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江山》——为“国庆”而作
作者:郭庆春 播音:马向阳
这“江”与“山”二字并立,便生出一种巍然又流动的气象。它不是地图上冷硬的线条与色块,而是有呼吸、有体温、有记忆的庞然生命。我总以为,这江山的魂魄,一半是山铸就的,另一半是水滋养的。
山最为沉静,也最为坚忍。无论是五岳之尊,还是无名丘陵,它总那么默然屹立着,任凭云霞在襟袖间舒卷,任凭王朝在它脚下更迭。春来,草木为它披上青衫;秋去,风雪替它换上素袍。它见证过多少英雄策马扬鞭,也倾听过多少墨客对月长吟。那山脊的曲线,是大地最古老的笔触,一笔一划,都刻着光阴的故事。它不言不语,却包容万物,那深邃的幽谷里,藏着整个宇宙的寂静。这寂静,是历史的底色,是文明的基石。
水是江山的血脉,是山沉默话语的流淌。一条大江,自雪山之巅发源,便开始了它不舍昼夜的征程。它劈开峡谷,冲刷平原,滋养着两岸的稻禾与人家。它的性情是复杂的,时而温柔如江南的碧波,橹声欸乃,映着浣女的歌谣;时而暴烈如黄河的怒涛,挟泥带沙,咆哮着展示自然原始的伟力。水的记忆是绵长的,它记得屈子投江时衣袂的飘摇,记得李白醉后捞月的身影,也记得百万雄师横渡时那惊天的气概。它载着舟楫,也载着悲欢;映着星月,也映着烽火。这流动,是生命的律动,是文化不息的传承。
这山与水,一静一动,一刚一柔,便交织成了我们所眷恋的江山。它不只是一片疆域,更是一种观念,一种深植于血脉的审美与信仰。这江山,有“国破山河在”的沉痛,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更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豪迈。
我常想,我们为何对这片土地爱得如此深沉?因为这江山,早已超越了地理的意义。它是一幅摊开了数千年的长卷,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画中的一滴墨、一点彩,是这画中的欣赏者与守护者。我们的脚步踏在山径上,我们的倒影流在江水间,我们的悲欢离合,也成了这江山的一部分,与古人的叹息、来者的凝望,遥相呼应。
此刻,我凭窗远眺,暮色为远山勾勒出黛青的轮廓,楼下孩童的嬉笑声随着晚风飘散。这寻常的安宁,不正是那万千高山与江河,用它们的沉静与奔流,共同守护的最终答案么?江山无言,却道尽了我们的一切。


作者:郭庆春 湖北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

播音:青年配音演员 马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