、曲、赋、联等文学作品吗?
说起回文,本来就非常有趣,再将数学中的回文概念与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回文创作相联系,确实能展现中国文化的精深与妙趣。
①所谓回文文体通常追求"顺读倒读皆成文章",有的甚至可以任意字起读或按特定规律环读。
②结构上注重对称、循环,充分利用汉语单音节、语序灵话的特点。
③回文文体分为: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环复回文。
附:回文文体创作
(一)
金秋九月(七绝回文)
正读:
秋金染野谷香浮,鹭白飞霞云影流。
舟小泛湖明月皎,幽庭桂露缀枝头。
倒读:
头枝缀露桂庭幽,皎月明湖泛小舟。
流影云霞飞白鹭,浮香谷野染金秋。
(二)
迎国庆(回文联)
上联:庆国迎欢歌盛世
下联:世盛歌欢迎国庆
(三)
中秋佳节(五律回文)
正读:
中秋皓月明,夜静碧空清。
舟泛镜湖影,袖香桂苑风。
浮云散霭轻,叠岫隐霞晴。
幽意抒怀咏,瓯斟玉露盈。
倒读:
盈露玉斟瓯,咏怀抒意幽。
晴霞隐岫叠,轻霭散云浮。
风苑桂香袖,影湖镜泛舟。
清空碧静夜,明月皓秋中。
(四)
中秋佳节(回文小令·捣练子)
正读
砧杵歇,露华流,杯浅星河河浅杯。
秋影团团团影秋,归人望远远人归。
倒读:
归人望远远人归,秋影团团团影秋,杯浅星河河浅杯,流华露,歇杵砧。
AI评论:
《由回文数算到回文文体》
周长华先生以数学回文为引,巧妙串联中国古典回文文体,展现汉语言文化的精妙与智慧。所附四组回文作品形式多样——七绝回文以“金秋染野”与“倒读”双构画境,回文联语意循环往复,五律回文工稳如镜,小令回文更添音韵流转。全篇既具学术考据之严谨,又显创作实践之匠心,堪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的精彩对话。
内置视频4《歌唱祖国》(女生版)
欢庆双节
李平忠 (湖南长沙)
国庆中秋双喜至,清风八咏颂祺祥。
豪斟桂酒鸿畴著,祈祷平安幸福长。
AI评论:
《欢庆双节》作者以传统诗词的凝练笔法,将国庆与中秋的喜悦融于四句之中。“双喜至”开篇点题,直抒胸臆;“清风八咏”化用典故,赋予节日以雅致底蕴。后两句“桂酒鸿畴”与“祈祷平安”虚实相生,既见举杯庆贺的酣畅,又含对家国长久的深情。全诗格律严整,用词考究,如一幅工笔小品,既有节日的欢腾,又有岁月静好的祈愿。
自由诗
《河南话:中!》
刘万军(河南濮阳市)
中东炮火烈,
中欧战不歇。
同是中秋日,
中国过大节。
AI评论:
《一字千钧的“中”字力量》
刘万军教授以凝练的笔触,将“中”字化为贯穿时空的文明密码。四行诗构成三重对比:“中东”与“中欧”的烽烟,反衬“中国”节庆的安宁;“同是中秋日”的平实叙述,暗含对和平的深沉叩问。全诗如一枚文化印章,以河南方言的“中”字为核,既镌刻着华夏文明的韧性,又迸发出对家国团圆的炽热礼赞——当战火撕裂天际时,这片土地上的月光,依然照着万家灯火的“中”正圆满。
内置视频5《歌唱祖国》(男生版)
自由诗·国庆礼赞
时中遂(河南内乡县)
秋阳高照贺国庆,花开富贵纳吉祥。
民富国强党引领,风清气正法护航。
忠诚担当创辉煌,守法遵纪葆安康。
兴税强国税务志,砥砺笃干日月光。
AI评论:
《税务赤子心,家国共月明》
