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落九州,文载千秋
/叶楚楚
九州的月,总在不同的时空里,晕染出相同的温柔。它从《诗经》的“月出皎兮”中走来,越过唐诗宋词的平仄,落在当代人的笔尖,成了永恒的文学意象。
在江南的水乡,月是乌篷船舷的一汪清辉,揉碎在涟漪里,便成了散文里的缠绵。她们撑船的老叟哼着吴侬软语的小调,桨声欸乃,惊起水鸟,也惊落了满船的月光。岸边的粉墙黛瓦在月色里晕成一幅淡墨的画,黛色的屋檐挑着一弯月牙,像是文人笔下未干的墨痕。这里的月,是散文的魂,把江南的婉约都锁进了文字的褶皱里。
塞北的月却另有一番模样。它是大漠孤烟直上的背景,是长河落日圆后的清寂。朔风卷着沙粒掠过,月光却依旧澄澈,如同一把冷剑,劈开了夜色。戍边的战士望着这轮冷月,思乡的情绪便在诗句里疯长,“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苍凉,在岁月的风沙里,成了散文中最厚重的底色。
而在都市的霓虹里,月是玻璃幕墙反射的冷光,是加班族案头的一盏孤灯。它照着写字楼里彻夜不熄的屏幕,也照着出租屋里游子的乡愁。也许有人在月光下写着格子间的故事,也许有人在月光下怀念着故乡的蛙鸣,他们是现代的月光,成了散文里最真实的烟火气。
“日月照九州”的文学盛宴,便是要让这九州的月,在文字里永恒。无论是江南的柔婉,塞北的苍凉,还是都市的喧嚣,都可以在散文里找到归宿。让我们提笔,把月光下的九州,写成一行行不朽的文字,让文学的光芒,与日月同辉,照亮我们的千秋未来。
作者简介:叶楚楚,来自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叶楚楚,是一名文字爱好者,钟情于用文字记录生活。愿以文字为舟,在“日月照九州”的文学星河中,载着对生活与文字的热忱,驶向更辽阔的表达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