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忆一座城市051】哈尔滨的罗曼蒂克一一中央大街
作家/沈 学 印 主播/河清海晏
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是人们心中最为骄傲的罗曼蒂克。
当晨光漫过防洪纪念塔尖顶,第一缕暖意便溜进这条大街的方石缝隙里。那些被百年脚步柔磨的面包石犹显调情,像五线谱上跳荡的音符,让每一位涉足者都有踏响哈尔滨晨光曲的切身感。
中央大街的脉络里藏着时光的故事。1898年中东铁路建成,这条大街便以“中国大街”诞生。1924年从俄国进口的花岗岩方块石开始在这条大街永久扎寨安营。据说这种“面包石”每块价值一银元,身价奢华可见一斑;1928年“中央大街”被正式定名,成为哈尔滨商业与文化的核心,既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又获得了“亚洲第一街”的美称。“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说的就是她,每一块面包石都镌刻着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
沿街的欧式建筑是哈尔滨罗曼蒂克的主旋律。折衷主义的穹顶托着流云,新艺术运动的铁艺窗棂缠着青蔓绿藤,红砖墙体上的斑驳光影,是时光留痕的音符。俄式西餐厅里总有列巴甜香和格瓦斯的微醺气息飘出,混着马迭尔冰棍的清凉,在街风中酿成独特的味蕾感觉和诱人章节。
午后的时光,中央大街虽有些懒慵,却最为惬意。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街角长椅上,用乡音闲谈,无比倾心,可爱的孩子追着马车的铜铃声来回奔跑,童趣纵生,从马车轮辙处划画出的弧线,如同方石路上有了艳遇,看到优美的伊人足下留步,心涌爱意。偶有街头艺人拉起手风琴,一曲《喀秋莎》会漫过橱窗,漫透长街,漫进心底,让行人放慢脚步,任思绪轻出,随日追问。
暮色四合,街灯亮起,中央大街又换妆成另一副模样。暖黄色的灯光为建筑镀上金边,橱窗里的展品与霓虹交相辉映,方石路上的倒影会被拉长、会被重叠,会被凝固,就像小夜曲里绵密的抒情,有些光影虚拟又有些朦朦胧胧的幻感。此刻的中央大街不再是一条商业大街,而是哈尔滨人心中的记忆承载,正用百年时光写就最为动人的篇章,让爱生情,让情倾爱,爱情互加,心动永恒!!!
(2025年9月19日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