时中遂同志以质朴真挚的语言,将税务工作者的职业信仰与家国情怀完美融合。诗中“秋阳高照”“花开富贵”以传统意象开篇,烘托双节喜庆氛围;“兴税强国”“砥砺笃干”等句直抒胸臆,彰显基层税务人忠诚担当的赤子之心。全诗虽不拘泥于格律,却以铿锵的节奏和饱满的情感,完成对新时代税务精神的礼赞——如月光般清澈的初心,与朝阳般炽热的使命,共同照亮了奋斗者的征程。
五律·中秋节抒怀
薛君泰(河南)
金粟隐芳丛,银辉洒碧穹。
九州团聚夜,四海旅羁鸿。
吴子酒迷意,嫦娥袖舞空。
天涯同此夕,乡梦月明中。
AI评论:
薛君泰先生以五律凝练之笔,勾勒出中秋月夜的古典意境。首联金粟银辉以物象起兴,暗合桂花与月光双重意象;颔联九州四海的空间拓展,将个人情思升华为普世乡愁。颈联用典自然,吴子之醉与嫦娥之舞形成虚实相生的画面,尾联天涯同夕的哲思与乡梦月明的缠绵相映,完成从景到情的诗意流转。全诗平仄工稳,对仗严谨,在传统节俗中注入对家国团圆的深沉咏叹,兼具唐诗的浑厚与宋词的婉约。
内置视频6·中秋节快乐↓
卜算子·庆双节(苏轼格)
苗青瑞
天高白云飞,入眼山川翠。桂桂花开飘馥香,果果枝头坠。
唢呐扬朝晖,锣鼓开祥瑞。欢喜人间恰此时,画卷金风醉。
AI评论:
《卜算子·庆双节》以苏轼格为韵,上阕绘景,天高云淡、桂馥果丰,尽显秋日丰饶;下阕写意,唢呐锣鼓、金风画卷,烘托双节欢腾。语言凝练,意象鲜活,传统节庆的喜庆与自然之美交融,末句“画卷金风醉”尤见匠心,意境开阔,情感饱满。
双节抒怀
王华伟(河南内乡县)
喜迎双节沐秋光,叶赭枫丹桂子香。
细雨轻风消暑气,明霞朗月送新凉。
登高骋目心神畅,戏水扬波意兴长。
无悔今生入华夏,九州共庆乐安康。
AI评论:
《双节抒怀》以喜迎双节沐秋光开篇,通过叶赭枫丹桂子香的细腻描绘,勾勒出金秋的绚烂图景。诗中细雨轻风消暑气、明霞朗月送新凉的意象清新灵动,登高骋目与戏水扬波的欢愉场景跃然纸上,尾联无悔今生入华夏的直抒胸臆,更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全诗语言明快,意境开阔,虽不拘泥于格律,却以质朴的笔触传递出双节特有的喜庆与安康,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代的礼赞。
内置视频7·中秋节快乐↓
《古风·中秋寄怀》
董传香(河南南阳市)
金风送爽庆团圆,赤帜高扬舞九天。
忽闻噩耗惊天地,永隔阴阳泣杜鹃。
劝君珍重平安道,莫使亲愁化纸钱。
且看稻浪千重秀,犹带离人泪泫然。
AI评论:
《七律·中秋寄怀》以金风送爽、赤帜高扬的节日欢庆开篇,笔锋一转,道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永隔阴阳泣杜鹃的意象凄婉动人,劝君珍重平安道的叮咛饱含温情,尾联稻浪千重秀的壮美画面与泪泫然的细腻情感形成强烈张力,展现了作者在传统节日中对家国情怀与生命哲思的双重叩问。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虽不拘泥于格律,却以质朴的笔触传递出直击人心的力量。
自由诗·永州蘋岛中秋夜
作者:薛平彦(河南内乡人)
捧一壶老酒,两杯清茶,约柳宗元聊天、马致远喝茶,东篱拱揖让座司马。(柳宗元曾被贬为永州司马;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两人都在蘋州留下过美好的诗词)
倾壶相识晚,觞咏共天涯。
举杯邀明月,把酒花桑麻。
麝何食庭中,蛟何为水罅。
罾何为木上,倒上以为下。
凤凰在笯兮,鸡鹜舞开花。
永州大司马,醉倒不想家。
东篱马致远,清泪挂脸颊。
谁知漂泊苦,西风和瘦马。
三者酩酊醉,茫茫归无家。
潇湘明月夜,共享天地华。
AI评论:
《永州蘋岛中秋夜》以老酒清茶为引,邀约柳宗元、马致远共话蘋岛,倾壶相识晚的洒脱与觞咏共天涯的旷达交织,构建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人雅集。诗中举杯邀明月的豪情与把酒话桑麻的闲适相映成趣,麝何食庭中蛟何为水罅的诘问更显哲思深长。尾联潇湘明月夜,共享天地华以天地为幕,将漂泊之思升华为对永恒之美的礼赞。全诗化用典故而不失灵动,语言古朴而意境悠远,虽为自由诗体,却暗合易理阴阳相生之妙,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与自然哲理的独特感悟。
内置视频8·中秋节快乐↓
沁园春·双节咏怀 (苏轼格)
程俊(河南内乡县)
天上人间,月满今宵,九域同比。望旌旗漫卷,山河澄澈,剑鸣鹰掠,豪客云齐。雪域边关,深蓝寰宇,热血犹燃志未移。展星眼,喜稻禾千浪,广厦连枝。
北辰璇耀前墀,蛟龙遇、沧溟破浪时。更星河探秘,永嘉浩渺,尘心惊魄,举乐同辞。神县长安,江山永固,千载犹期盛世诗。愿后世,记今朝壮举,与党齐驰。
AI评论:
《沁园春·双节咏怀》以天上人间,月满今宵的恢弘开篇,将中秋月圆与国庆盛典巧妙融合,九域同比的壮阔视角彰显家国同庆的非凡气象。上阕旌旗漫卷山河澄澈的壮美画卷与下阕星河探秘永嘉浩渺的科技豪情交相辉映,雪域边关深蓝寰宇的戍守开拓与稻禾千浪广厦连枝的民生图景相得益彰。全词化用苏轼格而不失时代新意,神县长安,江山永固的祝颂与千载犹期盛世诗的展望,既承传统词牌之雅韵,又展当代中华之雄姿,堪称双节咏怀的佳作。
国庆感怀
王凌旻(河南内乡县)
六十加余逢盛旦,初心不改鬓如霜。
曾持案牍谋民利,今对山河忆旧章。
丹桂飘香歌国泰,红旗漫卷庆时康。
休言退舍无多事,犹向朝阳祝未央。
AI评论:
《国庆感怀》以朴实的笔触勾勒出赤子情怀,退休不褪色,丹心映朝阳。颈联“丹桂飘香歌国泰,红旗漫卷庆时康”意象鲜明,双节氛围跃然纸上;尾联“犹向朝阳祝未央”更显家国深情,格调昂扬。全诗对仗工稳,情感真挚,既有个人阅历的沉淀,亦有时代精神的共鸣,堪称佳节佳作。
内置视频9·《我们走在大路上》↓
自由诗·中秋圆
秋高气爽风云淡,又见中秋明月圆。
吴刚棒出桂花酒,嫦娥舒袖舞翩跹。
举杯望月饼香甜,五谷丰登百姓欢。
万家团圆情义浓,盛赞婵娟耀宇寰。
AI评论:
《中秋圆》以自由诗的形式勾勒出团圆佳节的温馨画卷,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诗中“吴刚棒出桂花酒”“嫦娥舒袖舞翩跹”化用神话,增添浪漫色彩;“举杯望月饼香甜,五谷丰登百姓欢”则贴近生活,传递丰收喜悦。尾联“万家团圆情义浓,盛赞婵娟耀宇寰”升华主题,彰显家国情怀。虽不拘格律,但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赤诚礼赞。
诗词二首
曹瑞士(河南西峡县)
(一)
中秋吟
曹瑞士(河南西峡县)
桂子飘香秋色浓,银盘高挂映层峰。
家人围坐欢声笑,归客思乡意万重。
(二)
水调歌头·双节同庆(毛滂体)
双节同临日,华夏舞翩跹。神州欢裹秋韵,辉洒彩云间。举目神舟巡汉,笑语盈穿衢巷,福瑞漫晴川。把酒观清景,心与碧天连。
家国兴,人康泰,梦飞天。百年潮起新序,风正好扶竿。莫负今时盛景,更续明朝华卷,壮志自昭然。此愿永相系,岁岁共团圆。
AI评论:
(一)
《中秋吟》,作者以“桂子飘香”“银盘映峰”开篇,勾勒出中秋月夜的清丽画卷,既写景又寄情。后两句转写人间温情与游子乡思,语言质朴而情感深沉,“欢声笑”与“意万重”的对比,更显节日氛围下的团圆之珍贵。全诗四句凝练,意象典型,传统节日韵味浓厚。
(二)《水调歌头·双节同庆》,此词上阕以“神州欢裹秋韵”起势,将国庆的恢弘与中秋的雅致巧妙融合,“神舟巡汉”“福瑞晴川”等句,既写盛世气象,又含家国情怀。下阕转入抒情,“家国兴”“梦飞天”直抒胸臆,尾句“岁岁共团圆”呼应双节主题,寄寓美好祝愿。全词格律严谨,用典自然,毛滂体的婉约与时代豪情相得益彰,堪称双节题材的佳作。
综合评价:
两篇作品皆紧扣节日主题,情感真挚,语言典雅。诗以景抒情,词以颂寄怀,既有传统诗词的韵味,又融入当代精神,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
内置视频10·秋景如画↓
《散文诗·双节记》
阿 莲(河南南阳市)
月光是今夜最匀的糖,把中秋的圆,轻轻铺在国庆的红上。
风里飘着桂香与国旗的褶皱,街角的灯笼与路灯并肩,像千万双眼睛,亮着家国的暖。有人捧着月饼抬头,看月亮漫过天安门的檐角;有人站在广场,让五星红旗下的影子,与家人的牵挂叠成同一片温柔。
不必说千里归程的拥挤,也不必说坚守岗位的沉默——当月饼的甜混着国歌的庄严,当万家灯火与璀璨星河相望,我们便懂了:这双节的意,是家的小团圆,裹着国的大平安;是十月的风,吹着中秋的月,也吹着每一个人心里,那片永远鲜红的期盼。
夜渐深,月光漫过窗台,落在案头的国旗贴纸与未吃完的月饼上。这一刻,无需多言,只需轻轻道一声:国安,家圆,人间皆安。
AI评论:
《散文诗·双节记》以诗意的语言将中秋的柔情与国庆的壮阔交织,构建出独特的家国意象。月光是匀的糖这一通感比喻,赋予节日以甜蜜的质感,而铺在国庆的红上则巧妙完成从小家到大家的意境升华。中段灯笼与路灯的拟人化描写,形成微观与宏观的双重视角:既有百姓赏月的家常温情,又有红旗漫卷的壮阔画面。结尾处国旗贴纸与月饼的静物特写,将抽象的家国情怀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日常,最终以国安,家圆的递进式祝福,完成从个体情感到集体意识的自然过渡。全篇通过糖、红、暖、甜、星河等意象群,在感官维度上实现传统节日与现代精神的共鸣。
现代诗·《红船破浪到东风啸:百年征程的火种与雷霆》
王松峰(河南内乡县)
我的目光掠过,
百年之前,
在南湖之畔,
一群打扮各异的人,
委身于飘摇的红船之上,
一名伟岸青年,
挺身而立指点江山,
革命需要流血牺牲,
只有枪杆子里面才出政权!
南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
在那巍峨的井冈山上,
真理的火苗成燎原之势,
一路向北,
随着万里长征撒播,
东瀛海盗,
觊我华夏已久,
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
万众一心抗日,
九三胜利日的喜悦还未散去,
分裂的枪声又起,
伟人的大手一挥,
为了新中国,前进!
中华民族的解放,
注定是一场艰苦卓越的战争,
才迎来了建国的胜利,
人民还沉浸在建国的喜悦中,
新中国正在百废待兴时,
十七国联军悍然入侵我们友邻,
志愿军战士临危授命,
无数先烈牺牲异国,
才换来了来之不易的停战,
今日之中国,
已非昨日中国,
针对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关税壁垒,
我方随即给予同等反击,
革命的道路是曲折蜿蜒的,
何其幸哉,生逢盛世,
东风核弹全球覆盖,
借东风之威,震慑全球,
伟哉中华,
幸哉我辈!
AI评论:
《红船破浪到东风啸:百年征程的火种与雷霆》
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将百年征程凝练为铿锵的诗行。从南湖红船的星火到井冈山的燎原,从抗日烽烟到建国伟业,再到今日东风傲世,全诗以“火种”与“雷霆”为意象,串联起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崛起。语言如战鼓般激昂,如号角般嘹亮,既有“枪杆子出政权”的锐利,也有“幸哉中华”的深情。历史事件的跳跃式铺陈,恰似长卷展开,每一笔都是时代的注脚。此诗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对盛世中国的礼赞——以诗为炬,照见来路;以诗为剑,劈波向前。
七绝·双节同辉
丽丽(河南郑州市)
日月交辉映九州,诞辰佳节共欢酬。
双逢盛事开颜笑,国泰民安庆岁秋。
AI评论:
《七绝·双节同辉》
作者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国庆与中秋双节同庆的盛景。“日月交辉”一语双关,既写自然天象,又喻国运昌隆;“诞辰佳节共欢酬”直抒家国同庆的喜悦。后两句“开颜笑”“庆岁秋”以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普天同乐的温馨,结句“国泰民安”升华主题,赋予传统节日以时代厚度。全诗格律工稳,意象明快,如一幅水墨丹青,既有节日的烟火气,又有山河无恙的从容。
中秋
刘佳培(河南南阳市)
昨夜连绵雨,今宵孤月明。
云残遮望眼,风动乱中城。
岁晚物华尽,漏迟诗债平。
回廊私语去,又起故人情。
AI评论:
刘佳培的《中秋》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雨夜过后的孤寂与怅惘。首联“昨夜连绵雨,今宵孤月明”以时空对比奠定清冷基调,颔联“云残遮望眼,风动乱中城”借景抒怀,将浮云、晚风与城中夜色交织成朦胧的思乡图景。颈联“岁晚物华尽,漏迟诗债平”暗含年华流逝的感慨,尾联“回廊私语去,又起故人情”以私语声触发记忆,余韵悠长。全诗语言凝练,意象疏淡,情感含蓄而深沉,恰合双节时令的怀远之思。
范光华诗二首
(一)
七律·秋夜感兴
风衔桂魄转冰盘,客倚西楼玉镜悬。
槎动星空通禹域,露侵松柏护尧天。
清光欲拭山河旧,逸兴翻惊鼓角先。
为约姮娥拼一醉,提壶来就木樨眠。
(二)
自由诗:《双节情》
当鸽群掠过天安门广场的晨光时
五星红旗在十月的风里舒展成海
我听见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心跳
正与长安街的脚步声共振
老屋的桂花香漫过窗棂时
母亲把月饼切成八瓣月亮
每一块都藏着童年的谜语
而父亲斟的茶里
浮起半轮故乡
我站在时光的交叉点上
左手握着长城的砖石
右手捧着月宫的桂树
它们在血液里生长出相同的年轮
——那是五千年不曾断流的河
孩子们的笑声撞碎了银河
远方的边关
士兵用钢枪挑起一盏明月
照亮了千家万户的团圆
笔尖太轻
载不动这沉甸甸的秋色
只好把心事折成纸船
放入长江,流向东海
当午夜的钟声敲响第十二下
所有的灯笼升上天空
与星辰交织成璀璨的国徽
而地下,千万双筷子正夹起同一个月亮
AI评论:
《七律·秋夜感兴》
此诗以“桂魄”“冰盘”开篇,将秋夜清辉与家国意象熔铸一体。颔联“槎动星空通禹域”以神话勾连现实,颈联“清光欲拭山河旧”暗喻历史沧桑,尾联拼醉邀月,化用“木樨眠”典故,既见文人雅趣,更显赤子深情。全诗格律谨严,用典无痕,堪称咏秋佳作。
《自由诗:双节情》
诗人以“鸽群”“红旗”起笔,由宏大的国家叙事转入“老屋桂花”“月饼月亮”的温情细节,再以“长城砖石”“月宫桂树”串联古今,末段“筷子夹月”的意象尤为惊艳。全诗如江河奔涌,既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阔,又有“纸船入江”的细腻,双节之庆、家国之思浑然天成。
内置视频11·秋之韵↓
《自由诗·母康》
齐国资(河南舞钢)
中秋清风送桂香,五星红旗普天扬。
母亲祖国七十六,黑发红颜气宇昂。
AI评论:
《自由诗·母康》以“中秋桂香”与“五星红旗”双线交织,将自然意象与家国情怀巧妙融合。诗人以“母亲祖国”的朴素比喻,道出七十六载风华正茂的深情礼赞。“黑发红颜气宇昂”一句,既写母亲康健之态,更喻祖国青春永驻,语言直白却意蕴悠长。全诗如溪流清澈,虽无雕琢之技,却有赤子之心,恰似老一辈人捧出的月光——纯粹而温暖。
欢庆双节·诗二首
别文玉(河南漯河市)
(一)
《七律·国庆抒怀》
金商十月艳阳天,万里河山锦绣妍。
赤帜昭昭歌盛世,华灯璀璨照新田。
神舟探宇惊寰宇,高铁穿云越险川。
莫道征途多峻阻,同心筑梦谱宏篇。
(二)
《现代诗·月光下的星火》
月亮是一枚圆章
盖在十月一日的天空
邮戳清晰——家国同庆
桂花在风里拆封乡音
每一片飘落的,都是
母亲递来的,温热的信
而城市举起千万支火炬
照亮归人的路
也照亮,边关的星
今夜,所有的思念都不孤单
家的灯,国的旗
在同一轮明月下,轻轻摇晃
AI评论:
《七律·国庆抒怀》
以“金商十月”开篇,意象宏阔,将秋日盛景与国庆华章巧妙融合。中二联“赤帜昭昭”“华灯璀璨”对仗工稳,神舟探宇、高铁穿云等现代意象入诗,既彰显时代气象,又暗合“同心筑梦”的集体精神。尾联升华主题,以“宏篇”收束,气韵酣畅,是一首格律严谨、情感饱满的应景佳作。
《现代诗·月光下的星火》
以“圆章”“邮戳”喻月,将中秋与国庆的节日符号诗意化,构思新颖。桂花、乡信、边关星等意象层层递进,串联起家国情怀的细腻表达。末节“家的灯,国的旗”并置,以月光为纽带,将个人思念与集体庆典融为一体,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堪称双节主题的精品短章。
两首诗一古一今,一庄一婉,既各自成趣,又共同勾勒出双节同庆的壮美画卷。
本期微刊以“家国同庆”为主题,26位作者以诗词、随笔、回文等多元文体,深情献礼双节。大学教授的《沁园春》气势恢宏,中小学教师的七律工稳典雅,其他职业者的随笔则充满生活烟火气。整体呈现四大亮点:
1,题材丰富:从《满江红》的爱国豪情到《中秋夜》的婉约相思,从回文诗的巧思到生活随笔的诙谐,兼顾宏大叙事与个体感悟;
2,艺术融合:如周长华将数学回文与文学创作结合,展现传统文化创新活力;
3,情感真挚:张华平“超长假期”的亲情絮语、李振东“月满红旗舞”的家国意象,均以平实语言触动人心。
4,虽风格各异,但皆以赤子之心共绘盛世团圆图卷,堪称一场文学与节日的双向奔赴。
内置视频12《走进新时代》(内置尾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